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潔
“不談作業(yè)時,母慈子孝,一涉及到做作業(yè),雞飛狗跳?!边@幾乎是大部分家長陪孩子寫作業(yè)的真實寫照。為什么孩子寫作業(yè)這么費勁,家長如此崩潰?
家長覺得自己失職了 家庭作業(yè)是老師布置給學生的任務,但如果自己的孩子沒能很好的完成,家長會覺得自己沒配合好老師的工作。
覺得被老師點名很沒面子 很多老師會在群里發(fā)一些孩子們作業(yè)完成的情況、晨測的情況,甚至把沒合格的學生標注出來,每當收到這樣的信息,家長就覺得很沒面子。
不知道對待孩子正確的方式是什么 陪孩子寫作業(yè)時,一著急就跟孩子咆哮,只能讓孩子的情況更加糟糕。這種焦慮讓家長無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客觀情況,這些作業(yè)對孩子來說能不能承受?
首先,我們要承認每個孩子都是個性化的,身心發(fā)育程度也是不同的,不是一次作業(yè)、一次分數能夠衡量和評價的。所以父母說“別的孩子都學會了,為什么你不會”,這樣的話是非常傷害孩子的。作為父母,拿一個期待中理想的孩子或者普遍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其實是非??膳碌?。
其次,我們要評估孩子的狀態(tài),并據此調整養(yǎng)育方式。完成作業(yè)才是好孩子嗎?我們需要學會評估自己的孩子,根據他真實的情況做判斷。比如,我認識的一位媽媽,根據她的觀察,孩子在完成老師布置的2/3的作業(yè)后,孩子狀態(tài)變得非常不好,即便強行完成作業(yè),質量也很差。媽媽就跟老師商量,剩下的作業(yè)會在周末或者假期去完成,給孩子爭取了一個緩沖期。當父母愿意走進孩子的世界,其實孩子已經得救了。孩子覺得媽媽是理解我的,而且在被信任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更加努力、自信。只可惜,大部分的家長都不太愿意給孩子這樣一個過程。
此外,要有界限感,媽媽不要充當老師的角色,否則會把更多焦慮投射給孩子。如果是老師,那就可能要有嚴厲的時候,但作為媽媽,必須無條件接納孩子的現(xiàn)狀。放下心目中完美孩子的形象,放下我們的面子,內心真誠地接受這個孩子,接受自己在養(yǎng)育方式上的局限,這是我們和孩子做連接的第一步。
(摘自作者的微信公眾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