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雷,黃海峰
(長春市東北師范大學附屬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24)
所謂的胰島素抵抗,主要指的是受胰島素作用影響的靶器官敏感程度下降。人體組織內糖原的分解和異生主要依賴于胰島素抵抗,除此之外,胰島素抵抗的作用還體現(xiàn)在促進蛋白質分解加速上。據(jù)可靠實驗研究結果顯示[1],導致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胰島素分泌異常。因此,針對2型糖尿病治療的主要著手點就在于胰島素抵抗。近年來,部分學者在實驗研究中指出,將辛伐他汀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應用于其臨床治療中,價值顯著。立足于此,本文特就此展開研究。
選取2012年3月~2017年5月我門診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3例,隨機分成觀察組(n=37)和對照組(n=36)。對照組中男23例、女13例,年齡區(qū)間50~80歲,平均年齡(66.47±2.12)歲,病程區(qū)間0.5~15年,平均病程(7.69±1.73)年;觀察組中男22例、女15例,年齡區(qū)間52~81歲,平均年齡(66.73±2.19)歲,病程區(qū)間0.6~14年,平均病程(7.83±1.69)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以SPSS 20.0軟件處理結果為依據(jù),差異無明顯性(P>0.05)。
所有患者在接受門診治療后,均輔之以相關的飲食、運動指導干預。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予以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1000 mg,每日2次口服治療干預。觀察組則以此為基礎,加用辛伐他汀治療干預。辛伐他汀的用藥劑量和用藥方法1次/d,20mg/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用藥8周(1療程)[2]。
對兩組患者治療成效進行對比分析評價。
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顯效:臨床體征基本消失,相比較治療前,血糖下降幅度>30%/FPG<7.2 mmol/L,2h PG<8.3 mmol/L;有效:臨床體征改善明顯,相比較治療前,血糖下降幅度>10%/FPG<8.3 mmol/L,2h PG<10.0 mmol/L;無效:臨床體征無變化[3]。治療有效率=100%-無效例數(shù)/n*100%。
借助SPSS 20.0版本軟件檢驗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計數(shù)資料的描述方法為“構成比”,檢驗方法為卡方,且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的條件。
觀察組在治療有效率指標上,相比較對照組而言,明顯更高,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 [n(%)]
目前在醫(yī)學研究中認為,糖尿病發(fā)病機制主要是胰島素分泌缺陷和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對患者的血糖值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是治療糖尿病的根本。二甲雙胍對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清甘油三酯、血糖以及總膽固醇等指標均可起到有效的緩解和降低的作用,進而達到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的目的。同時在降低患者體質量上,也可取得顯著效果。辛伐他汀是通過抑制體內膽固醇合成酶、HMG-COA還原酶,減少膽固醇的合成,加快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合成,從而加速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因此具有較好的血脂功效[4]。將上述兩種藥物聯(lián)用,對于患者胰島素抵抗的改善效果顯著。在此次實驗研究中,通過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結果可知,觀察組在治療有效率指標上,相比較對照組而言,明顯更高,這充分說明,藥物聯(lián)用相比較單一用藥,價值更顯著。
綜上所述,針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將辛伐他汀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應用于其臨床治療中,對于患者胰島素抵抗癥狀可有效的改善,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因此,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1] 趙海燕.辛伐他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療效觀察[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7,15(1):28-31.
[2] 曹衛(wèi)紅.辛伐他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高脂血癥療效觀察[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6,13(25):214-214.
[3] 白 莉,董振詠,錢玉忠,等.三黃糖敏湯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3,35(8):1166-1167.
[4] 謝增輝,勞華杰.胰島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5,27(4):49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