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朝鮮朝金時習《和淵明飲酒詩二十首》中的取象思維研究

2018-02-01 17:31于春海劉燁曈
東疆學刊 2018年1期

于春?!顣?/p>

[摘要]朝鮮朝詩人金時習擬和了陶淵明的飲酒詩,創(chuàng)作出《和淵明飲酒詩二十首》。詩作廣泛運用了取象思維方式,通過選取一定的“象”,來表達其“真意”,或抒憤懣,或言志節(jié),或悟哲理,充分體現了金時習對中國《易經》中取象思維方式的熟知與運用。

[關鍵詞]朝鮮朝;金時習;《和淵明飲酒詩二十首》;取象思維;抒憤言志

[中圖分類號]I3120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007(2018)01-0046-06

[收稿日期]2016-01-05

[作者簡介]1于春海,男,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傳統文化、易學文化教學與研究;2劉燁曈,女,延邊大學民族學專業(yè)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民族學。(延吉133002)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在詩中集中寫飲酒,以致形成一種文學的主題,應當說是自陶淵明始?!盵1](96)可見,飲酒主題始于晉宋之際的陶淵明,其代表作為組詩《飲酒二十首》。雖然陶淵明生前貧困潦倒,但其人格、品性和詩文卻一直備受推崇。追慕者不乏落魄的文人志士和身處高位的官員,即使在國外,尤其是在古代朝鮮,也有大批的和陶者。其中,朝鮮朝文人金時習就是慕陶、追陶、效陶的代表性文人,他創(chuàng)作的《和淵明飲酒詩二十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頗得陶詩神韻,在朝鮮古代具有極大影響。

金時習(1435-1493),江陵人。字樂卿,號梅月堂,又號東峰、碧山清隱、清寒子等,朝鮮朝前期著名詩人、小說家,出身于仕宦之家,自幼熟習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能詩善文,有“神童”之稱,深得朝鮮朝世宗贊賞。為感念世宗賞識,他發(fā)奮讀書,但21歲(1455)在漢城三角山中苦讀時忽然聽聞世祖李瑈篡奪了侄兒端宗之位的消息,內心極為憤慨,“閉門不出者三日,乃大哭,盡焚其書,發(fā)狂陷于溷廁而逃之。托跡緇門,僧名雪岑?!盵2](59)自此,金時習遠離仕途,四處云游,以狂客自處,過著放浪形骸的漂泊生活,年至30定居慶州金鰲山。37歲(1471)時雖應成宗之召進京,但仍無意仕宦,返歸金鰲山,之后移居江原道雪岳山等地。43歲娶安氏之女,但不久妻子亡故,無所依賴,再次還山,最后在忠清道鴻山縣無量寺定居,1493年卒。金時習一生著作豐富,可惜大都散佚不存,除了漢文傳奇小說集《金鰲新話》外,今只存詩文集《梅月堂集》17卷。

因身處特定的時代,為不違心志,盡管艱難,但金時習仍堅定地走上了棄宦歸隱的道路。在此期間,他非常推崇陶淵明的人格和理想,同時在創(chuàng)作中常常效仿陶詩,力求創(chuàng)作出與陶詩意境相近、詩風相似的詩作。不僅如此,金時習還創(chuàng)作了52首和陶詩,無論是字數、韻律,還是題記詩序,都與陶詩保持一致,力圖展現他與陶淵明精神和心靈的契合。其實,此前很多古代朝鮮文人就對陶淵明的作品進行過唱和,如高麗末期的著名文人李仁老(1152-1220)的《和歸去來兮辭》被稱為古代朝鮮第一篇“和陶辭”。其他一些文人也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歸去來兮辭》進行擬和,而追和陶淵明飲酒詩者并不多。除金時習外,此前只有權近(1352-1409)一人對陶淵明的四首飲酒詩進行過追和。因而,“相對而言,不論是在人格操守的把持上,還是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他(金時習)都是最接近于陶淵明的?!盵3](18)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金時習所創(chuàng)作的《和淵明飲酒詩二十首》不僅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承襲了陶淵明的《飲酒二十首》,而且與陶詩中所蘊涵的取象思維方式一脈相承,集中體現了金時習對人情、世情的體認及歸隱志趣,在眾多和陶詩中獨樹一幟,引人深思。

