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韓愈祭文的敘事藝術特點

2018-02-09 12:09:36王衛(wèi)芬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祭文韓愈鱷魚

王衛(wèi)芬

(河南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祭文是祭奠亡者,表達哀悼之情的一種應用文體,與古人的祭祀活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吳納在《文章辨體序說·祭文》中這樣敘述:“古者祀享,史有冊祝,載其所以祀之之意,考之經(jīng)可見。……或因水旱而禱于神,或因喪葬而祭親舊,真情實意,溢出言辭之表?!盵1]54廣義的祭文包括誄、哀辭、祭文、吊文、祝文等各種哀祭文;狹義的祭文是指與誄文、哀辭、吊文等有別的一種文體,即祭奠時宣讀的文章。本文所要探討的祭文是指后者?!凹牢?重在‘祭’,其內(nèi)容和形式?jīng)Q定于祭祀對象的范圍和祭祀活動的儀節(jié)?!盵2]內(nèi)容上,既可以祭奠對亡者的追思哀痛,又可以祭奠山川神靈;形式上有固定的格式:開頭以“維年月日,某人謹以某物,敬祭某公之靈”起,尾處以“嗚呼哀哉”“尚饗”結(jié)束。

根據(jù)對《韓昌黎文集校注》的統(tǒng)計,韓愈31篇祭文按照祭祀對象分為三類。1.祭親友:《祭穆員外文》《祭郴州李使君文》《祭薛助教文》《祭虞部張員外文》《祭河南張員外文》《祭左司李員外太夫人文》《祭薛中丞文》《祭裴太常文》《祭柳子厚文》《祭竇司業(yè)文》《祭侯主簿文》《祭馬仆射文》《祭故陜府李司馬文》《祭十二兄文》《祭鄭夫人文》《祭十二郎文》《祭周氏侄女文》《祭滂文》《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祭張給事文》《祭女挐女文》《祭董相公文》《祭石君文》《祭房君文》;2.祭古人:《祭田橫墓文》;3.《祭山川神靈或物潮州祭神文五首》《袁州祭神文三首》《祭湘君夫人文》《祭竹林神文》《曲江祭龍文》《鱷魚文》[3]。

在韓愈倡導的古文革新運動中,他把序、書、啟、論、表、狀、碑志、哀辭、祭文等常用的應用文體,革新為有著強烈感情色彩的文學散文,既能自然流暢地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內(nèi)容,又不拘一格,融敘事、抒情與議論于一體。韓愈以自身深厚的文學涵養(yǎng),賦予祭文文學性和藝術性,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尤其是在祭文中,他能夠采用靈活的敘事手法,以獨特的氣勢托事寄情,使文章情感充沛,感人至深。同時,祭文中的敘事藝術,也浸透著作者的情感與思想,能夠使審美主體融入這種話語結(jié)構,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從而感受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軌跡。其敘事藝術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這類文章的敘事藝術。

一、敘事中的浩然之氣

韓愈的祭文筆力雄健,氣勢奔放。用渾厚之氣統(tǒng)馭語句、情隨意至,有很強的表達效果和藝術感染力。他在《答李翊書》中提出“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的觀點,祭文的寫作中也實踐了自己的這種理論主張。如《鱷魚文》:

鱷魚有知,其聽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魚朝發(fā)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丑類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聽從其言也。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聽其言,不徙以避之,與冥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刺史則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止。其無悔![3]

該文是韓愈被貶潮州期間所作,因當?shù)匕傩丈钍軔合绪{魚所害,于是他便以不畏天地鬼神之浩然正氣命令屬官以豬、羊祭品投入水中,并寫下這篇祭文來曉諭勸誡鱷魚。先是陳述因歷史原因,疏于管理,造成今日局面;緊接著歷數(shù)鱷魚罪狀,命令其遷徙入海。該文雖然短小,卻抑揚頓挫、義正詞嚴,尤其是結(jié)尾一句“其無悔”,更是鏗鏘有力!正如曾國藩所評:“文氣似司馬相如《諭巴蜀檄》,但彼以雄深勝,此以矯健勝。”[4]1504一般祭文內(nèi)容大都是哀悼或禱祝,而此文卻如興問罪之師,跌宕有致,以浩然之氣抒發(fā)作者對惡勢力的悲慨之情,如檄文一般犀利!這也正是韓愈為文的獨特之處。透過這種長江大河般的氣勢,我們洞察到韓愈忠君愛國、去惡鋤奸的大無畏氣概。正如章懋勳所說:

