文/楊雁 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14
凱文·林奇在《總體設計》中提到:“總體設計是一門探索基地獨一無二的特征,從空間、時間角度確定設計對象和活動的特點、范圍,從而在基地上安排建筑、塑造建筑之間空間的藝術?!彼J為每個基地不論天然的還是人工的,從某種程度上說都是獨一無二的。任何整體設計總要同先前存在的場所保持某種聯(lián)系。根據(jù)格·舒爾茲在《場所精神——邁向建筑現(xiàn)象學》中的解釋,場所的精神是停留于此的人們的體驗,好的體驗需要同時擁有“方向感”和“認同感”,更重要的是,人們能在場所中找到歸屬感。對于改擴建的項目而言,先前存在的場所通常由保留的建筑所建造,這些建筑賦予場所精神。保留的建筑對改擴建的整體設計既是一種限制,又是一種提示,使設計師能從場所精神出發(fā),充分認知場所。
場所認知,既要對基地的各要素進行分析,也要對場所的精神進行解析。本文以湖北省博物館的三期擴建工程為例,從場所認知出發(fā)對湖北省博物館進行總體設計,使其功能得以整合與擴充,使其精神得以傳承與發(fā)揚。
湖北省博物館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1959年春開始興建陳列樓。1963年,3000平方米陳列樓建成并對外開放,湖北省博物館拉開歷史的序幕。1999年,湖北省博物館迎來了第二次較大規(guī)模建設,建筑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自此,服務了三十多年的老陳列樓光榮退出歷史舞臺。
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位于老陳列樓北側,形成一主兩翼“品”字形的總體布局。建筑群高度體現(xiàn)了歷史文獻及湖北考古資料中所反映出來的楚國建筑風貌,即中軸對稱、“一臺一殿”、“多臺成組”、“多組成群”的高臺建筑布局,建筑風格突出了高臺建筑、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shù)瘸浇ㄖ攸c,成為湖北省博物館的象征,也使“楚文化”成為其場所精神之所在。
舒爾茨認為,通過對場所內(nèi)部的軸線、路徑、領域的提取,可以將復雜的場所變得簡單明了,凸顯其方向性,加快人們?nèi)谌雸鏊倪^程。
柯布西耶形容軸線是建筑中的秩序維持者。省博所在的基地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短的不規(guī)則長型場地,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位于場地北部,形成一主兩翼的“品”字形的總體布局,其軸線不僅是整個場地的中軸線,也是有具有空間導向性和凝聚力的控制線。沿這條軸線展開的北廣場使省博莊重肅穆空間氣氛得以形成,并極具儀式感。
改擴建設計保留、延伸并強化了這條主軸線,以此更加突出處于軸線中央的展陳空間的主體地位。同時,設計在場地的南端結合保留的綠地設置了休閑公園,形成一軸三區(qū)的總體格局。軸線的延伸延續(xù)了原有場所的方向性,使擴建后的場所內(nèi)部空間格局清晰,主次分明。
省博場地北面、南邊和東邊緊鄰市政道路,外圍交通便利。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為對外展陳空間,北大門為對外人行出入口,北廣場將北大門與三館相連。西北門作為車型出入口承載對外大巴、小汽車及內(nèi)部工作人員車輛的出入。北廣場地下的停車場也是內(nèi)外部車輛混合使用,不僅停車數(shù)量無法滿足需求,管理也十分不便。場地東側布置有數(shù)棟老舊辦公樓,均在其東面設置有獨立出入口從東側的城市道路直接出入,西側則設小門與三館相連接。南側大門曾經(jīng)為主要出入口服務于老陳列樓,隨著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取代老陳列館成為博物館的主體,南門也與老陳列樓一同不再對外開放。
擴建后的場地擁有多個人行及車型出入口,整合道路,使人流、車流既能南北貫穿,又能互不打擾。新建的文物展覽大樓位于綜合陳列館的南側,南入口作為南區(qū)的主要人流出入口,與北入口共同使用,使觀眾可以直通文物展覽大樓,進行有選擇的參觀。車流通過不同的出入口實現(xiàn)內(nèi)外區(qū)分,大小有別。南、北、中三個地下車庫均有獨立的出入口,其中南北兩個地下車庫臨近展館,承載對外中小型車輛,中間的車庫位于三中心地下,用于停放內(nèi)部工作人員的車輛,減少交叉干擾,提高效率。大巴車集中停放于場地的西北角,與其他車輛互不干擾。整合之后的各類交通流線方向性明確,方便人們的使用。
對外運營的建筑內(nèi)外空間組成了場所內(nèi)的公共領域,這一領域功能繁多、交通復雜,特別是省博的基地南北向進深大,東西向面寬小,呈北高南低的階梯狀,且東部局部由擋土墻分隔,將場所內(nèi)的建筑分割開來。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所處的北區(qū)地勢較高,其東面、南面需拆除的建筑所在的區(qū)域地勢低,其中東側場地以三館東側道路為界設置了擋土墻以分隔地塊。