所謂取象思維方式,是指“在思維過程中離不開物象,以想象為媒介,直接比附推論出一個抽象事理的思維方法”,“其本質是獨具中國特色的一種直接推論的邏輯方法?!盵4](52)其中,以具體物象為載體是其核心,比附推論是本質特征,想象則是推知抽象道理的媒介。

取象思維方式源于《易經》,對《詩經》影響很大,形成了比興手法。“象”者,像也?!笆ト擞幸砸娞煜轮?,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盵5](222)因為萬事萬物幽隱難辨,所以圣人就模擬它們的形態(tài),并為之分類,以象征一定的物象和適宜的意義,這就是“象”。因而,中國古典詩歌很多都是觸物起情之作,而且引發(fā)詩人感情的“物”內涵豐富。葉嘉瑩先生認為,“此‘物不僅包括自然界之‘物象,也包括人世間之‘事象”。[6](116)前者的著重點是取事物形貌狀態(tài)方面的相似之處,而后者則并不僅僅停留在對事物表面形態(tài)的描摹上,它常取事物意義上的相通點。

金時習的組詩《和淵明飲酒詩二十首》也是感物抒懷之作,其中的取象很有特點。按照詩作中所選取的物象,可將這20首詩簡略分為三類。列表如下:

表1《和淵明飲酒詩二十首》中取象比附簡表

象《和淵明飲酒詩》中的詩句取象比附1.《和淵明飲酒詩》(其一):“瞻彼屋上烏,鼓趐將安之?”[2](213)1.詩中取屋上烏鴉振翅遠飛卻不知飛向何方之象,比附詩人身處險惡世道無處依托的境遇。2.《和淵明飲酒詩》(其三):“已見桃李花,忽爾秋風驚。”[2](213)2.詩中取桃花李花在秋風的吹動下凋零之象比附時光飛逝,與下文詩人因年老而慨嘆功名無成相映襯。花草鳥木之象3.《和淵明飲酒詩》(其四):“明星何粲粲,月上烏鵲飛。蟋蟀鳴西堂,歲暮空自悲?!盵2](213)3.詩人取烏鵲在明月夜上下奔飛、歲暮蟋蟀悲傷地鳴于西堂之象,比附其在暮秋時節(jié)明月之夜的感傷情緒。4.《和淵明飲酒詩》(其五):“日暮山更昏,北林棲鵲喧?!盵2](213)4.詩中取黃昏時遠山隱約可見,北方林木上棲息的鳥鵲熱鬧喧嘩之象,比附日暮美景,表現了詩人內心的逍遙閑適。5.《和淵明飲酒詩》(其七):“秋風何凄凄,微霜粘菊英”;“獨鳥自知遠,落日西山傾。鳳鳥翔不下,昏鴉棲復驚。”[2](213)5.前兩句取秋風凄冷、微霜凋菊之象比附時節(jié)之變。后四句取獨鳥因自知路途遙遠而在黃昏落于西山之頂,鳳鳥高翔空宇和烏鴉在棲息時受驚之象,比附環(huán)境的險惡。6.《和淵明飲酒詩》(其八):“松桂卻無情,恥為桃李姿。桐梓亦無心,恥為楊柳枝?!盵2](213)6.詩中取松樹桂木本無情卻以桃李姿態(tài)為恥,桐木梓木原就無心卻恥做楊柳樹枝之象,比附良木的堅貞和詩人的忠貞品質。7.《和淵明飲酒詩》(其十六):“霜芋收后園,秋菊盈前庭?!盵2](213)7.詩人取后園栽種的山芋掛上寒霜,秋天的菊花盈滿前庭之象,比附其歸隱后勞動、賞菊的情志。1.《和淵明飲酒詩》(其二):“我在考盤澗,蕨薇肥北山?!盵2](213)1.首句出自《詩經·考盤》中“考盤在澗,碩人之寬”,[7](511)取隱士居于山澗之象比附詩人歸隱之志。后句出自宋代詩人張栻《臘后一日尋梅東門外馬上遇雪》一詩中的“南國少霜霰,北山多蕨薇”,[8](50)取蕨薇遍布北山之象,比附詩人隱居生活的閑適。2.《和淵明飲酒詩》(其四):“留侯從赤松,淵明賦來歸。鳳兮復鳳兮,云何德之衰。”[2](213)2.前兩句取張良晚年舍棄世事隨赤松子遠游和陶淵明作《歸去來兮辭》返歸故園之典故,比附其退世隱居的決定。后兩句出自《論語·微子》中“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也”[7](115)一句。詩人用“鳳”比附有圣德的人,同時比附自身,取鳳鳥德運衰弱之象比附其在世風日下之時敢言圣賢之道,卻又不被人理會的感傷。3.《和淵明飲酒詩》(其五):“淵明性嗜酒,潘閬深愛山。”[2](213)3.詩中以晉宋之際的陶淵明生性喜愛飲酒,宋人潘閬晚年遨游湖海河山的典故為象,比附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4.《和淵明飲酒詩》(其七):“何人掇其英,翛然離世情。”[2](213)4.化用陶淵明《飲酒》(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9](224)以淵明自由自在地采摘秋菊之典故為象,比附詩人離世歸隱之情。5.《和淵明飲酒詩》(其八):“所以麒麟兒,與犬羊不羈?!盵2](213)5.出自賈誼《吊屈原賦》中“使騏驥可系而羈兮,豈云異夫犬羊?”[10](24)詩人取騏驥不會像狗羊一樣被束縛之象比附其瑰奇意氣。6.《和淵明飲酒詩》(其九):“眾人訕我迂,何不淈其泥。雖然下里曲,不與陽春諧?!盵2](213)6.前兩句出自《楚辭·漁父》中漁父“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11](872)之語。取眾人勸說詩人與世俗同流之象,比附塵俗隨波逐流的世風,寄寓詩人潔身自好之志。后兩句以《楚辭·宋玉答楚王問》中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為象,比附詩人與眾人的情趣不同。7.《和淵明飲酒詩》(其十):“阮籍任意駕,未免哭窮途?!盵2](214)7.詩中取阮籍駕車任意而行,在窮途末路痛哭之典故,為下文詩人選擇寂然獨居的生活做鋪墊,推論出“物各有遇”的道理。典endprint

