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何凝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高校圖書館因其豐富的文獻資源和良好的環(huán)境,是大學生的知識殿堂和精神樂園。同時,在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大學圖書館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杜克大學作為美國南部最好的私立大學,是美國最優(yōu)秀的綜合研究型大學之一。作為“大學的心臟”,杜克大學圖書館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為學校的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文獻資料、情報信息,還擔負著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育人職能。筆者作為交流生赴美國杜克大學學習近一個月,有幸徜徉于杜克大學圖書館,時常流連忘返。本文以杜克大學圖書館為具體實例,從環(huán)境、服務和空間的利用三個方面,討論高校圖書館在塑造學生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以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和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自主學習成為西方教育心理學研究領域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世界各國都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目標。
由于理論立場和研究方法手段不同,研究者對自主學習概念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周炎根和桑青松在《國內外自主學習理論研究綜述》[1]中梳理了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模式或方式;第二種,自主學習是主動的、建構性的學習;第三種觀點從橫向和縱向來定義自主學習,橫向即從學習的各個方面來說,自主學習的動機、內容和策略都是學習者自我掌控的。從縱向即學習的整個過程來定義,從目標、計劃到后期的反饋、調節(jié),自主學習者是自我檢查、自我總結和自我評價的。
美國最著名的自主學習研究者之一齊莫曼(Zimmerman)認為自主學習者有三個特點:具有較強的元認知、動機和行為等方面的自我調節(jié)策略的運用;能夠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方法或策略的效果,并根據這些反饋反復調整自己的學習活動;知道何時、如何使用某種特定的學習策略,并調節(jié)自我行為[2]。
可見,自主學習的開展是大學生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大學生終身學習的需要。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在校期間利用率高,且被他們所喜歡的學習場所之一,圖書館在此方面承擔了很重要的職能。
杜克大學擁有包括29平方公里的杜克森林在內的共34.8平方公里的土地。位于西校區(qū)的Perkins、Bostock和Rubenstein三個圖書館,加上東校區(qū)的Lilly圖書館和音樂圖書館構成了杜克大學最主要的圖書館系統(tǒng)。
從側門進入杜克大學西校區(qū)圖書館,就像來到了歐洲中世紀的古堡,哥特式的建筑,教堂式設計的窗戶將陽光切割成無數(shù)細碎光束復又聚攏,營造出令人賞心悅目的和諧氛圍,讓人感到安靜、肅穆。
在連接Perkins和Rubenstein圖書館的走廊里,有定期進行藝術展覽的空間。展覽內容類型繁多,有作家手稿真跡、書籍裝幀藝術、攝影圖集等等。此外,還有定時開放的珍貴館藏參觀室,筆者曾在其中見到了著名作家伍爾夫的一張書桌。
哥特式的建筑風格、隨處可見的落地窗、走廊角落里各具特色的貼畫展覽……杜克大學圖書館為學生提供了輕松、舒適、整潔的環(huán)境文化,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者可以自主支配時間、支配空間、支配學習,并產生一種“做自己學習的主人”的愉悅感和自信感。
除了東西校區(qū)的圖書館,商學院、法學院、神學院和杜克海洋研究所都有各自的圖書館,這十所圖書館構成的杜克大學圖書館系統(tǒng)有著豐富的資源。
從館藏資源來說,杜克大學圖書館收集了700多萬卷的藏書,其規(guī)模,排名于全美私立大學圖書館系統(tǒng)前十。截至2016年,杜克大學學校官方網頁數(shù)據顯示,杜克大學圖書館共收集圖書7 246 733冊,另有珍貴手稿和檔案57 186縱尺(1縱尺≈0.3米)和數(shù)以萬計的電影、錄像帶,共有2 849個用戶座位。
從共享資源來說,北卡羅來納州的三個城市羅利、杜蘭和查佩爾希爾共同構成人文與地理上著名的北卡研究三角區(qū)(Research Triangle),作為位于研究三角區(qū)的大學,杜克大學與北卡羅來納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互相合作聯(lián)系,在無形中擴大了圖書館可利用的資源范圍,為學生的學習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另外,在特殊載體資源的保藏方面,杜克大學圖書館也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Perkins的地下一樓,保存著大量期刊資料、輿圖資料和縮微制品??s微制品包括縮微電影、縮微書籍、縮微報紙,其資源種類齊全、內容豐富、時間跨度大,例如,保存了《紐約時報》1900-2016年所有縮微膠卷形式的資源。圖書館不僅提供相應設備利用這些資源,并提供周到的自助服務,如可以保存、打印報紙上的某一頁資料。
可見,杜克大學圖書館在其豐富的館藏基礎上,注重不同載體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使用,并與其他大學圖書館進行資源共享,提高了信息資源的整體效能和利用率,也為學生自主學習、研究提供了更為可靠的資料支持。
