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禮記·大學(xué)》
【譯文】
《大學(xué)》所講的道,在于發(fā)揚美好的品行,在于愛護人民,在于達到至善的境界。知道了要達到的境界,才能確定志向;志向確定了,心情才能寧靜;心情寧靜了,性情才能安和;性情安和了,考慮問題才能詳盡;考慮問題詳盡了,處理問題才能恰當(dāng)。凡物皆有本末,凡事皆有始終,知道了事物的輕重緩急,那就接近于道了。古代要在天下發(fā)揚明德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小家;要管好自己的小家,首先要修養(yǎng)好自身;要修養(yǎng)好自身,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要端正自己的心,首先要有誠意;要有誠意,首先要擴充自己的知識;要擴充自己的知識,就要探索事物的道理。明白了事物的道理,知識才能充實;知識充實了,心意才能真誠;心意真誠了,心術(shù)才能端正;心術(shù)端正了,才能修身;自身修養(yǎng)好了,小家才能管理好;小家管理好了,國家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從天子一直到普通百姓,都把修身看作根本。本如果亂了,末就不可能得到治理。正如我以厚道待人,人反以薄道報我,我以薄道待人,人反以厚道報我,那是從來都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