象8.《和淵明飲酒詩》(其十一):“騏驥伏皁櫪,卞和泣至寶?!盵2](214)8.詩人以千里馬趴伏槽櫪之間,卞和為和氏璧哭泣的典故為象,比附詩人的懷才不遇之悲。9.《和淵明飲酒詩》(其十二):“跖跆喬與丘軻,彼此皆一時”;“乘化終歸盡。知命且勿疑”[2](214)9.前兩句取盜跖、莊跆喬、孔子和孟軻都只影響一時之事,比附運命無常的道理。后兩句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9](392)一句比附出詩人順應自然的人生觀。10.《和淵明飲酒詩》(其十八):“人以紛雜喧,我以堅白鳴?!盵2](214)10.出自《莊子·內篇·德充符》中的“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12](86)取莊子認為“堅白”大爭辯無益的典故為象,比附圖利攘攘的世風。11.《和淵明飲酒詩》(其十八):“禍福相依倚,猶如馬失塞。昔有被酒人,夢入槐安國?!盵2](214)11.前兩句以“塞翁失馬,焉知非?!钡某烧Z典故為象,比附福禍相依的道理。后兩句以李公佐《南柯太守傳》中淳于棼醉酒后夢入槐安國一事為象,比附浮生若夢的思想。12.《和淵明飲酒詩》(其十九):“不如謝擾擾,乘流遇坎止?!盵2](214)12.后一句出自賈誼《服鳥鳥賦》中的“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10](27)詩人將人生比附為浮木,取行止隨流之象比附順應自然的道理。13.《和淵明飲酒詩》(其二十):“素琴無弦彈,漉酒用葛巾。柴桑彭澤翁,百世真可人?!盵2](214)13.取彭澤翁彈奏素琴,葛巾漉酒之象,表面上雖比附詩人及時行樂的處世態(tài)度和對陶淵明的仰慕之情,實際也從側面反映出他面對世風日下的無奈和只得借酒消愁的愁悶心情。1.《和淵明飲酒詩》(其一):“已矣莫我知,取醉人扶持。”[2](213)1.詩人以無人了解自己轉而取醉至他人扶持之情狀為象,比附內心的苦悶。2.《和淵明飲酒詩》(其三):“自酌復自飲,逍遙歡平生。”[2](213)2.詩人表面以其獨自飲酌,快樂逍遙的情狀為象,實則比附其認識到大道不通后的無奈,只能借酒消愁暫緩憂慮。3.《和淵明飲酒詩》(其五):“那如醉酩酊,碧山忘往還。”[2](213)3.詩中取詩人酩酊大醉后留在碧山忘記還歸之情狀為象,比附詩人歸隱山中的自得。4.《和淵明飲酒詩》(其九):“茅茨可以娛,衡門可以棲”;“晝日臥北窓,可以寬吾懷”[2](213)4.前兩句詩人以其娛于茅屋、棲于陋室之情狀為象,比附歸隱之志的堅決和安貧品性。后兩句取詩人整日臥于北窗寬解心懷之象,比附隱居的閑情逸致。5.《和淵明飲酒詩》(其十):“是以無事人,寂爾常獨居?!盵2](214)5.詩中以“無事人”寂然獨居為象,比附居處的冷清,也反映了詩人對仕宦生活的鄙棄。6.《和淵明飲酒詩》(其十一):“淡蕩坐不言,嗒然形如槁。”[2](214)6.詩中取散淡靜坐默默不言,沮喪悵惘形如枯木的情狀之象,比附詩人進無所成的惆悵。舉

