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陳瑞琳
此刻的張翎,或者在中國,或者在回中國的路上。
2017年的張翎,因為新長篇《勞燕》的出版,正奔赴在大江南北,與她心愛的讀者們見面,與各地的評論家對談。作為中國第一部涉及美國海軍秘密援華使命的小說,張翎以其巨大的勇氣和極其客觀的冷靜,剖開了那段中美當年共同抗日的塵封歷史,表達了她對國際反法西斯戰(zhàn)線的崇高敬意。
在我看來,張翎在200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金山》無疑是她前后期小說創(chuàng)作的分水嶺。如果說《金山》寫的是19世紀末加拿大中國勞工的家族秘史,那么由《余震》改寫的長篇《唐山大地震》,則是聚焦于現(xiàn)代人生命“疼痛”的層層剝繭。2014年她的長篇《陣痛》更是以“女人之痛”寫“家國之痛”,再到2016年的長篇《流年物語》,講述的是大時代小人物的命運沉浮,涵蓋著半個世紀的家國風云變幻。她的作品氣質明顯開始趨于中性,女性化色彩逐漸減弱,她似乎更愿意用超性別的眼光看待人類經受的災難和疼痛。
追蹤張翎的創(chuàng)作,來自于1998年的一個偶然。那一年,我著了迷似的在全美搜集華文報紙,有一份來自洛杉磯的《美中時報》深得我心,因為這份報紙上竟然每期連載四部海外新移民作家的長篇小說。于是有一天我情不自禁地撥通了他們社長的電話:“嗨,你們連載的長篇里有一部驚世之作!”電話那端的人立馬也有些激動:“你是說張翎的《望月》吧?”
1983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外文系的張翎,1986年赴加拿大留學,1988年獲加拿大卡爾加利大學英國文學碩士,1993年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聽力康復學碩士,爾后她成為多倫多一家聽力診所的醫(yī)師。在經歷了移民生涯的甘苦之后,也是在她有了“一間自己的屋子”之后,終于開始了井噴式的創(chuàng)作。
我永遠都忘不掉第一次讀《望月》的感受,那是一種女人見到心領神會的女人才有的驚艷,是一種心悅誠服的久旱春雨。有一段日子,我的心完全被《望月》里的姐妹實實地填滿,且不知肉味也不知有漢,只是混混沌沌地在上海和多倫多的歷史煙塵中沉醉往返。
怎么也想不起第一次與張翎通話是在什么時候,只記得她那邊冬雪紛飛,而我這邊卻是艷陽高照,我的聲音一向銀鈴動聽,張翎那邊更是又甜又脆,我的思維環(huán)環(huán)跳躍,張翎那邊黃雀捕蟬。她的感性和理性都太好,好到我要懷疑她是否還能繼續(xù)寫小說。“你不會是曇花一現(xiàn)吧?”張翎回答,我新的長篇就要結稿。
2001年1月張翎再次推出她的長篇小說《交錯的彼岸》,就在2月20日的深夜,八千字的評論是我對張翎小說的第一次完整解讀,那篇《風雨故人,交錯彼岸——論張翎的長篇新作〈交錯的彼岸〉》首發(fā)在2001年第3期的美國《中外論壇》。
最難忘2002年的夏天,飛機在海藍的云空中向北飛行,我在心里喃喃念道:多倫多啊,你已經成為北美華文文學的重鎮(zhèn)。懷想當年,一曲留學生悲歌的《白雪紅塵》,在北美大地曾搖撼過多少海外游子的心,閻真筆下的多倫多城,儼然成了人性拷打的戰(zhàn)場。如今又有了張翎的纖婉之筆,把個多倫多寫得苦澀纏綿且雨雪交加。
