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頌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識碼:A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今天的讀者并不陌生?!读凝S》中的《畫皮》《聶小倩》等故事改編成影視作品,廣為人知;有的篇章選入中學課本,成為經典的語文教材篇目?!读凝S志異》在清代即為人追摹,形成了仿作的風潮,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它的魅力仍然吸引著人們去體味與探究。北京大學周先慎教授嗜讀《聊齋》,將多年閱讀與研究的感悟與思考新撰成《周先慎細說聊齋》一書,深入蒲松齡創(chuàng)造的藝術世界,細繹其文心,可稱蒲公的當代知音。
說起《聊齋》,人們立即會想到其中奇幻曲折的狐鬼故事,不過,這并非《聊齋》全部。周先生指出《聊齋》雖為短篇小說集,但文備眾體,他將其分為三種體式:首先是讀者最為熟悉的篇幅較長的傳奇體故事,《畫皮》《聶小倩》《嬰寧》等名篇皆入選;其次是一些志怪短書,如《濰水狐》《黑獸》,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第三種則是紀實性的散文小品,如《偷桃》《地震》《口技》,以小說筆法寫所見所聞,妙趣橫生。周先生的篇目選擇有自己的標準,全面而有代表性。所選既有膾炙人口的名篇,亦有《考城隍》這樣為人所忽視的篇章。一般認為《考城隍》在《聊齋》中只可算二流作品,但在蒲公的手稿本中此篇居首,周先生認為它雖屬早期之作,尚非精品,但“開宗明義”,在思想與藝術兩方面都能見出蒲公創(chuàng)作的特點。讀此篇可知蒲公的創(chuàng)作主旨,并追蹤其小說藝術發(fā)展與成熟的過程。由此可見周先生選目的卓識。
蒲公精心結撰的佳作曲盡世態(tài)人情,一篇一世界,篇篇有其特色,周先生則以其深刻的洞察力與敏銳的藝術感覺抓住其特色,并以標題點睛?;蛑赋鲎髡叩膭?chuàng)作意圖,如《蒲松齡的勸世婆心——說〈瞳人語〉》,《為文章吐氣 為不遇痛哭——說〈葉生〉》;或揭示作品內容與人物特點,如《人狐相戀 一狂一嬌——說〈青鳳〉》,《至性至情 難兄難弟——說〈張誠〉》;或點明作品的藝術手法與特色,如《寓諷刺于敘事之中——說〈種梨〉》,《寫幻如真 筆意靈動——說〈妖術〉》。醒目的標題正如一把鑰匙,打開了欣賞《聊齋》不同篇目的大門。
孟子曰“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周先生細說《聊齋》正是如此。他結合蒲公自身的經歷與詩文作品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來揭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及小說的思想觀念與情感蘊含,多重互證,所論令人信服。蒲公有詩曰“天命雖難違,人事貴自勵”,周先生認為這一思想在《王成》中就有生動的表現?!独撞堋分袠吩弃Q與夏平子的深摯友情與科考屢敗的故事則融入了蒲公本人的生活體驗,他年輕時與同鄉(xiāng)好友李希梅朝夕共讀,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同樣飽嘗了久考不中的痛苦?!读炙哪铩啡〔挠趥髡f,周先生比較了王漁洋與林云銘筆記中的林四娘傳說與蒲公小說的區(qū)別,指出蒲公對傳說有所取舍,他將林四娘塑造成一位懷抱家國之恨的多情而風雅的女鬼,不僅將筆記體傳說提升為小說品格,也在林四娘身上寄托了作者本人的民族感情?!秼雽帯分心莻€愛笑的女子嬰寧是不少讀者喜愛的人物,周先生稱之為“仙凡相通的一個美麗的精靈”?!读凝S詞集》中有一首《山花子》,其中也有個嬌憨的“笑不休”的少女形象。周先生在細說《嬰寧》之后特附小文將蒲公筆下的這兩個形象做了比較,詞作中的少女自然不如小說中的嬰寧形象豐滿,但她是嬰寧精神上的姊妹,她們都寄托了作者追求自由人性的理想與憧憬。周先生的論析與抉發(fā)打通了蒲公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與他筆下的藝術世界,讀其書,知其人,蒲公若九泉有知,想亦欣然。
《聊齋》故事多有奇思妙想,出人意料,引人入勝。周先生抽絲剝繭,點出易被忽視的細節(jié)對于塑造人物與推動情節(jié)的作用,于作品遣詞用語精妙傳神之處更是在在留意。即如《翩翩》寫羅子浮遇仙成佳偶的故事,這并不新鮮,此前早有劉阮入天臺等遇仙故事。此篇妙在其構思、細節(jié)與用筆。周先生為此篇定的標題是“看浪子怎樣回頭”,蒲公將老套的遇仙故事賦予勸誡意義,而又絕無說教意味。羅子浮遇仙后,仙女用蕉葉為其制衣,羅疑“蕉葉不可著”,但“取而審視,則綠錦滑絕”。周先生特別點出“綠錦滑絕”四字在幻筆中融入了現實生活中人的感受,使人如親眼所見,親手觸摸。更妙的是,羅子浮見女客時但有不軌之舉,這蕉葉化出的錦繡之衣就立即仍復原為葉。這是仙女的警告,周先生認為這警告寬容而溫和,從中透出的只是善意和愛意。羅子浮始而“駭絕”,雖心存僥幸,置警告于不顧,終于“慚顏息慮,不敢妄想”。周先生細致分析羅子浮的內心活動與行動,指出此子雖然有好色的劣根性,但并非沉淪到不可救藥的浪子,如此方有回頭的可能。蒲公的用意與用筆,若泛泛讀去必領會不深,周先生的細說恰是以金針度人:《聊齋》當如此讀。
蘇東坡曾自言其文“隨物賦形”,“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周先生細說《聊齋》之作,令人想到坡公為文之風。隨著周先生妙筆所至暢游蒲公構筑的藝術殿堂,探幽訪勝,造其壸奧,洵為樂事。
細讀文本,在細讀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剖析,這原本是前輩學者慣常的治學路子。但在崇尚理論成為風氣的當下,卻被不少人棄置不用。周先生重拾起來,反而顯出一種新的氣象。愿這老路新走,能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責任編輯:譚 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