故篇中從先王說入天子,從天子說到刺史,稱刺史又不脫天子,一步緊一步,字字風霜毫不可犯。況誠能格天,若非神孚心洽,平素實由忠君愛國之心,可以質(zhì)諸天地鬼神者焉能驅(qū)除馴暴也!于此可觀昌黎之心,不徒文章雄深而已[4]1641。

在韓愈的《祭竹林神文》中,他以浩然之氣祈神降雨,“今農(nóng)既勤于稼,有苗盈野,而天不雨,將盡槁以死;農(nóng)將無所食,鬼神將無以為饗。國家之禮天地百祀神祇,不失其常;惠天之人,不失其和”。隨后又質(zhì)問天地鬼神:“人又無罪,何為造茲旱虐以罰也?”《袁州祭神文》中“天降之罰,以就不雨,苗且盡死,刺史雖得罪,百姓何辜?”和《潮州祭神文》中“百姓何罪,使至極也!”這些問責顯示了韓愈在神靈面前不卑不亢,豪興遄飛。正如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稱贊他:“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韓愈忠君愛民、敢于與鬼神較量的氣勢成為其祭文別具一格之處,祭文或長或短,卻都能運入雄健奔騰的浩然之氣,使文章一瀉千里。

皇甫湜曾稱贊:“韓吏部之文,如長江大注,千里一道,沖飚激浪污流不滯?!碧K洵在此基礎上,又評曰:

韓子之文,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zhuǎn),魚黿蛟龍,萬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見其淵然之光,蒼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視。執(zhí)事之文,紆馀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疏暢,無所間斷;氣盡語極,急言竭論,而容與閑易,無艱難勞苦之態(tài)。(蘇洵《上歐陽內(nèi)翰第一書》)

二、敘事中的真情流露

明代徐師曾在《文體明辨序說·祭文》中指出:“古之祭祀,止于告饗而已。中世以還,兼贊言行,以寓哀傷之意,蓋祝文之變也。”[1]154清代姚華在其《弗堂類稿》中也談道:“祭本吉禮,文以通神,乃變而為傷喪之作,遂兼領哀悼之域?!盵5]可見,早期祭文是指祭祀天地山川的祝禱文,并無哀傷之意,后來經(jīng)過文體的演變,也用來指哀祭類的文字,開始注重情感的抒發(fā)。祭文發(fā)展到初唐數(shù)量大增,但依然承襲六朝浮華的文風。初唐祭文千篇一律而又流于形式,內(nèi)容空洞,缺乏真情實感的流露。到盛唐后期,祭文逐漸走向內(nèi)容充實,獨孤及的《祭吏部元郎中文》在形式上開散體祭文先河,情感抒發(fā)也自然流暢,推動了韓愈祭文革新的步伐。

散體祭文打破了駢體文的整齊規(guī)則,文章隨著情感的起伏而跌宕有致;這種自由交錯的長短句句式靈活自如,能使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得到盡情抒發(fā)。有“一代文宗”之稱的韓愈對前期古文先驅(qū)者進行繼承和發(fā)展,祭文各出機杼,敘事內(nèi)容充實、抒情流暢自然,成功地實踐了他的古文理論。

方苞曾經(jīng)說過:“退之文,每至親懿故舊,存亡離合,悲思慕戀,惻然自肺腑流出,使讀者氣厚。”著名的《祭十二郎文》有“祭文中千年絕調(diào)”之稱,此文開創(chuàng)了祭文以平凡敘事見深情的表現(xiàn)傳統(tǒng),超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都朗晌摹芬砸磺樽重灤┤?一氣呵成。先是采用倒敘進行回憶,自己與侄兒老成從小跟隨哥嫂一起長大,后來韓愈入京,生活境遇迫使兩人長期分離,隨后悲不自勝:

嗚呼,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回憶起與老成的生活點滴,一腔悲痛噴涌而出。接著采用插敘,由孟東野代書信給老成,信中家?,嵤轮员陡杏H切,真實感人,又使作者陷入哀痛凄愴的心緒之中:

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少者、強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為信也。夢也,傳之非其真也,東野之書,耿蘭之報,何為而在吾側(cè)也?嗚呼!其信然矣!