總體設計順應現(xiàn)有場地高差,以各入口處城市道路標高為依據(jù)對場地進行平整,減少土方量。由于用地緊張及建筑高度的限制,設計利用南北高差,使新建建筑采用多首層的方式與保留建筑相聯(lián)系,減小場地高差所帶來的使用上的不便,也增強了建筑間的聯(lián)系,使場所內(nèi)方向感明確。
場地北高南低的地勢使新建建筑的部分功能空間置于地下或半地下,新建的文物展覽大樓南入口處在東西兩側均設置了下沉廣場,內(nèi)部布置了大量文化休閑設施,下沉廣場緊貼建筑,聯(lián)系了編鐘演奏廳與南廣場,既可疏散館內(nèi)人員,也提供了休閑場所。建筑首層朝南開口通過南廣場平入,由于南區(qū)地勢與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場地低了6m多,建筑北部以二層開口接入原有場地內(nèi)部道路,便于疏散。新建的文物展覽大樓與綜合陳列館在中軸線處以雙層連廊連接,使兩棟建筑既可合為一體,又能獨立運營。東側場地保留擋土墻,依地勢設計的接待中心、文物保護中心與研究中心三棟建筑面向東側城市道路于建筑首層設置獨立出入口,與館內(nèi)參觀人流互不干擾;同時也在建筑二層設置聯(lián)系場地內(nèi)部道路的輔助出入口,方便管理。
舒爾茨認為,場所精神取決于人如何將對環(huán)境的理解補充、集結并形象化或象征化。每塊場地都有其獨特的精神,這個精神包含著地域精神,成為城市文脈的一部分。
自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取代老陳列樓以來,其中軸對稱、“一臺一殿”、“多臺成組”、“多組成群”的高臺建筑布局,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shù)某浇ㄖL格已為湖北省博物館的象征,深入人心。
在設計之初,對于總體設計與新建建筑的定位上就確定了以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作為為湖北省博物館的象征不變的原則。設計延續(xù)了原有布局中的對稱、秩序、重復,采用“藏”、“融”、“襯”的手法使強化省博莊重與華貴的場所氣氛。
新的設計是新時代精神的彰顯。新建建筑與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在前后關系、建筑高度、材質顏色以及細節(jié)的處理上既與原有建筑相協(xié)調,又不拘泥于原有建筑形式。新建建筑不再重復原有建筑的多層寬屋檐及大坡式屋頂,建筑設計以的鼎盛江城為母題,用現(xiàn)代抽象的設計手法對其做出建筑的詮釋。新建建筑將各個部位的建筑高度都降于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的檐口之下,使建筑在各個角度都能將三館那標志性的大屋頂展現(xiàn)于世。自南向北排列的文物展覽大樓、研究中心、文物保護中心和接待中心形成獨立的整體,與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在對比中交相輝映,形成了和而不同的獨特氣質。
省博基地綠化資源豐富。北廣場入口處東西兩側各有片大片綠地,樹種豐富、草木蔥翠。楚文化館、編鐘館與綜合陳列館圍合的內(nèi)廣場中設置魚沼飛梁,為省博平添一抹詩意。三館的南面是大片樟樹林,古木蒼翠,郁郁蔥蔥,是省博的后花園。
用地的緊張和建筑高度的限制使新建建筑勢必要占據(jù)南區(qū)樟樹林的大片區(qū)域,為了盡可能保留樟樹林,新建的文物展覽大樓布置緊湊,減小占地面積。重點保留了南廣場兩側的樟樹林,并對部分樹木進行移栽處理,將其植入場地內(nèi)其他的綠化部位,使更多的綠化滲透到場地之中。為了保持省博的歷史環(huán)境,設計盡可能保留了原有的綠化。新的景觀空間繼承原有的規(guī)劃思路,圍繞中軸線展開??紤]到北廣場入口處狹窄,空間局促、大氣不足,也難以滿足博物館日?;顒拥男枰O計在保留原有的綠化的基礎上,將北廣場入口處加寬,并通過設置樹木、將原有零散的小塊綠地化零為整、保留并美化場地內(nèi)原有魚沼飛梁等手段豐富和加強軸線景觀序列,喚醒人們的記憶,加深了使用者的認同感。
結語:
在改擴建項目的設計中,應從總體設計的角度出發(fā),充分考慮其先前存在的場所的特質,尊重其場所精神。對場地的貫通、道路的流暢、新老建筑內(nèi)外空間的連續(xù)、建筑的氣質與氛圍的和諧、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統(tǒng)一考慮,才能讓停留在此的人們對這個改造與擴建后的場所產(chǎn)生認同感與方向感,使其在這個城市中重獲歸屬感。
[1](美)凱文·林奇,加里·???總體設計.黃富廂,朱琪,吳小亞 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
[2]劉先覺.現(xiàn)代建筑理論.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
[3](挪)諾伯格·舒爾茲著.場所精神:邁向建筑現(xiàn)象學[M].施植明譯.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