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欣
(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湖南吉首416000)
根據相關人口學家的數(shù)據推算得出,我國截止到2050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多達4億,并且我國的老年人口在全國人口總數(shù)匯總占有比例為1/4。另外,北美及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60歲以上的老年人總數(shù)也會有著明顯的提高,并且老年人的人口總數(shù)也將達到人口總數(shù)的20%。另外,據相關學者的預測,在2050年時,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不再是各國國內的問題,會升級為國際共同面臨的問題,并且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也將會成為世界各國所共同關注的統(tǒng)一問題。據美國運動協(xié)會的相關實驗研究表明,適當合理的體適能運動對于老年人來說有著極大的益處,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例如:老年人在進行適當?shù)募∪饪棺杈毩曔\動后,肌肉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并且,老年人在進行一定的肌肉抗阻練習后,能夠有效地降低發(fā)生骨質疏松的概率。
健康體適能概念源自體適能。最早將體適能定義為個人有效的活動的程度狀態(tài)的是美國的一個健康體育舞蹈協(xié)會[2]。不同的健康組織對于體適能的定義也是不同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體適能是個人在完成日常工作以后,在身體不會感覺到疲勞的前提下,能夠有能力去應對并且享受休閑的一種能力。而美國健康與服務部卻是這樣定義體適能的:體適能是人們所具有的或者獲得的與其完成體力活動能力有關的一種身體素質,擁有良好的體適能的人往往能夠以較為旺盛的精力對日常需要完成的事物進行處理,并且在處理后并沒有展現(xiàn)出勞累的狀態(tài)。
與運動體適能相比,健康體適能能夠更加大眾化。并且,每個人能夠進行高效的工作以及正常的生活的前提就是擁有一個較好的身體。據相關實驗數(shù)據表明,老年人在保持良好的體適能運動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降低老年人意外摔傷的可能性,進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老年人致殘的概率。因此,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體適能測試應當以健康體適能項目為主。
肌力是指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時所發(fā)出的力量,肌耐力是指肌肉維持使用某種肌力時,能持續(xù)用力的時間或反復次數(shù)。對于老年人來說,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肌力以及肌耐力在促進老年人身體健康以及預防各種慢性疾病都有著極大的幫助。但是,人體的肌力與肌肉耐力衰退時,在進行運動時,肌肉就會因自身無法有效的維持正常的運動而出現(xiàn)嚴重的疲勞和疼痛現(xiàn)象,導致老年人的體力得到一定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四點:
①當人體體內的脂肪或結締組織積累增多時,人體內的脂肪就會取代肌肉組織。據國外的相關工作者研究表明:其在對運動員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當體重每增加5公斤時,其中脂肪就會占據身體總體中的15%;當人體的體重每增加20公斤時,人體體內的體脂就會高達30%。
②運動單位動員過程中,神經纖維突觸小體釋放減少。
③人體體內的膠元蛋白ATP酶活性會隨著快肌纖維選擇性數(shù)目減少或體積變小而下降。
④對于人體來說,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當肌肉組織的彈性得到一定的減弱時,肌肉組織的收縮阻力就會增大,進而使得肌力下降。
柔韌度是指人體關節(jié)在任何能夠進行屈、轉、扭等伸展活動時,當人體活動到最大范圍時,人體不會受到姿勢而破壞的能力。人體的柔韌度通常情況下會分為靜態(tài)柔韌度以及動態(tài)柔韌度。靜態(tài)柔韌度主要是指以關節(jié)為主要支點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而動態(tài)的柔韌度主要是指對于動作的阻力或者是抵抗。由于不同的肌體在組成和構造方面都有著極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肌體例如:肌肉、肌腱、骨骼等都會對人體的柔韌度產生一定的影響。而對于人體來說,具有良好的柔韌度,可以使運動變得更加有效率,甚至可以防止人體在運動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的傷害。
心肺適能是指個人的肺臟與心臟從空氣中攜帶氧氣并將氧氣輸送到組織細胞加以使用的能力。所以,本文將心肺適能特定義為個人的心臟、血管、肺臟等人體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當中存有的有氧能力的指標。心肺適應能力越強,人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當中的有氧指標越高,因此運動的時間也會持續(xù)的更長,同樣也不會較快的產生疲勞感。
當人們進入老年期時,人體的心血管系統(tǒng)等其他循環(huán)系統(tǒng)都會發(fā)生極大的變化,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都會得到明顯的降低。另外,當人們進入老年期時,血管動脈的彈性會極大的降低,而血管的舒張末期的容積就會擴大,進而使得動脈的收縮壓變高。而就相關研究的數(shù)據報告分析情況來看,在動態(tài)情況下,老年人的動脈輸出量都會保持在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狀態(tài),但是在安靜時,老年人的脈搏輸出量就會有所下降。然而,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的年齡呈線性。據數(shù)據表明,當人體在進行最大限度的運動時,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血壓以及血管阻力都會較高。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肺功能指標無論是在靜態(tài)時還是在動態(tài)式,其都會相應的衰退。
老化主要是指人肌體中的某個組織、器官或者是某項系統(tǒng)進行的綜合性的退行性的變化,并且老化可能會發(fā)生在人生命的早、中、晚的各個時期。人體的老化是人類在進行自然的發(fā)展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但是,運動能夠有效的緩解人體老化所引起的有氧耐力、血壓、骨骼密度、關節(jié)活動等各項生理功能的衰退速度。國外的相關學者在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老化作為一個人體變化中復雜的過程,其中包含了遺傳、慢性病等多個因素,不同的因素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并且其又對老化的過程有著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進行有規(guī)律的運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體中不同系統(tǒng)的適應能力,并且更加有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數(shù)據顯示,當老年人進行規(guī)律性的運動時間越長,就越能夠保證身體的相關系統(tǒng)的適應力,越能夠有效的緩解老年人的老化速度[1]。就潘志軍對12名冬泳愛好者的研究數(shù)據顯示,參加運動的老年人的紅細胞SOD活力及血漿MDA比沒有進行運動的老年人紅細胞SOD活力及血漿MDA高。
通過本文論述可知,人體的老化以及壽命的終結是生命在進行相應的運行當中所遵循的必然規(guī)律。而對于人體來說,若要有效的延緩衰老,進而延長老年人的壽命,并且最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進行適當?shù)捏w適能運動是必要的,并且在進行運動的過程中要以快樂的心情去體驗體適能帶來的效益,才能有效的提高體適能運動帶來的收益。而在進行體適能運動時,老年人更加需要的是運動的原動力,這是老年人享受健康生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