一連串的問句在強烈情感的支配下,流露出韓愈內(nèi)心悲情至極。蘇軾稱其:“慘痛悲切,皆出于至情之中,不期然而然也。”(清章懋勳《古文析觀解》卷五引)文章內(nèi)容樸實平淡,語氣自然,如話家常一般,卻于字里行間流露出無限的哀痛,哀婉凄惻,可謂是言有窮而情不終。另外,韓愈祭文中多采用“汝”字,如《祭十二郎文》《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祭女挐女文》《祭周氏侄女文》等,仿佛祭奠對象置于眼前。平平淡淡的話語都是肺腑之言,內(nèi)容充實,句句含情。每一句話都如同與對方交談,然而亡者卻無法回答,此時產(chǎn)生一種震撼的力量,催人淚下。受其影響,李商隱的《寄小侄女寄寄文》和袁枚的《祭妹文》都是寓情于事、凄婉動人,成為祭文中的珍品。

祭文作為文學文本,也是一種審美符號和文化符號?!耙罁?jù)文本及其敘事視角,進行逆向思維,揣摩作者心靈深處的光斑情結(jié)和疤痕,乃是進入作品生命本體的重要途徑?!盵6]透過祭文文本,反觀出韓愈的儒家倫理之道。

三、敘事中的靈活章法

蘇聯(lián)格·尼·波斯彼洛夫在《文學原理》中談道,文學創(chuàng)作既受傳統(tǒng)文學常規(guī)的影響,又要打破已有的慣例,在文學演進的道路上前進,形成新的文學形式;而在這個創(chuàng)新過程中,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思想情感和審美體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韓愈的祭文也是如此,它既有對傳統(tǒng)祭文的繼承,又有著獨特的創(chuàng)新。韓愈之前的祭文一般遵守固定的格式,其布局、表達方式亦多呆板,對人物敘事大多都是平鋪直敘、歌功頌德;而韓愈作文時卻不拘一格,敢于突破陳規(guī)舊例,結(jié)構富于變化,創(chuàng)作很有個性特色。清代章學誠認為,韓愈的碑志祭文“心識古人源流,隨時通其變化”(《文史通義、墓志辨例》)。祭文有長有短,篇篇不同。如《祭鄭夫人文》《祭十二郎文》《祭滂文》和《祭女挐女文》,同是祭奠親人的文章,但文中敘事卻大不相同,其敘事材料的選取與安排完全因人而異。這種靈活的創(chuàng)作方法,使文章錯落有致,富于變化,這也是韓愈在祭文改革中所做出的成就。

劉大櫆說:“祭文退之獨擅。”所謂“獨擅”,就說明韓愈祭文不因循守舊,不拘泥于前代祭文的傳統(tǒng)章法,能夠根據(jù)內(nèi)容的需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表現(xiàn)形式,在謀篇布局中匠心獨運,充分表現(xiàn)了其鮮明的獨創(chuàng)性。對比《祭柳子厚文》《柳子厚墓志銘》和《柳州羅池廟碑》,可以發(fā)現(xiàn)韓愈在謀篇布局以及材料的選擇上做了精心的安排。對同一位亡友寫三篇文章來悼念,這在韓集中絕無僅有。三篇文章無一語雷同,各有側(cè)重,自成系統(tǒng)又別具一格。墓志銘中記述了死者的世系、官階、政事等,廟碑側(cè)重寫了柳民對柳侯的追念;祭文中就沒必要再重復介紹柳宗元的政績,而是極力稱贊柳宗元的文辭之美,并對他才高而不被用于世的遭遇表示憤憤不平,承擔起托孤重任??梢?韓愈每篇祭文的敘事角度和敘事材料選擇都是經(jīng)過精心考慮的,根據(jù)內(nèi)容的需要靈活布局,創(chuàng)造出更具藝術感染力的敘事結(jié)構和表現(xiàn)方法。

韓愈祭文在文章布局中經(jīng)常靈活運用一些敘事手法,比如逆筆和特敘筆法。逆筆是指文章從反面或側(cè)面入手的筆法,采用逆筆可以使文章產(chǎn)生波瀾,增加文章的氣勢。他在《祭柳子厚文》中成功運用逆筆,取得了獨特的效果。“嗟嗟子厚,今也則亡。臨絕之音,一何瑯瑯”表達了作者無限哀傷,從諸友引到自己?!胺步裰?觀勢厚薄;余豈可保,能承子托?”此四句卻筆鋒一轉(zhuǎn),于平直中激起波瀾。表面意思好像韓愈不能接受重托,其實不然,他采用逆筆,引出下文“非我知子”四句;反襯出與柳子厚相知之深,對于生死相托之事,自矢不負。 前人評論這四句“語意真摯,可貫金石”,正是韓愈巧妙運用逆筆敘事,該文似淡而實深,沉郁之極。