兩個多小時后,我已跨過加拿大海關,渾然不覺進入另一個國度。高速路上,來接我的大學同窗描繪說:“如今的多倫多,飛機上走下來的大多是國內來的新移民,路上碰見同胞一問,上個星期剛到!猜猜看,多倫多現(xiàn)在有多少華人?四十萬!”他的話把我逗樂,尤其是他說的“多倫多”發(fā)音就像“多人多”,這讓我驀然想起張翎新寫的一個喜劇叫《新移民服務站的二十四小時》,里面的人物就是初來乍到,弄出許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張翎!張翎!”在多倫多城邊上的一個綠山坡上,我大聲地叫著。張翎就從她的診所里風一樣地旋出來,穿著一身水藍的長衣裙。張翎是愛顏色的,尤其是那種鮮亮而單純的顏色,清爽間漫溢著水的柔美,我就知道她是怎樣地愛水了。果然書里就總離不開水,除了早年母親河畔的頻頻癡望,筆底下就算是到了海外的阡陌城堡,也還是蘸著些水氣,就是寫人,無論工筆還是寫意,總讓我覺得有幾分潮起潮落的濕潤。都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張翎,骨子里除了水氣還有天然的淑氣,水的靈動溫婉再加上書卷的明慧清麗,正構成她女人見了也要傾心的風雅。
張翎的家那時坐落在高速路旁一個僻靜的小區(qū),緊鄰著一個鳥語花香的翠谷。我立在她家門前的小街上,北國夏日特有的涼風從高大的楓樹間吹過,空氣里有花的芬芳。她的房內滿是綠色的清新典雅,透溢著充滿生機的溫暖。我駐足在她寫作的書房,那窗外正是綠蔭的后花園,抬眼即是一抹藍天,幽秘的私人世界與遙遠的天際遐想正構成她創(chuàng)作的無限空間。
張翎說要讓多倫多先給我一個驚喜。于是帶我去看她小說里最常出現(xiàn)的安大略湖。去湖邊的路崎嶇多折,穿過一片綠蔭的丘陵,張翎叫我們驚看,原來眼前豁然映出一幅柳暗花明。一壁懸崖下,漫向天際的水波呈現(xiàn)在眼前,石砌的小路旁,安大略湖像海洋般渺渺安詳?shù)厣煺?。雖然我已在小說里無數(shù)次地讀到過這個湖的名字,如今站在它面前,還是覺得似真似幻,那水波不興的湖面曾收斂過多少歡樂與痛苦的淚水,那相依相偎的青石又曾留存過多少情侶怨偶溫熱漸寒的手印。
天色將晚,我們再趕去看多倫多大學的校園。多大曾是她當年就讀英國文學的母校,老狄更斯的原著曾讀得她倍感痛苦。張翎戲說:“讀懂了英國文學,天下就再沒有讀不懂的英語?!鞭D眼間,我們就穿行在古老的建筑群中,那沉重的磚墻似乎很有些秘不可宣的故事。這讓我觸景生情,想起小說《白雪紅塵》里發(fā)生的故事,那女主人公在校園里念博士念得一往情深,而在街頭痛苦徘徊的丈夫卻在寒風中咀嚼著失去自我的悲傷。
夜色闌珊,茶煙裊裊。眼前的張翎,已跋涉過千山萬水,終于沉靜如水。從前那個不肯落俗的凌波仙子,如今飄然尋找到自己的海岸。只有在這個時候,張翎才能夠超然回首那如煙的往事,坦然地面對異域的天空。她把生命里所有的幻想都化作了文字的激情,她相信自己冥冥中命運的移植就是為了完成這幻想的使命。她說“寫作”就是“飛翔”,“飛是一種傷痛,落地也是一種傷痛”,但“傷痛給了我們活著的感覺”。
我對張翎說,中國的小說家多善寫史,憂患苦難,慷慨悲歌。但你不同,春秋大義,用的卻是溫婉的曲筆。你的文字從不控訴,至多是些憐惜,少許無奈,淡筆寫來,卻是絲絲震撼,把個時代滄桑的“風云錄”卻納在繡枕之上,看去玲瓏,囊里卻驚濤駭浪。