態(tài)

象7.《和淵明飲酒詩》(其十三):“醉鄉(xiāng)且陶然,兀爾不愿醒?!盵2](214)7.詩人以其陶然于醉鄉(xiāng)不愿醒來之情狀為象,比附他對隱居生活的自得。8.《和淵明飲酒詩》(其十四):“萬像盈我眸,紛紛雜沓至。驅我醉鄉(xiāng)中,勸我不辭醉?!盵2](214)8.詩人以萬物充盈眼眸,紛紛雜沓而至,使得自己沉迷醉鄉(xiāng)之象,比附詩人對現實的失望,也暗含沉醉度生之意。9.《和淵明飲酒詩》(其十五):“我醉一杯酒,林泉知晦跡”;“方喜綠云鬢,忽嘆霜華白”[2](214)9.前兩句中詩人取其醉臥林泉不知所蹤之象,比附避世退隱之志。后兩句則以剛剛為烏黑鬢發(fā)欣喜,轉瞬嘆息如霜白發(fā)的情狀為象,比附韶華易逝的感傷。10.《和淵明飲酒詩》(其十六):“永日撰詩史,燈下修茶經”;“分座與山人,頹醉同田更”[2](214)10.整日編撰詩史,燈下修習茶經;與山野高人分席而坐,和田夫一同大醉。詩人以“撰”“修”“分座”“頹醉”等的動作為象,比附隱后閑居之樂。11.《和淵明飲酒詩》(其十八):“覺來悟前夢,床上暫睡默。”11.詩人取其于夢中醒來后暫且在床上靜默之象,比附內心的不平靜,即有著對浮生若夢的認識的悵惘。

由上述分類可知,金時習的《和淵明飲酒詩二十首》取象比附特征較為明顯。其中,松、菊、鵲、林泉等雖是常見的自然之物,但亦是詩人情感意趣的象征,進而在詩中形成了一種笑傲山水的狂逸之氣。除了自然界之物象,詩中還選取了常常表現意義相通點的事象?;蚪柚恍┑涔手螅蜻x取一定的情狀之象,或以一連串動作入象,通過想象,進而比附推論出某種事理或表達某種感悟,這正是取象思維的玄妙之處。

在金時習的20首擬和飲酒詩中,雖然有些詩作中并未出現“酒”之類的字眼,但每首詩歌都與酒有關,或者說所有的詩歌都是緊緊圍繞著酒展開的。詩人借助取象思維方式,或是抒憤,或是悟理言志,使得詩義內涵異常豐富。

(一)取象抒憤

金時習自幼便深受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熏陶,講究節(jié)操、忠義,他認為“圣賢之進退惟在義之當否,時之可不可”“士之去就隱顯,必先量其義之適與不適,道之可行與不行而已”,[2](362)即他把“義”“道”“時”等作為衡量君子處身立世進退顯隱的準則。同時,他性情耿介,“苦厭羈束,忠義奮激,一日不能隨世低昂?!盵2](53)所以,面對政局頻更迭、追名復逐利的社會現實,詩人憤懣無奈。如《和淵明飲酒詩》(其十九)寫道:

窮經讀書生,白頭猶未仕。把冊焚膏油,苦學猶為己。區(qū)區(qū)汨名利,知進不知恥。自夸衣夫錦,揚揚過鄰里。是非毀譽間,勞勞松年紀。不如謝擾擾,乘流遇坎止。醉臥是良圖,功名非所恃。[2](215)

