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要:常說用智慧開啟智慧,教師智慧是開啟學生智慧的鑰匙。課堂教學需要智慧,本文以《花的衍紙藝術制作》內(nèi)容為例,從“前置學習,布置任務的智慧”“以美創(chuàng)作,激發(fā)興趣的智慧”“自主合作,探究衍紙手工的智慧”和“總結評價,拓展運用的智慧”等幾方面談了在課堂中的教學智慧。
關鍵詞:衍紙基礎;造型制作;課堂教學;智慧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0-0106
衍紙又叫做卷紙,是紙藝大家族中比較獨特的一項,是一門非常古老的手工藝。衍紙就是通過卷曲、彎曲、捏壓而形成原始設計形象的一門折紙藝術。想要學好衍紙,需要首先學會用薄的紙條制作各種基礎造型,然后利用這些基礎的造型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圖紙制作出我們想要的衍紙作品。這些衍紙成品可以被用作卡片的制作、剪貼簿或者是其他手工藝品。
紙藝的魅力就在于其無限的表達能力,而多樣的表達手法更凸顯出紙藝的包羅萬象。衍紙一直都被看做是紙藝大家族中優(yōu)雅的典范,畢竟過去紙藝是用作宗教圣物的裝飾,并且自從衍紙技藝流入民間之后不但表達方式更加多元化,巧妙的設計本身更是將紙藝的固有的藝術氣息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對衍紙作品本身的欣賞也是提高衍紙技藝的關鍵部分。
教學智慧,結合自身的美術衍紙教學,筆者認為就要在美術衍紙教學中,教者要教得有智慧,學者要學得有智慧,教學的結果能使雙方能獲得更大的智慧。下面就以《衍紙花的制作》這一課堂教學,談談教學智慧。
一、前置學習,布置任務的智慧
前置性學習不同于課前預習。它是在傳統(tǒng)的基礎圖形上,拓展了內(nèi)容,豐富了創(chuàng)造思維,更具精神性、抽象性、趣味性和欣賞性。學生通過凝結著社會文化意識和審美意識,從而更有目的性地進入課堂學習,能使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例如:《衍紙花制作》一課,筆者設置的前置性學習任務:一是課前布置學生在家里卷紙,讓學生先動手,獲得初步感知,體驗怎樣去卷紙;二是提供衍紙花作品給學生欣賞,指定兩種花瓣的形狀。讓學生心里有體會,帶有準備的頭腦進入下一次課堂。課前讓學生談談在家卷紙的體會,教師通過學生反饋來確定教的內(nèi)容、教的形式和教的方法,更好地為學生的創(chuàng)作服務。
二、創(chuàng)作指導,激發(fā)興趣的智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衍紙美工的基本動力之一,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也是推動學生探求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欲望。例如,《衍紙花制作》一課,筆者提供高水平的作品《嬌艷波斯菊》給學生欣賞,學生贊嘆不已,更加想嘗試做出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動手的熱情。好的作品會讓學生得到更高的審美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和興趣。在欣賞《嬌艷波斯菊》時,筆者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圖形,顏色搭配,學生對照衍紙技法圖案表,就能分析出哪個部分是用了哪個技法,就懂得好作品是如何做出來的,啟發(fā)了學生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出與眾不同的造型,學生開始敢于挑戰(zhàn)高難的作品,一步步走向創(chuàng)作之路。
葉圣陶曾說過:“教師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边@些都說明了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習,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去組織學生,把學生置于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去研究新的未知問題的氣氛之中,激發(fā)他們對衍紙認知的學習興趣。筆者在課堂上的重點放在基本造型練習,通過示范指導,學生間比一比、賽一賽、互動練習,卷一些簡單的形狀,構思出顏色搭配,讓學生能夠記牢、操作熟練,另外讓學生加入自己的小小創(chuàng)意,使他們在鍛煉手指的靈活性的同時對衍紙藝術產(chǎn)生深厚的興趣。
三、自主合作,探究衍紙手工的智慧
自主合作,探究衍紙手工的智慧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實質性環(huán)節(jié)。例如:《衍紙花制作》一課,讓學生動手訓練,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之后,才能更好地開展衍紙課的教學。重點則是提升、組合、設計、創(chuàng)新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筆者鼓勵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讓每個小組用集體智慧制定衍紙制作方案,鼓勵小組間的交流,相互啟發(fā),修正制訂出正式的制作方案,使學生的探究意識得到最大化的培養(yǎng)。小組合作完成作品是教學中經(jīng)常運用到的一種方法,也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合作精神的方法。