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娜
(河北樂亭縣馬頭營鎮(zhèn)初級中學)
作為一名在一線工作的教師,我深深的知道,學生最頭疼的是寫作文。原因有以下幾點:(1)學生的生活太過于單調(diào),生活的面太窄,感到無話可說。(2)寫優(yōu)美的散文,語言達不到優(yōu)美、有深意,親情、友情、師生情,寫的太多了,早就膩煩了。反之,日常閱讀中,學生又讀到不少意境深遠、給讀者許多教益的小小說。這些小小說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形象化的語言深深吸引著學生。為此,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嘗試讓學生寫小小說,收獲頗豐,我認為,指導初中學生寫好小小說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人物不能太多太復雜,設置一個中心人物即可。全篇要圍繞這個中心人物展開,這個人物是一朵紅花,其他人物則是綠葉,要始終讓這個人物處于中心地位。當然,人物性格并非一下子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展開,如同打開一幅美麗的畫卷,開始只是窺其一斑,隨后,出現(xiàn)了花鳥蟲魚,到最后,則呈現(xiàn)斷崖瀑布,讀者一下子就激情四射了。
故事情節(jié)要跌宕起伏,避免平鋪直敘。說相聲講究甩“包袱”,這個包袱怎么設置,在什么地方設置,在什么抖落出來,是有很大講究的。寫小說同理,作者要善于設置矛盾,設置誰和誰的矛盾,矛盾的過程如何,最后由什么人來解決矛盾,是要精心思考的。有個學生寫了這樣的一件事情:一次和爸爸去醫(yī)院看病,一個聾啞人熱心的幫我們刷卡,開始我們并不信任他,認為他是有所圖。于是,我們問別人怎么操作,但遇到的都是冷漠的眼神,后來,還是這位聾啞人幫我們所有的忙,打聽才知道,他是這個醫(yī)院的志愿者。這樣構思文章,就是要緊緊扣住讀者的心弦,讓他們時刻處在緊張的氛圍中,并且懷著不讀不快的心情讀下去。既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又能受到思想教育。
一篇優(yōu)秀的小說,恰當?shù)沫h(huán)境描寫是必不可少的。在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可以起到襯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在習作練習中,有位學生寫自己沮喪的心情:平日里宛轉(zhuǎn)的鳥鳴像是在嘲笑我的無能,就連那和煦的陽光也變成一道道的芒刺,讓我難以忍受,淙淙的流水像是一條條鞭子直入肌膚。這樣,能把當時的心情寫活了,盡顯小作者的才氣,還能為下文情節(jié)的展開起到鋪墊作用。
我們處在社會主義和諧大家庭中,歌頌、贊美身邊的人和事,讓其發(fā)揚光大,是中學生寫作的中心任務。要善于觀察身邊的人,發(fā)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如拼搏、進取、團結、友愛、感恩、自強、寬容,要善于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人,讓這個“主人公”栩栩如生的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閱讀文章,走進作者的心靈,讓讀者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如有位學生寫到:學校警衛(wèi)小蘇是個非常負責的保安。一次,學生已放學,他發(fā)現(xiàn)一個黑影跳進了七一班教室,小蘇以為小偷,叫來了值班人員,大家一起將其“擒獲”,原來是七一班學生張揚聽說晚上有雨,連夜到校關班級窗戶。
日常讀到的小說中,有一部分是諷刺小說,抨擊社會中的不和諧因素,但是作為初中生,還是應該以“贊美”為主旋律,樹立積極向上的感情基調(diào),給讀者以正面的教育。
要綜合運用描寫手段,如語言、動作、外貌、心理、神態(tài)、細節(jié),下面截取了學生習作中的幾個典型。
描寫語言。如早晨起床上學母子之間的對話:母親:兒子,都已經(jīng)日上三竿了,快起來吃飯吧,要不飯菜涼了。兒子:昨天寫作業(yè)太晚了,就讓我再躺10分鐘吧。母親:不行,我們上學的時候哪有你們這樣好的條件,再說,十年寒窗,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短短的幾句,就將一位既疼愛兒子,又教育有方的母親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外貌描寫。如寫一位公交車司機:這是一雙怎樣的手???沿著外緣開裂出了一道道口子,我想,這準是冬天寒風肆虐的結果。十指已是又黑又粗,布滿了油漬,但是顯得堅強有力。這樣,一個普通、平凡的司機形象躍然紙上。
學寫小小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和學生都要充分尊重這一規(guī)律,修改又是其中重要一環(huán)。我的做法是以學生互改為主,教師修改為輔。將學生按照作文能力的高低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設置一個組長,由組長負責對本組習作進行點評、組織討論、修改,教師對優(yōu)秀作文擇要點評,讓學生從布局謀篇、思想感情、語言等方面深入學習。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世界文藝》編輯委員會編.小說的藝術.1999.
[2]艾曉明 編譯.小說的智慧.時代文藝出版社,1992.
[3]呂同六.20世紀世界小說理論經(jīng)典.華夏出版社,1995.
[4]錢鐘書.談世錄.中華書局,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