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尤其需要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激流勇進的干部。如何辯證分析容錯免責機制,從中把好關鍵環(huán)節(jié),發(fā)揮其既保護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干部,防止干部亂作為,又更好地體現(xiàn)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目標要求,對“努力打造絕對忠誠、干事?lián)?、干凈自律、充滿活力的干部隊伍,打造一支勇立潮頭的浙江鐵軍”具有重要意義。
定性指向明確,是容錯免責的前提。要完善相關制度。要加強對容錯免責工作的頂層設計,注重與干部培養(yǎng)選拔制度相銜接,把容錯機制嵌入干部一線培養(yǎng)、提名推薦、考察考核等過程,健全完善干部履職過程評估、糾錯等配套機制建設。要開展風險評估。要建立容錯免責事前預判機制,重點加強改革創(chuàng)新風險評估,崗位風險評估、崗位風險排查等基礎性工作,結合實際排查和明確重點工作、重大工程中的難點風險點,讓干部清楚改革攻堅、創(chuàng)新突破的主攻方向、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癥結,減少干部出現(xiàn)失誤的機會。
嚴把適用邊界,是容錯免責的關鍵。要容為公之失,不赦為私之罪。要容敢干事之誤,不縱亂作為之錯。容錯免責主要是解決干部敢干事的問題,針對的是久攻不下的發(fā)展難點,如在上級尚無明確限制或法律法規(guī)未有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為破解難題而積極作為出現(xiàn)的失誤;經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陽光運作仍出現(xiàn)的失誤;在化解矛盾、承擔急難險重任務時主動攬責造成的失誤等。要容突破過時之規(guī),不免明令禁止之責。針對“在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情況下形成的前瞻性決策”、“在堅持黨性和人民利益之下對被實踐證明滯后之規(guī)的突破”和“基層因‘差別化探索’的實踐之舉”等等情況,應當提供制度保障。
操作程序清晰,是容錯免責的重點。要明確認定程序。對照容錯免責機制,合理制定可操作的實施辦法,特別是在認定程序上,要建立起申請、核實、評審、決定、反饋、免責的“六步操作法”,明確申請的時限、對象以及核實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內容要求,合理確定紀檢組、審計、信訪等單位作為評審對象等,在法定時間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確實一時難于認定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暫緩。要強化結果運用,要加強事后研判。探索建立由黨委主導,紀檢、組織、審計、司法等部門組成的聯(lián)席會議,綜合考慮法律法規(guī)約束、產生失誤主因、原有工作基礎、實際進展成效、造成社會影響等因素,加強對“失誤情形”的綜合分析研判,力求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