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歡華
摘 要:寫意花鳥畫課程是美術學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之一,以平頂山學院為例,以自身教學經驗為基礎,通過教學現狀、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同時結合應用型高校教學改革的特點,闡述了一條符合該校美術學專業(yè)學生特點和實際的教學思路。通過這條寫意花鳥畫教學的思路,在提高學生理論基礎和審美能力的同時,更加突顯學生的繪畫能力。
關鍵詞:寫意花鳥畫;臨??;創(chuàng)作;教學;筆墨
一、教學現狀分析
(一)課程設置分析
寫意花鳥畫是平頂山學院美術學專業(yè)的必修課之一。主要安排在大二第一學期和大三分專業(yè)后的大四第一學期,分別稱之為“中國畫(寫意)”和“寫意花鳥”。大二的寫意課程主要以寫意花鳥教學為主,總共4周,一周12學時,共48學時;大四的寫意花鳥課同樣為4周,共48學時。由此可見,學生的教學時間十分有限,如果讓學生從臨摹走向創(chuàng)作,單靠課程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安排課內和課外的教學,依據現有條件制訂高效可行的教學方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進行教學。
(二)學生主體分析
平頂山學院的美術學專業(yè)的學生一個班大概在30人左右,共兩個班。班級的人數相對還是較多,同時學生在高考入學時主要側重于文化成績,所以學生普遍的專業(yè)水平比較低,特別是造型能力比較弱。這都無形中增加了教學難度。誠然,因為學生普遍文化成績相對比較高,再加上大部分是女生,學生都非常刻苦用功,所以都能夠很好地配合教學活動。
二、教學內容研究
(一)理論教學
寫意花鳥畫的理論教學非常重要,筆者認為理論教學一般安排在大二的第一堂課上,讓學生對寫意花鳥畫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首先要給學生梳理下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源流,從五代的郭熙,宋代的梁楷、法常、蘇軾,元代的王冕、趙孟頫,明代的吳門畫派,再到寫意畫的第一個高潮——明代的陳淳、徐渭,再到清代的鄭板橋,趙之謙,石濤,八大山人;再到寫意畫的第二個高潮——近現代的海派三任、嶺南畫派、潘天壽、徐悲鴻、吳昌碩、齊白石等。其次給學生講解著名的花鳥畫作品,如郭熙的《雪竹圖》、徐渭的《雜花詩卷》等。再次,給學生講解寫意花鳥的種類——大寫意、小寫意、兼工帶寫。通過理論教學,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眼界,為學生選擇自己的寫意方向和范本打下基礎。同時理論教學應該要一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給學生實踐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適當穿插,例如可以給學生講解所臨摹的畫家的技法特點以及和其他畫家的風格比較等。
(二)實踐教學
大二的寫意花鳥教學主要以臨摹為主,四周的課程,第一周通常以梅蘭竹菊為切入點,來講解寫意花鳥畫的筆墨技法等。 第二周開始以麻雀、小雞為切入點,來講解寫意花鳥畫的造型特點和色彩運用。第三周主要以整幅作品來講解寫意花鳥畫的構圖、意境等。第四周讓學生完成一幅四尺的寫意花鳥畫作品和五幅寫意花鳥小品。之所以在課程中要加強寫意小品的練習,主要原因在于,美術學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后很多都是中小學老師或者開設培訓班,而針對中小學生的教學主要是水墨畫小品。所以在課程中就很有必要增加寫意小品的練習。
大四的教學則側重于創(chuàng)作。四周的課程,第一周讓大家先臨摹寫意作品,包括小品和四尺整張的寫意作品。因為寫意花鳥畫學生們已經很久沒有接觸了,手都很生,這就需要學生用一周的時間來找到寫意的感覺。第二周,給學生講解寫意花鳥畫的寫生,在課堂上畫一些折枝的練習。第三周,給學生講解寫意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主要是借鑒大師的作品重新構造。第四周同樣安排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練習。當然在實踐操作中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也可以同時交叉進行。
三、教學過程研究
(一)臨摹教學
1.范本的選擇
范本的選擇非常關鍵,首先要選擇“取法乎上”的臨摹作品,通過理論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和個性挑選到適合自己的臨摹對象。剛開始臨摹的時候可以選擇近現代畫家的作品,如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等。其次要選擇圖片清晰的臨摹作品,只有高質量高清晰的圖片才能更接近原作,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臨摹。
2.材料的選擇
在臨摹的時候,依據范本選擇合適的材料也非常關鍵,如生宣、半生熟宣、熟宣、絹本等都可以作為寫意花鳥畫的紙張。如明代以前的作品材質大多為絹本、熟宣或者半生熟的宣紙,而清代以后的作品大多為生宣。當然,因為時空的緣故,我們不可能選到和原作一樣的紙張,但我們可以在臨摹的時候選擇和作品原作最接近的紙張。同時依據范本選擇合適的毛筆和墨也非常重要,有的地方需要小筆,有的地方需要硬毫,有的地方需要宿墨等,都需要通過讀畫來進行選擇。
3.讀畫
很多學生在臨摹的時候往往都忽略了讀畫這一步驟,其實讀畫在臨摹中尤為重要。清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說:“先能察,后能擬。察進一分,擬進一分;擬進一分,察進一分,終身不復止。”由此可以讀畫的重要性。讀畫首先要明確畫的尺幅,依據所臨摹的對象進行裁紙,其次要仔細觀察和體會畫作的構圖、造型、技法、筆墨等,最后要體會畫作的意境。讀畫,不僅可以為臨摹作品鋪平道路,做到胸有成竹,又能提高學生自己的藝術審美能力。
4.臨摹過程
臨摹的過程一般都分為對臨、背臨、意臨三個階段。而對于美術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只要做到對臨和背臨就可以了。對臨就要求學生把臨摹作品的構圖、筆法、墨法、造型、色彩、意境如實臨摹下來,以求逼真。背臨就要求學生脫離范本去表現臨摹過的作品。通過背臨可以消化并理解對臨中學到的筆墨技法、構圖意趣、造型賦彩等,同時把它們加以強化,變成自己的東西。對臨和背臨同時又是相輔相成的,先對臨,再背臨,再回到對臨,最后再回到背臨,周而反復。