從《望月》里的上海金家大小姐走進多倫多的油膩中餐廳,到《交錯的彼岸》中那源于溫州城里說不清道不明的愛恨情仇,再到《郵購新娘》里那一曲波瀾跌宕的“亂世佳人”的紅塵交響,早期的張翎喜歡在交錯的彼岸中飛旋,她的人物,既屬于故土,又屬于加拿大,他們穿越在兩個大陸之間,在時空交錯的生命場中譜寫著尋找與回歸的樂章。那個時候的張翎,堅信著“我只有避開那個世界,才能展開對那個世界的思索” 。
20世紀90年代的北美新移民文學,斑駁的異鄉(xiāng)故事雖然如雨后春筍,但是,情感的焦躁總流露在文字的粗糲急迫上,真正穩(wěn)健風格的作品并不多見。然而,讀張翎的小說,迎面而來的是一種遙遠的冷靜,是距離感的清涼,像是一個塵外的人娓娓訴說著塵內的故事。其中穿插的緣起緣滅、情生情絕,張翎是刻意地鋪遠了紙,舉高了筆,讓暑熱的北美文壇頓時有了秋的純熟和清爽。
如今的張翎,已經越過了一個個山丘,總是登峻嶺盤旋而上,每每亮出驚艷之作。近二十年的跋涉耕耘,她的文字一直都是舒緩的、精致的,但文字背后越來越沉重的張力總讓人想起英國女作家伍爾芙的那種“焦慮”,還有男作家毛姆先生的那種“苦痛”。在張翎特有的“舒緩”里其實正埋藏著說不清的“焦慮式”“苦痛”。小說的外延上是寫家國風云,內涵上則是在破譯人物心理的痛苦密碼。
如果說嚴歌苓的小說是喜歡在鋒利的“刀尖”上舞蹈,冷色調地寫出人性之美,寫出“個體人”在歷史中存在的力量;張翎則是喜歡在溫和的灰色地帶,暖色地寫出藏在人性裂縫的血淚,寫出她對人的復雜性的寬恕和懺悔。張翎說過:“寫作者應該努力探討那些灰色地帶。我們的觀察力強大與否,某種意義上表現(xiàn)為我們能看到多少個層次的灰?;业膶哟卧蕉?,越能表現(xiàn)人性的豐富。”解剖這樣的“灰色地帶”,也是我們理解張翎的一種挑戰(zhàn)。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在他的詩集《另一個,同一個》的序言中這樣說:“作家的命運是很奇怪的。開頭往往是巴洛克式,愛虛榮的巴洛克式。多年后,如果吉星高照,他有可能達到的不是簡練,而是謙遜而隱蔽的復雜性。”在我的感覺里,張翎近年來的小說追求的就是這種“隱蔽的復雜性”,她寫的都是“混合人”,善良與自私,純凈與齷齪,正義與陷害,最終要說的都是“人”這個物種。張翎的這種“復雜性”努力,其實是她想與這個世界講和。她所建構的美學敘述方式,在根本的意義上是對人類疼痛的悲憫醫(yī)治。
在張翎的眼睛里,她看到的已不僅是“中國眼里的世界”,也是“世界眼里的中國”,是人類共同命運的交響。在今天的文學時代,純粹的“鄉(xiāng)土”已經不可能了,不斷飛越自己的張翎,她的創(chuàng)作方向必然是在探索著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關系。尤其是她渴望回到那些大歷史時代的轉折關頭,去探討和深究所謂紀念碑上和史書上沒有記載過的名字,去發(fā)現(xiàn)人性與命運相糾纏的軌跡,這是她的文學企圖,也是她正在達成的目標。
張翎說:“我盡量在每一部小說完成之后將自己的狀態(tài)歸零,忘記背后,努力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