筆者在教育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不少合作學習中,大多都是成績好的動手能力強的同學成為了主角,有些同學成了旁觀者,所以筆者在衍紙制作課程中根據(jù)不同課的需要安排人數(shù)并且要求組長進行分工到每個小成員手上,讓每位成員都參與到其中,又如:《幸運四葉草》這一體驗課,筆者分四個人為一小組,分工為:1. 用衍紙條卷出葉綠色和草綠色的水滴形小部件各兩個,再將衍紙條剪出一小段為葉脈。2. 將4個水滴狀的小部件捏出形狀。3. 將4個小部件和葉脈組合起來。4. 做成大小不同的四葉草4枚,將其組合在空白書簽上面,制作完成。又如:《菊花》這一創(chuàng)作課筆者分7人為一小組,甲乙丙丁。每個組的做法都不同,甲組用了做松卷,用夾子夾的方法,做出菊花花瓣。乙組就直接將衍紙剪好長度,稍微卷卷頭就成了花瓣,簡潔快速。丙、丁組比較嚴謹。(1)先用粉色和黃色衍紙條做出菊花的7片花瓣和一個花蕊。(2)將花瓣繃帶合粘貼在一起。(3)將花蕊粘貼在組合好的花瓣中間。(4)用葉綠色衍紙條做出人字形的枝葉4枚。將這4枚枝葉粘貼起來,組合成一支。(5)做好兩支花葉,并在花朵下方粘貼上花桿。(6)將葉子粘貼在花桿兩邊。(7)做出粉、白兩色波斯菊各一支,將其粘貼組合在空白書簽上,制作完成。做到各司其職,各盡所能,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四、總結評價,拓展運用的智慧
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作成果,并給予其正面評價,這樣做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還能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創(chuàng)作習慣。因此,在衍紙課堂教學的最后都應該設置一個評價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采取多種形式評價方法,如:小型展覽會,展板展出等,目的是要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中改進創(chuàng)作中的不足,發(fā)揚創(chuàng)作中的閃光點,繼續(xù)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潛能。
自我評價:通常來說,學生在完成衍紙作品后,都會有很強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賞評,介紹和總結自己對作品中最滿意的部分以及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靈感來源,通過這種自我評價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收獲成功帶來的喜悅,也展示了學生的個性,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同時還達到了增強學生自信心的目的,使他們明白成功并不是一件難事,可謂是一舉多得。
學生互評:讓學生對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討論,可以把程序化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使學生能夠在和諧、平等、互助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和體會衍紙藝術所帶來的快樂。學生互評時,要讓學生對別人的作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對做得好的作品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對做得不太好的作品要幫助其想出改進的方法,讓學生在評價中反思和提高,讓他們學會尊重和欣賞別人的藝術作品,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悅。最終達到增強他們上進心的目標。
教師點評:在衍紙藝術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閃光點,都要及時地給予其激勵性的評價,學生合作互助完成作品的時候也要及時地做出表揚,學生有明顯進步的時候,更要對其表示欣賞。還可以針對學生作品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立如“美觀獎”“創(chuàng)新獎”等獎項對學生加以表彰,讓每一個學生在收獲滿滿的成就感的同時,也能認識到自己作品中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現(xiàn)代教育中引入衍紙藝術這一門校本課程,可以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得到開發(fā),為他們的綜合全面打下堅實基礎。學生的耐心和毅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學生還會將自己制作的衍紙作品帶回家,贈親友,大大提高作品的實用價值。相信衍紙藝術這種新型的教育方式會在社會上倍受歡迎,它將作為一株藝術之花開滿祖國大地,使我們的教育環(huán)境更加美麗。
參考文獻:
[1] 王 昀.實用衍紙一本通[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2.
[2] 西莉亞·路 易.最實用的主題衍紙賀卡[M].鄭州:河南科學術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