(二)寫生教學
理論教學和臨摹教學應主要集中在大二的課上,而大四的寫意花鳥課就要加入寫生教學了。寫生教學是花鳥畫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對臨摹教學的總結和檢驗。學生可以把臨摹中所學到的技法運用到實踐寫生中去。筆者認為寫意花鳥畫可以分為課堂寫生教學和課外寫生教學兩個部分, 課堂寫生教學主要是老師擺一些折枝在教室讓學生進行寫生練習。而課外寫生教學就要求學生在課外自行進行寫生,學生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外出寫生和考察的時間進行寫生,然后把作品拿到課堂上再進行講解。endprint
(三)創(chuàng)作教學
寫意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教學一般都安排在大四的課程上,因為大四都沒有專門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課程,而在這個時候正好學生面臨畢業(yè)創(chuàng)作的方向選擇,而通過創(chuàng)作教學可以給學生一些借鑒和思考的方向和方法。針對美術學專業(yè)學生專業(yè)基礎比較差的特點,我認為寫意花鳥畫創(chuàng)作可以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去引導:1.針對同一個名家的兩幅或兩幅以上的作品的物象形態(tài)、筆墨技法進行重新構圖再創(chuàng)造。2.針對同一個名家作品的筆墨技法、造型特點、構圖關系以變換了的物象出現再創(chuàng)造。
四、教學方法研究
(一)教學手段
寫意花鳥畫的教學手段不同于其他教學課程只能在課堂上教學,而是課堂和課外的相互結合就行。課堂教學主要依靠老師進行課堂教學示范,個別的輔導以及作業(yè)的點評,而課外還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訓練。
1.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最開始,老師要以一個傳統(tǒng)的授課者的角色進行教學,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教師的角色轉變應該由授課者轉換為學生的引導者、參與者、組織者。和學生拉進距離,這樣更容易增加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示范可以面對全體學生示范,也可以對個別學生進行示范。一般來講,剛開始的第一堂課,需要對全體學生進行整幅畫的完整示范,讓學生知道寫意花鳥畫的繪畫過程。在作業(yè)點評的過程中,也需要面對全體學生進行示范,但示范的內容可以選擇局部內容進行示范。而對個別學生進行示范,主要出現在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輔導的時候,針對學生所臨摹的作品進行指導示范。除了示范,對學生進行輔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輔導學生必須做到每個學生都顧及到,每個學生都進行單獨的示范指導,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外教學
課外教學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以學生的自學為主導,教師指導為輔。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的一點是,現在通訊工具比較發(fā)達,尤其是微信的使用,學生可以通過微信發(fā)圖片的方式給老師交流。特別是微信群,老師可以把一些好的作品發(fā)到群里讓學生去學習,同樣學生可以發(fā)作品到群里請老師指導。在課外,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展覽,來體會大師或者同時代畫家的作品,提高自我的審美能力。
3.作業(yè)點評
作業(yè)點評也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覺得作業(yè)點評有三種方式:(1)每一周開始上課的時候,收集學生在上一周課內課外的作品整體進行點評。(2)在每半天課程結束的時候挑選一些作品進行針對性的點評。(3)對單個學生的作業(yè)進行點評,可以發(fā)生在課內,也可以發(fā)生在課外,甚至是微信群里。通過作業(yè)的點評一方面可以鼓勵和表揚學生的進步,一方面也可以指出學生的問題,以及接下來要改正的地方。
(二)書法訓練
書法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學生寫意花鳥畫作品質量的高低。我們可以看歷代的寫意花鳥畫大家無一不是書法家,可以說書法和寫意畫有著血脈的聯系。因此,書法對于寫意花鳥畫是非常重要的。而美術學專業(yè)的學生在大二的時候就已經上過半年的書法課,學生都有一定的書法基礎。只不過很多同學都沒有堅持,在課程中就要要求學生們在課外時間堅持練習書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寫意花鳥畫的水平。
在平頂山學院作為應用型學校轉型的契機下,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形勢下,美術學專業(yè)的寫意花鳥畫課程也同樣面臨著教學的改革。其實這種改革研究也是筆者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的體會,再結合時代的發(fā)展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教學研究的方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提高學生藝術素養(yǎng),陶冶學生藝術情操的同時,更能提高學生的動手繪畫能力和自我思考的能力,能使學生在離開課堂自我學習的時候找到一個正確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上下[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2]陳丹青.當代中國藝術的兩難處境[J].中國美術,2010,(02).
[3]陳師曾.中國繪畫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陳健.普通高校美術學專業(yè)寫意花鳥畫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
平頂山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