詩歌開篇便塑造了一位皓首窮經、立志仕宦的“讀書生”的形象。接著,取書生一邊讀書一邊焚燒膏油之象比附其苦學情狀。然而,書生苦學并非為了勞苦大眾,只是“為己”。更甚者,為追名逐利,連羞恥之心都拋下了。這里,詩中取“讀書生”不顧羞恥,仕進皆為名利,衣錦還鄉(xiāng)時自我夸耀,在鄰里之間洋洋自得,年紀輕輕就不分是非、沽名釣譽之象,比附黑暗混亂的世道。面對這種現象,詩人無力改變,只能勸解自我謝絕擾擾世象,隨流行止。其中,“乘流遇坎止”出自賈誼《服鳥鳥賦》中的“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10](336),詩人將人生比附為浮木,取行止隨流之象,通過想象,比附順應自然的道理。而且,詩人在詩末提出了“醉臥”之法,表明自己不圖名利,并反襯碌碌世情,憤激之意暗含其中。endprint

金時習不僅在詩中記述了當時大道淪喪、是非不分的社會弊端,而且批判了江河日下的世風,集中體現在《和淵明飲酒詩》(其六)一詩中:

眾人競喧囂,非非與是是。是之相與譽,非之相與毀。大道既淪沒,毀譽功名爾。誡爾慎樞機,發(fā)言須不綺。[2](213)

對與錯、好與壞本應分清,但世人為爭名利,喧囂不已,而且對待是非的態(tài)度很絕對:認為是對的、好的,就紛紛稱譽;認為錯的、不好的,就競相詆毀。究其原因,乃是大道已經淪喪,人們之所以詆毀贊譽,根源在于爭奪名利。這里,詩人取眾人為了名利喧囂吵鬧和人云亦云、隨聲附和之象比附眼前世風日下的社會狀況和對大道淪喪的痛心。所以,詩人勸誡世人“慎樞機”,即發(fā)言要慎重,修習善業(yè),不應花言巧語、趨炎附和。從揭露黑暗現實到警勸世人,應用的正是取象思維方式。

(二)取象言志

金時習一生歷經六位國王,險惡的世道使他徹底放棄了仕途,毅然選擇了隱世而居的生活,這與陶淵明辭官歸隱的經歷非常相似。遁入佛門、寄情山水、匿跡林泉寺廟等,都反映了他對李瑈篡權一事的不滿。即使到了孤身一人的晚年,他也沒有改變志節(jié),金時習遁世歸隱的心志是其高風亮節(jié)的重要內容。如《和淵明飲酒詩》(其七):

秋風何凄凄,微霜粘菊英。何人掇其英,翛然離世情。獨鳥自知遠,落日西山傾。鳳鳥翔不下,昏鴉棲復驚。嘿嘿且止止,我已足平生。[2](213)

秋風凄凄地刮著,薄霜緊緊粘在菊花上。前兩句取秋風凄冷、微霜凋菊之象比附時節(jié)突變。面對此景,詩人思緒飄遠,想起了采菊之人陶淵明,以淵明自由自在地采摘秋菊之典故為象,比附其離世歸隱之志。然后,詩人將思緒收回,取獨鳥因自知路途遙遠而在黃昏落于西山之頂,鳳鳥高翔空宇,烏鴉在棲息時受驚之象比附自然環(huán)境的險惡,亦暗指世間環(huán)境之艱險。最后,詩人雖明白自己身處險境,卻仍“嘿嘿”,選擇笑對平生,隱退的決心一目了然。

因心性剛強耿介,金時習不愿與醉心名利的世人為伍,這種高尚的節(jié)操在《和淵明飲酒詩》(其八)直接得以呈現:

松桂卻無情,恥為桃李姿。桐梓亦無心,恥為楊柳枝。至人不顧群,意氣多瑰奇。唾謝世人間,蒼黃焉復為。所以麒麟兒,與犬羊不羈。[2](213)

