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群
英拉之所以能順利“逃走”,據說與一位受恩于他信家族的警官——努伊警長密切相關。在“庇護制”關系下,他信、英拉為他提供庇護,他對他信家族效忠,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2017年8月25日上午9點半,泰國前總理英拉·西那瓦以“耳水失衡”為由,未能出席最高法院舉行的“典米案”最后宣判。最高法院認為英拉有“逃案”嫌疑,立刻出具逮捕令,并將宣判日期延遲至9月27日。
川登喜大學民意調查中心的民調顯示,“英拉事件”已經成為近期泰國民眾最為關注的新聞事件;同時,此事件也因關系重大,且有諸多蹊蹺之處,而成為國際熱點。本文擬就其發(fā)展進程和有關各方反應做一梳理,并簡析其折射出的泰國政治文化。
英拉去向撲朔迷離
英拉8月24日最后一次在Facebook上發(fā)帖,以政府安全部門可能會采取相關措施而導致無法見面為由,懇勸支持者們次日不要專程去現場加油。此后,英拉便再未出現在公眾視野,仿佛“人間蒸發(fā)”一般,消失于現實與網絡世界。
關于英拉離境的路線,坊間較為認可的是這種說法:英拉從象島乘快艇進入泰柬邊境戈公島,得到柬重要人士幫助,從金邊機場飛抵新加坡,然后又轉乘專機前往迪拜。這條路線之所以被泰國民眾認為可信,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他信與柬埔寨高層關系熱絡,乃至他信在流亡海外期間,曾一度被聘為柬國經濟顧問,后因泰國政府強烈抗議而被解聘。其二,泰國歷史上有不少政治家選擇從泰柬邊境的戈公島逃出境。其三,泰柬邊境在泰國與鄰國各段邊境中最為適合越境。
然而,柬埔寨首相洪森第一時間作出回應,否認英拉通過柬埔寨中轉。而新加坡也宣稱無英拉入境資料。同時,泰國駐阿聯酋大使也表示,英拉未持泰國護照進入迪拜。有專家認為,英拉除持有兩本泰國護照外(其中一本為外交護照),應該還持有一本別國護照,甚至已經改名換姓,所以,想從正常渠道查到相關信息,幾無可能。
泰國警方日前宣布,他們已向190個國家發(fā)出請求協(xié)查函,但未得到任何英拉蹤跡的消息反饋;警方正在籌備成立英拉事件調查委員會,一旦收到并確認英拉身處何地的消息,該委員會將向外交部發(fā)函,要求按照法律程序吊銷英拉護照。此外,根據警方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在事發(fā)前兩日,有兩輛汽車以及一輛警車曾出入英拉府邸,被懷疑有可能協(xié)助英拉出境,但目前仍在調查之中。
各方反應耐人尋味
“英拉事件”發(fā)生后,軍政府(維和委)、為泰黨(紅衫軍)、民主黨(黃衫軍)等泰國政壇主力,包括某些王室成員,或主動或被動,或直接或間接,都對該事件作出回應,其中有不少地方值得推敲。
作為執(zhí)政者的軍政府,此前一直嚴密監(jiān)視英拉,但竟然在案發(fā)前兩天便失去對英拉動向的掌握,確實有些不合常理,因此被輿論懷疑是否與英拉有“揭成”(泰語詞,大致意為政治上的秘密交易),為其出境大開方便之門。
對此,巴育·占奧查總理表示,自己對于英拉之“逃”毫無心理準備,因為此前英拉一直強調會出庭聽審。而且,英拉作為前總理,黨羽眾多,必定有內部人員協(xié)助其離境。陸軍司令出身的巴育,還向媒體介紹了泰國邊境情況,表示只要有人幫助,英拉離開泰國并非難事。此外,對于網絡上流傳的2011年水災時巴育與時任總理英拉的親密合影,巴育表示時移世易,切勿混為一談,并保證軍政府絕對沒有“放走英拉”的行為。
主管安全事務的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巴威·翁素萬上將,可能沒有料想到英拉事件會令自己成為輿論焦點。案發(fā)當日,當媒體就英拉“逃案”一事采訪他時,他表現得鎮(zhèn)定自若,毫不吃驚,令媒體推測他早已知情。其后,泰國捍衛(wèi)憲法組織協(xié)會秘書長占亞向國家預防懲治腐敗委員會辦公室起訴巴威上將及警察總監(jiān),指控二人作為國家安全部門最高負責人,在英拉外逃一事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巴威對此強硬回應,強調安全部門已經盡力,不必對此負責。
而軍政府另一位要員——陸軍司令差林猜上將,則承認軍方在英拉事件上存在疏忽。他向媒體解釋,因外界輿論批評政府嚴密監(jiān)視英拉,軍方不得已才撤走了部分安全人員。而他認為,英拉出走一事他信集團早有預謀,憑借著他信在國內和國際上的人脈,英拉能順利“出逃”,亦是不難理解。
軍政府在此事上成為眾矢之的,在無法證明清白的情況下,明顯感覺到有些被動。去年8月29日,巴育總理下令延期本應于次日在國防部召開的軍政府執(zhí)政三周年安全領域成績發(fā)布會。
英拉的不辭而別,對于為泰黨的士氣而言,或多或少都是一種打擊。這從案發(fā)當日的情形可見。當日8時許,為泰黨高層便悉數到場,個個西裝革履,如同參加內閣會議。然而,等待良久后,得知英拉稱病不來,眾人皆神情落寞,竊竊私語一番后,草草而散。不少專家認為,隨著英拉此去,西那瓦家族在泰國政壇上將銷聲匿跡。而群龍無首的為泰黨又將如何自處?