咨詢服務的基本任務是解答讀者的疑問,幫助讀者解決利用圖書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雖然筆者是作為夏校生在杜克學習,但是開放包容的環(huán)境讓我們享有杜克在校生所擁有的一樣權利,在圖書館,更是如此。責任感、親和力和良好的溝通意愿和能力,是筆者在咨詢館員過程中最直觀的感受。另外,圖書館還提供了線上咨詢服務,通過聊天界面可在線咨詢館員,或是以發(fā)送郵件的方式咨詢館員。
除了一般的咨詢服務之外,學科館員制度為學生自主學習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為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需求,截至2017年9月,杜克大學圖書館共有60位研究型館員,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涉及廣泛。學校官網提供了學科館員具體的研究方向和聯(lián)系方式。咨詢方式靈活多樣,可通過電子郵箱線上咨詢或網頁預約當面交流。服務具有連續(xù)性,它貫穿于學習、研究的整個過程,包括前期數(shù)據搜集階段、研究過程中新技術的利用,甚至后期的出版或如何存檔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等等。筆者曾電子郵件咨詢過研究東亞文化的中國館員Luo Zhou(英譯)并及時得到了回復。
可以說,杜克大學圖書館通過為學生提供具有互動性、針對性和連續(xù)性的咨詢服務,確保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效果,并在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杜克大學圖書館提供了多種類的基礎設備供讀者使用。西校區(qū)圖書館共有21臺打印掃描設備,54臺計算機。在Perkins一樓流通借閱處有8臺不同種類的打印機,并配備了裁紙器和廢紙回收盒。并且設備類型功能多樣,除了一些常見的掃描儀如愛普生、Scanap、Scannx,杜克大學圖書館還引進了德國Bookeye Kiscanner卷宗掃描儀,可將資料直接上傳到云端或發(fā)送到郵件,并且支持不同格式的保存。還有Click Tabletop overhead,是可觸屏控制,并編輯保存的掃描儀。
此外,圖書館還在不同的教室分別配備了液晶顯示器、投影儀、播放器和平板顯示器等多媒體設備。由于有些教室需要提前預約,筆者未進入,但是通過學校圖書館官方的網頁,可清晰地得知教室規(guī)模、多媒體設備等基本信息。
自助服務是在當前圖書館數(shù)字化轉型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服務形式。圖書館通過開展的自助服務,使用戶可以在圖書館閱讀和研究中實現(xiàn)自我、方便自我、滿足自我[3]。
杜克大學圖書館為學生提供了自助使用基礎設備和多媒體設備的權利,在滿足其個人學習需求的同時,也提供了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服務環(huán)境,并在無形中要求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信息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
隨著多元化信息需求的增長和高校協(xié)作式學習理念的發(fā)展,學習共享空間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的一種新型信息服務模式。杜克大學秉持協(xié)作式學習發(fā)展理念,確定圖書館的空間愿景是鼓勵學生思考、智力探索以及學術交流。融知識性和靈活性為一體的空間進一步強化了高校師生創(chuàng)新能力,并體現(xiàn)了更加人性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空間利用理念。
從數(shù)量上看,杜克大學東校區(qū)圖書館共有14個學習空間,西校區(qū)有39個學習空間;從使用人數(shù)和規(guī)模大致分為個人學習空間、小組學習空間;按照空間用途和類型來說,分為安靜的學習空間、可交談空間、支持一對多的電話或視頻會議室、專門提供電腦使用的空間、學習型休息室,甚至還有可運動健身的學習桌;根據獲取方式,有可提前預訂的專門教室,也有可隨意入座,先到先得的空間。網上預約服務快捷,可根據人數(shù)、空間類型、時間段進行預約。
此外,根據空間利用目的不同,杜克大學圖書館將其空間基本分為四大類:學習空間、面試教室、活動空間和項目空間。圖書館在網頁上對空間的情況包括具體樓層、容納人數(shù)等做了詳細的介紹,尤其是設施介紹。以活動空間為例,網頁介紹了Rubenstein圖書館的 153 教室可容納99人,適合演講活動,提供寬投影屏幕、支持VGA圖像顯示的電腦等等,同時也提醒用戶“本館不提供Mac的適配器”。
可以說,網頁上公開和詳細的信息為讀者節(jié)省了前期了解場地信息親身實踐而產生的時間成本,十分詳細周到。
Link空間是杜克大學圖書館特色空間之一,位于Perkins圖書館的地下一層。它優(yōu)先考慮學術使用,支持課程學習,比起上文討論的分散于圖書館各個樓層的共享空間,Link空間擔負著教學中心的責任,體現(xiàn)了“協(xié)作式”學習理念,空間利用更具有針對性,同時,服務也更專業(yè)化、靈活化。
Link提供了11個小組學習室和6個規(guī)模較大教室。各教室內的桌椅布局為滿足學生不同需求也進行了不同的設計:有長方形規(guī)則矩陣式的,支持演講、匯報;有幾桌為一組式分散的布局,支持多小組學習討論的;有配備電腦,支持開展信息化交流的。
此外,還有4個研討教室。從布局來說,比起普通教室較為單向化、個人化使用的布局,研討教室的布局更注重互動性、多向性,桌椅多是圍繞型擺放,可以確保每個成員在研討過程中都能及時順利地表達和接收信息。從設備支持來看,研討教室不僅有基本的投影儀設備,部分還提供了液晶屏顯示器,便于將研究中的數(shù)據、圖片或影像更為直觀、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另外,每個研討教室有一面白板墻,可隨時記錄討論中產生的意見或是新想法。