首四句中,松桂桐梓皆為堅硬的良木,桃李艷麗,楊柳隨風飄蕩。詩人用“松桂”“桐梓”比附自身,用“桃李”“楊柳”比附趨炎附勢之人,取松樹桂木本無情卻以桃李的姿態(tài)為恥,桐木梓木原亦無心卻恥做楊柳樹枝之象,表面比附良木的堅貞品質,實則表達自己的忠貞不二。不僅是自己,“至人”也因其意氣不屑融入隨波逐流之群。接著,在七、八句中,“蒼黃”指事情變化反復無常。詩人以自己唾棄世人,為人處世反復無常的做法為象,比附其潔身自好的品格,亦不難看出世情之虛偽。末兩句則出自賈誼《吊屈原賦》中“使騏驥可得系而羈兮,豈云異夫犬羊?”[10](331)詩人取騏驥不會像狗羊一樣被束縛之象比附其瑰奇意氣。整首詩一氣呵成,通篇讀來會發(fā)現,“陶淵明已經成為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符號。和陶在不同程度上表明了對清高人格的向往,對節(jié)操的堅守以及保持人之自然性情和真率生活的愿望?!盵13](149)

(三)取象悟理

詩人有過憤懣、無奈、鄙棄,但還有一些詩歌獨特地表現了詩人在歸隱后觀察宇宙和人生的智慧,閃耀著理性的光芒。最有代表性的是《和淵明飲酒詩》(其十二):

跖跆喬與丘軻,彼此皆一時。及其運命乖,圣哲猶不辭。采菊見南山,清興復在茲。乘化終歸盡,知命且勿疑。所以君子心,汪汪無自欺。譬如中流舟,駕浪任所之。[2](214)

這首詩可分為三層含義,前四句為第一層,總體敘述了四位先人。盜跖、莊跆喬相傳分別是春秋末期和戰(zhàn)國時期奴隸起義的領袖,孔丘和孟軻則分別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詩人取盜跖、莊跆喬、孔子和孟軻都只影響一時之事,比附運命無常,連圣人都無法辭拒的道理。中間四句是第二層。其中,五、六句取采摘菊花、遠望南山之象,比附詩人的清雅興致。七、八句則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9](391)兩句,比附出詩人順應自然、樂天知命的生死觀。因而,詩人在末四句中,將君子之心比附為汪洋大海,將自身比附為行駛在激流之中的船只,取其駕著浪潮隨之而行之象比附從容淡然之心境。

這種以閑適恬淡的心境來追尋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的詩歌還有《和淵明飲酒詩》(其五)、《和淵明飲酒詩》(其十三)、《和淵明飲酒詩》(其十四)等。對于金時習而言,言有盡,而意無窮,正是取象思維方式“得意忘象,得象忘言”[2](93)的魅力之所在。

總之,“金時習的和陶詩雖然有的篇章有陶詩內容之隱跡,但基本上還是從多方面反映了歸隱之后自己的思想、生活、情操和志趣,他的和陶詩的內容是現實的、充實的,充分反映了隱逸詩歌在內容上的特點?!盵14](102)這些都得益于取象思維方式的成功運用。借助取象思維方式,詩人抒發(fā)內心憤懣,表達歸隱心志,感悟人生哲理,充分體現了金時習對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接受。取象思維方式已然成為溝通金時習、陶淵明與和陶詩的重要媒介,這對于研究金時習其人、其詩、其文,乃至后世和陶飲酒詩,都是一個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袁行霈:《陶淵明研究(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2][朝]金時習:《梅月堂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輯),首爾:景人文化社,1996年。

[3]崔雄權:《接受與書寫:陶淵明與韓國古代山水田園文學》,《文學評論》,2012年第5期。

[4]于春海:《易經與取象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5]于春海(譯評):《易經》,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6]葉嘉瑩:《中西文化視域中的“賦、比、興”》,《河北學刊》,2004年第5期。

[7]朱熹注:《四書五經》,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

[8]張栻:《南軒先生文集(第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9]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0]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與駢文精品》,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5年。

[11]姜亮夫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

[12]曹礎基:《莊子淺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3]袁行霈:《論和陶詩及其文化意蘊》,《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

[14]吳紹釚,陳彩娟:《論朝鮮詩人金時習的和陶詩》,《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

[責任編輯全紅]endprint

汉寿县| 武陟县| 云和县| 抚顺县| 桃园市| 汉寿县| 库尔勒市| 上高县| 内丘县| 高邮市| 秦安县| 友谊县| 肇源县| 大丰市| 金坛市| 余干县| 无为县| 宁晋县| 阿拉善盟| 新河县| 吴旗县| 福海县| 自治县| 江陵县| 梨树县| 海南省| 嫩江县| 林周县| 上犹县| 屯门区| 阳信县| 吐鲁番市| 城口县| 布尔津县| 临武县| 泾阳县| 平谷区| 砀山县| 同江市| 嘉峪关市|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