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紹雅
“這個男明星叫什么來著?”他不是演了很多古裝劇嗎?叫什么來著?”生活中常常發(fā)生這樣的事:我們對眼前人的各種信息都非常清楚,唯獨想不起來他的名字??傆洸蛔e人姓名,與大腦的記憶特征脫不了關(guān)系。
有背誦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當一堆無意義的字符堆積到一起,背誦起來會特別困難。而那種有圖畫、聲音,色彩艷麗、符合邏輯的資料更容易理解和背誦。相對于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外表特征,姓名是最無意義的字符,自然容易被忘記。根據(jù)大腦的這個記憶特點,如何快速讓大家記住你的名字或者記住別人的名字呢?在做介紹的時候,我們可以將無意義的名字變成有意義、有邏輯的故事,或?qū)⑦@個無意義名字與熟悉的事物、強烈的情緒相連接。
除了名字是無意義的信息,名字難以被記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依次失真效應(yīng)”。當我們進入一個陌生環(huán)境,被人介紹或聽別人介紹時,大腦高度關(guān)注的是如何進行下面的行動,或者琢磨剛才的話語、舉動有沒有失禮,根本沒有精力記住新名字。這時,自我介紹的順序就尤其重要了。
大腦的記憶有一個特點,如果你一口氣接觸很多信息,記憶系統(tǒng)就會傾向記住你所聽到的第一個信息以及最后一個信息,中間的信息往往會被忽略。這兩種現(xiàn)象分別稱為“首因效應(yīng)”和“近因效應(yīng)”。所以,當你向別人介紹自己時,如果先說名字,最后再重復(fù)一下名字,那你被記住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同樣地,記住他人名字,反復(fù)默念、重復(fù),可以加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