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明明
對于許多孩子來說,學習和讀書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詞。如何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絕對是家長們最苦惱的問題之一。不過在我看來,比起后知后覺的逼迫和追擊,倒不如早早保護孩子的求知欲,因為求知欲才是學習與讀書的動力。
一次在超市門口等人,我看到了這樣一幕:一個大概4歲的男孩,認真地觀察商鋪門口的魚缸,還不斷地問身邊的媽媽:“魚為什么在水里不需要換氣呢?”“魚為什么不眨眼呢?”拎著大包小包的媽媽不耐煩地呵斥:“什么眨眼不眨眼的,整天就知道問些沒用的!問你們老師去!”
過了一陣兒,我準備離開超市門口時,只見這位媽媽拍打著孩子的手背,擰著眉吼道:“讓你再用手撈魚!你是不是手欠!”此時的男孩,就像一棵狂風中的小樹,在母親的用力拉扯中哭得聲嘶力竭。
如果孩子的“為什么”被母親這樣對待,下次他感到好奇時還會坦然提問嗎?再想探索新奇事物時,他會不會因懼怕懲罰而踟躕不前呢?
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與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學齡前兒童與成年人對話中尋求解釋”課題中,對“孩子總愛問為什么”進行了調查研究。針對2歲~5歲的兒童,分析兒童提出問題、大人的回答以及兒童聽到回答后的不同反饋。他們從580多份對話記錄中發(fā)現超過3100處各種各樣的“為什么”。
研究發(fā)現,兒童對知識的渴求遠比人們想象得強烈。當孩子無休止地追問“為什么”時,并非淘氣或故意給家長添亂,而是他們真的想知道答案和真相。
上面那位母親如此激烈的反應,是因為她并沒有看到孩子內心的學習欲望,而是將孩子的探索僅僅當作調皮搗蛋。這種做法無異于在扼殺孩子的好奇心,給孩子的學習興趣當頭一棒。當孩子逐漸長大,進入了學齡期,他們也許會變得順從聽話,但卻失去了主動自發(fā)、以興趣為導向學習知識的愿望。試問,到底哪一種方式才對孩子更加有益呢?
其實,孩子在兩歲左右就開始發(fā)出“我想學習”的信號了。進入學習敏感期的他們通過不斷追問“為什么”來構建自己“小宇宙”中的云梯,即使是毫不起眼的小問題,對孩子來說也是認知成長的一大步,是從知識中汲取樂趣的初體驗。
有家長問:“我也想回答孩子的問題,但是有時候真的是沒完沒了,回答了這一個還有下一個在等著,這什么時候是個頭啊?家長也不是百科全書??!”
孩子們的問題隨手拈來、天馬行空,讓我們一個一個給出準確答案確實太難了。與其給答案,不如換個角度,引領孩子站在勤思敏學的起點上就好。
我的女兒從兩歲左右開始對數字很感興趣,會拿數不清的問題來招待我:“媽媽,為什么1后面是2?”“為什么2長得像小鴨子?”但是在這個階段,我不會跟孩子講概念原理,而是用孩子可領悟的方式,幫助她建立興趣。我通常會這樣回答她:“2是1的好朋友,所以就像小鴨子一樣總是跟著它,嘎嘎嘎。”
到了第二個階段,孩子開始學習簡單的加法,她會問什么叫作“加法”?我并沒有急于讓她背加法口訣表,而是時不時地跟孩子邊玩邊學——積木、磁力貼、樂高玩具都是很好的教具。寓教于樂,讓女兒在游戲中感受著數學與生活的交融,并且慢慢開始自己推演數字相加的結果。有時,她問我一道簡單的加法,我的回答僅僅是:“你可以自己試試看喲!”
得到鼓勵的女兒會將積木演算的結果驗證一遍又一遍。現在,她可以熟練地在生活中運用簡單的加法,思維和語言也更具邏輯性。在這些有關數學的互動中,我無意過早教女兒算術,但在問答和游戲中,她對數學的興趣早已慢慢建立,一切變得猶如順水行舟。
數學題都有標準答案,可是從孩子嘴里蹦出來的問題千千萬萬,不見得總有準確答案。這時候,我們更加需要引導孩子多多思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以及任何難題都可以解決的樂觀態(tài)度。當孩子不斷向爸爸媽媽問“為什么”的時候,就是好奇心派生出的“認知內驅力”在發(fā)生作用?!罢J知內驅力”能夠激發(fā)孩子善于提問和思考,是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最原始的驅動力。
當孩子提出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家長難以用三言兩語說清楚時,最好是用一遞一進的問答式與孩子交互討論,當然如果能動手實踐就更完美了。這樣讓孩子積極地參與進來,可以保持孩子頭腦的活躍度,更好地維持孩子對這個主題的興趣和專注力,同時父母也能把握孩子對問題的理解程度。
如果家長一味把孩子的問題當成玩鬧,打擊孩子的好奇心,那么等到孩子不再問“為什么”的時候,任何指導孩子自主學習的技巧都會變成緣木求魚。
有大智慧的父母,不是凡事都要勝孩子一籌的父母,反而是懂得以合適的方式示弱的父母,讓孩子時常獲得“我比爸爸媽媽都厲害了耶”的自信和自我肯定,從而激發(fā)孩子的潛力。
如果你還沒有錯過孩子幼兒階段喜歡追問“為什么”的敏感期,那么請一定要把握好這個良機,呵護孩子嬌弱的好奇心,孩子將會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