8月29日,為泰黨發(fā)表“未來政治行動聲明”,表示英拉必將在合適的時間向公眾作出解釋。并且,為泰黨在聲明中宣布了未來幾項重任,包括:為實現真正的民主社會而斗爭,為改善國民生活水平而努力,堅持以和平路線與友好寬容共建和諧。為泰黨表示,他們將以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機遇。不少為泰黨高層也紛紛表示,他們有信心調整好步伐,應對即將到來的大選。前他信安全事務顧問、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院素拉查教授,對為泰黨的前景持樂觀態(tài)度。他認為,沒有了“西那瓦”標簽的為泰黨,反而可以輕裝上陣。
值得關注的是,已在推特上沉默了兩年的他信于去年8月30日發(fā)表推文,引用了孟德斯鳩的名言:“最為黑暗殘酷的極權,莫過于法律與正義名下的長治久安?!庇蟹治鋈耸勘硎荆糯搜詿o疑是針對軍政府;他選擇此時發(fā)聲,應該是想鼓舞為泰黨和紅衫軍的士氣,堅定舊部信心,以盡量減少英拉事件對己方陣營帶來的消極影響。
而當他信的小女兒將推文截圖轉發(fā)到Instagram上時,前年駕崩的普密蓬國王的大女兒烏汶樂公主發(fā)表評論:“我同意?。?!加油?!眰€中深意,發(fā)人聯想,令人玩味。endprint
泰國政壇反他信的民主黨,最近活動明顯增多。英拉出走后,民主黨黨魁、前總理阿披實立刻對此事開展民調,并將民調結果向公眾宣布。以“黃衫軍”領袖聞名的素貼表示,盡管英拉已經“溜走”,但他信一定還會通過其他代理人操控泰國內政。而根據民主黨一位議員在參加電視節(jié)目時的表態(tài),阿披實將繼續(xù)擔任民主黨黨魁,民主黨有信心在接下來的大選中取勝。
政治文化獨具一格
英拉是否已經離開泰國,究竟身在何方,目前仍是一團迷霧。不過,透過“英拉事件”,我們可以發(fā)現泰國政治文化獨具個性。
有一位泰國學者說:“從根本上說,泰國文化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即宗教?!碧﹪且粋€佛教國家,在佛教文化熏陶下,泰人性格較為平和、寬容,喜好安逸,不喜爭斗,習慣“妥協(xié)”。例如,最近軍政府反復被媒體問及有無與他信集團“揭成”,盡管政府矢口否認,但是深知內情的專家表示,“揭成”是泰國用于解決政治問題的私下溝通解決方式,很多政府重大決策背后都需要幾番“揭成”方可。
“庇護制”也是泰國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這種制度始于素可泰時期“君父同倫,家國同構”的家長式統(tǒng)治模式,強調權利與義務的平衡。被庇護者須向庇護者效忠,而后者則應向前者提供保護??梢哉f,這種文化在泰國幾百年盛行不衰,是維系政治生態(tài)穩(wěn)定的重要方式。
英拉之所以能順利“逃走”,據說與一位受恩于他信家族的警官——努伊警長密切相關。努伊是警察尉官學校第49屆畢業(yè)生,起初從事邊境巡邏,其后從事重要人士保衛(wèi)工作;之后,被擢升進入時任總理他信的警衛(wèi)隊。從此,努伊的命運便與他信家族密切關聯。2008年,努伊一度被謫遷至泰南某基層警署,但在隨后的大選中,他信集團的泰國力量黨贏得大選,努伊苦盡甘來,重返權力中心,負責他信家族的安全保衛(wèi),其后一直追隨在英拉左右。認可“庇護制”文化的泰國人普遍相信,他信、英拉為努伊提供庇護,努伊對他信家族效忠,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協(xié)助英拉離開泰國。
此外,“軍政商交融”也是泰國政治一大特色。泰國自1932年君主立憲后,起初官僚政體保持相對穩(wěn)定,商界與軍政界保持一定距離,但隨著國家角色的變化和經濟政治形勢的發(fā)展,軍、政、商逐步融合,形成一張巨大而盤根錯節(jié)的人際關系與商業(yè)利益網絡。不久前,泰國著名媒體《經理報》刊載了一篇文章,將他信家族與現任軍政府的頭頭腦腦們的關系來了一個大起底,認為其實他信家族與現任軍政府之間是盟友關系,英拉之所以如此順利離境,軍政府“功不可沒”。而這兩個集團在未來的大選中會攜手合作,最終形成一個“西素萬集團”,即“西那瓦”與“翁素萬”(巴威副總理的姓氏)的合體。此觀點在筆者看來,有些牽強附會,但是軍政商三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確是事實。
“英拉事件”未來會如何發(fā)展,這一切我們都無法預料。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種文化的形成有其獨特的土壤,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管未來形勢如何變化,“獨具一格”的泰國政治文化會依然如故。所謂的大選,不過是各利益集團之間的又一次利益“揭成”罷了。
(摘自《南風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