另外,Link很重要的一個使命就是為學生自發(fā)(可能是臨時)產生的合作或討論及時地提供空間。因此,圖書館還設置了若干個不用預約的非正式空間。
The Edge是杜克大學2015年1月開始啟動的一個共享空間項目,和Link相似的是,The Edge也接受網上預訂房間,且操作程序一致。但是,和Link主要支持課程學習的目的不同,它致力于支持創(chuàng)新性研究學習,主要提供支持數(shù)字化研究的工具和工作場所,尤其鼓勵跨學科的聯(lián)系合作和研究。
作為創(chuàng)客空間,The Edge支持多樣化內容的創(chuàng)新活動,并且提供一體化服務,它主要包括協(xié)同工作、開放實驗和創(chuàng)造活動三個核心空間板塊。首先,九個大中小的項目研究室為師生提供了協(xié)同工作的空間,并且考慮到項目時間的長短不一,圖書館還提供了長期預定服務,以便于研究過程的定期討論、回顧。其次,在開放實驗方面,The Edge有一個數(shù)據可視化實驗室。它共支持六個領域,分別是搜集數(shù)據、數(shù)據分析、數(shù)據清理、數(shù)字化測圖和地理信息系統(tǒng)、數(shù)據管理、數(shù)據可視化,由此,并提供了四種相關服務:專業(yè)人員的咨詢服務、不必預約的咨詢服務、介紹工具使用方法的指導課程、提供相關的軟硬件資源。最后,創(chuàng)造活動的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Murthy數(shù)字工作室,它負責提供低門檻和即時訪問的工具用來組織和分析定性研究,并鼓勵對新工具和方法的探索和學習。另外,Murthy數(shù)字工作室定期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從動手實踐的工作坊、研究報告到小組討論、項目研究。通過提供光線良好、可移動桌椅的非正式空間和支持項目研究的技術,作為創(chuàng)客空間的一部分,Murthy數(shù)字工作室鼓勵學生進行“協(xié)作”+“學習”。
可以說,The Edge延伸了杜克大學圖書館的使命,它滿足了著重于跨學科、以團隊為基礎單位、數(shù)據驅動的研究而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集學習、實驗、創(chuàng)新等核心功能于一體的數(shù)字化、開放式、交互式的創(chuàng)客空間激發(fā)了參與者動手實踐和自主學習的潛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教育的多種目標[4]。
在2016年杜克大學圖書館的戰(zhàn)略計劃書中,筆者看到杜克大學圖書館在這幾年經歷了巨大的變革。杜克大學圖書館堅持不斷改造自身,通過一些顯著的變化,最直觀可見的是物理空間的重建,不斷地重新定義圖書館。從“提升用戶體驗感、提供數(shù)據支持、發(fā)展新的教學合作關系”等最初的方向不斷發(fā)展至新方向“致力于提供研究學術的平臺、提升信息素養(yǎng)、促進探索發(fā)現(xiàn)、支持合作研究、改革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些愿景不但符合了杜克大學自身發(fā)展的理念,并具有國際視野,緊跟時代潮流中圖書館的轉型變化。
總體來說,杜克大學圖書館是一個由空間、軟硬件資源和服務共同構成的有機結合體,充分調動了圖書館的三個主要元素“資源”“空間”與“人員”,通過提供有形的信息產品,如豐富的紙質或電子資源,和無形的信息服務,如自主服務、學科服務,一切從讀者的角度出發(fā),以讀者(尤其是學生)的愿望和滿意程度為衡量標準,并在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做出了很大的幫助:
在物理環(huán)境設計方面,杜克書館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溫馨、舒適的學習、知識交流環(huán)境,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實用性強、復合多功能的課程學習、創(chuàng)新研究的環(huán)境,如上文提到的共享空間Link和創(chuàng)客空間Edge。
杜克大學圖書館不僅完成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獲取、組織、保存和傳遞信息資源的職能,同時也創(chuàng)建了更“有吸引力”的圖書館空間,滿足用戶隨著社會信息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信息需求。如上文提到自主服務的設備使用,在使用過程中,要求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逐漸具有熟練使用各種信息資源和技術、查找文獻信息的能力,在無形中提升了用戶信息素養(yǎng)。
杜克大學圖書館通過提供開放式、啟發(fā)式、體驗式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從學習的“客體”成為“主體”,從“資源的消費者”變成“知識的生產者”。集成式的服務平臺和互動式的服務機制,有助于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1]。
可以說,杜克大學圖書館為在校師生以及其他用戶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中心和協(xié)同學習環(huán)境。它通過整合利用圖書館物理空間環(huán)境、功能完善的軟硬件設施和內容豐富的信息資源(包括印刷型、數(shù)字化和多媒體各種信息組員),并配備了具有專業(yè)技能的圖書館館員和技術人員,為讀者學習討論和研究等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杜克大學圖書館的體驗,讓筆者深刻體會到了高校圖書館育人職能的重要性,尤其是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終身學習者方面,高校圖書館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