另外,韓愈還善于運用特敘筆法。特敘筆法就是把觀察點集中于一個場面,在這個場面中又把重點集中在一個人或一件事上,著力加以敘述或描寫的一種寫作方法。采用特敘筆法,應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的輕重來進行材料的選擇,運用得當,便可使文章主題突出,收到引人注目的藝術效果。韓愈的祭文巧妙地運用這種特敘筆法,如《祭河南張員外文》:

彼婉孌者,實憚吾曹。側(cè)肩帖耳,有舌如刀。我落陽山,以尹鼯猱。君飄臨武,山林之牢。歲弊寒兇,雪虐風饕。顛于馬下,我泗君眺。夜息南山,同臥一席。守隸防夫,抵項交跖。洞庭漫汗,粘天無壁。風濤相胚,中作霹靂。追程盲進,帆船箭激。

這篇祭文以四言韻文寫成,情感悲郁,是韓愈祭文中出色的一篇。文章是按照時間先后順序進行回憶,從二人同為御史、同時南遷,到后來在陽山臨武時的相約和同游南岳洞庭時的場景,最后描述張署潦倒而死。在對張署的追憶中,作者用了大量“奇險光怪之語”描寫兩人被貶途中的驚心動魄,在這種患難與共的經(jīng)歷中流露出真情與深切的悲痛。由此可見,全文并不是平鋪直敘,而是采用概述與細節(jié)相結(jié)合的方法,如林紓所言:“綜敘張署生平,及與己交際,伸縮繁簡,讀之井井然。繁處極意抒寫,簡處用縮筆,讀之不已。”[4]1620可謂是情意悲切、筆墨靈活?!岸赐ヂ?粘天無壁。風濤相胚,中作霹靂。追程盲進,帆船箭激?!边@種怪異莫測、令人驚悚的細節(jié)描寫渲染了一種氣氛,寄托著無限情思。這種特敘筆法對材料的選擇給讀者提供一種獨特的審美視角,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 正如林云銘所言:“篇中步步細敘其宦途潦倒之況,與往來山水之奇,離合悲歡之意,能令千載而下,猶宛然在目,令讀者欲驚欲怒,欲笑欲哭,所以人不能及?!盵4]1016

四、結(jié)語

祭文是韓愈散文創(chuàng)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韓愈以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推動祭文文體改革,賦予祭文強烈的現(xiàn)實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在內(nèi)容范圍、體式風格、表現(xiàn)技巧方面進行突破。在敘事藝術上繼承孟子的浩然之氣,靈活運用表現(xiàn)技巧,真切自然地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把作者的主體意識滲透到作品中,真正實現(xiàn)文與道的統(tǒng)一。韓愈很多作品成為后世文學家競相效仿的范式,他為中國文學史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吳納,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 文體明辨序說[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2]于俊利.唐代祭文的文體演變[J].社會科學評論,2008(2):83.

[3]韓昌黎文集校注[M].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吳文治.韓愈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5]姚華.弗堂類稿[M].北京:中華書局,1930.

[6]楊義.中國敘事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02.

猜你喜歡
祭文韓愈鱷魚
晚春
晚春
兒童繪本(2019年6期)2019-04-15 01:28:26
蘇軾所寫墓志銘與祭文里的人生觀
鱷魚
祭拜戲祖唐明皇之祭文簡釋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16
鱷魚
鱷魚為什么哭
聰明的韓愈
喚醒祭文的抒情氣質(zhì)
智過鱷魚河
治县。| 宜兰市| 南宁市| 永嘉县| 皋兰县| 江陵县| 金乡县| 镇雄县| 新安县| 新晃| 新建县| 新平| 象州县| 永吉县| 潞城市| 定边县| 安新县| 广丰县| 应城市| 德江县| 霍城县| 台南市| 奎屯市| 白玉县| 那曲县| 台州市| 金坛市| 英吉沙县| 贵南县| 盐源县| 兴城市| 陇西县| 桂阳县| 镶黄旗| 正安县| 长阳| 宁都县| 双桥区| 民乐县| 正宁县|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