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雪,徐 鵬,郭家娟
(1.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長春 130117; 2.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長春 130021)
王鳳儀(1864-1937)[1],字樹桐,天性淳厚良善,家貧不曾讀書,篤行忠、孝,聽大善士宣講善書,悔悟自己的過錯,使身患12年的瘡癆豁然痊愈。父親去世,王鳳儀守墓中洞悉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人,救人無數,創(chuàng)造了古今罕見之奇跡。性理療病是一種寶貴的民間醫(yī)學治療理論,它發(fā)揚對心身疾病診療的特色和優(yōu)勢,內容新穎豐富,強調性心身的完全統(tǒng)一,重視轉境與化性以及性格撥陰轉陽的重要性,形成了獨特的醫(yī)學理論體系。在轉境和化性上該思想對《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的“治未病”理論進行了全新的闡述,強調“心、身、意、志”的轉化與“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其在形式上與儒釋道哲學相似,在內容上又暗合中醫(yī)理論,尤其對《內經》的治未病思想進行了豐富與補充,從而達到防病于未然、天人合一之境。
性理療病又稱講病、勸病,講如何不生病,勸病人如何好病。性指天性,理是道理、規(guī)律。性理療病是遵循自然規(guī)律來分析致病的內在因素,通過明白病因來修養(yǎng)內心和修正自己的行為。通過講病,使患者知道自己患病的心結,認識到自己的過錯,真正悔過,使內心受到震動。性理療病旨在教人轉境和化性,從而達到“致虛極,守靜篤”[2]的精神境界,使人們天性圓滿,三界合一,與天命相合?!鹅`樞·口問》:“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毙哪司髦?,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思想從心而發(fā),修的是自己的心,轉境與化性的“性”,是指深層次的心。
性分為天性、稟性、習性三部分。天性是人的本性,與生俱來,眾人如一,純陽無陰,至善無惡[3],可謂之道,即“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4]。稟性乃稟賦所來,稟性純陰,惡而不善;習性乃后天的習氣、習慣,隨所處環(huán)境不同而有所差異,或善或惡而不定。三性之中天性與生俱有;稟性堅固不移,所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即言此性;習性有善有惡[5],然而惡習易染,善習難成。故王鳳儀的“六字真言”:去習性,化稟(恨、怨、惱、怒、煩)性?!靶浴笔且环N狀態(tài),如同湖面,物來則映,物去成空,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也就是其所言“不動性”,亦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疤竦敝柑煨缘矗膽B(tài)平和寧靜,外不受物欲誘惑,內不存情慮激擾,物我兩忘,使天性自然流露?,F代人多數認為養(yǎng)生就是保養(yǎng)身體,其實真正的養(yǎng)生是指養(yǎng)命與養(yǎng)性,心性的修養(yǎng)更重于身體的保養(yǎng)[6]。
三命是指天命、宿命、陰命。天命就是天道,知識、能力、錢財都是宿命,稟性(恨、怨、惱、怒、煩)都是陰命。順應天道,也就是長天命,那么宿命里的知識、財富自然而來,如孟子所說:“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3]”好動稟性(動性)消天命,好生怨氣消宿命,所以要“止宿命,了(liao)陰命,長天命”。知道三命之間如何轉化,則掌握了天道的規(guī)律,那么就達到了天人相應之境。現今的人只知用陰命,重宿命,不知道長天命,故不能與天道和。順應自然規(guī)律,順應天道,才是治未病的最高境界?!端貑枴に臅r調神大論》指出:“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反之“逆之則災害生”,違背四時、晝夜陰陽變化規(guī)律,輕則不適致病,重則夭折短命。
命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也就立住了天命。本分也就是人的本位,即自己的位置,找準自己的位置,做事不出本位,說話、思想亦不出本位,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人要明天理、達天時,按天理去行事,人常說“眾人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個“眾人”就是天理,這樣去做事就是順應自然規(guī)律,才算本立,正所謂本立而道生。性存天理才能知性,知性的人才知天道。性、命合一,素位而行,即“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2],才能與道合。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p>
三界生育人,天賦予人的性,地賦予人的命,父母賦予人的身體。稟性、私欲和不良嗜好能夠擾亂三界的平靜,要想三界太平需要做到性存天理且要柔和,心存道理且要平和,身盡情理要矮和,身體要能夠低下去,人無論何時都要謙恭,只有把自己放在最低的時候,一切才是最和諧的。天性柔和且遵循天理去想去做,心里平和且存有“道”,也就是“自然規(guī)律”,身體要依循情理去做事,三界就像水一樣能“和”(諧)能(包)“容”能處于低位,性心身三界的合一,能夠使人健康長壽,卻病延年。
性是福星,心是祿星,身是壽星。過分的吃喝會折福,說話傷人會減祿,穿戴過分則會損壽。人須時時自省,修心正身。人常說:“混元一氣化三清”,王鳳儀認為一個人正是“混元一氣”,性中沒有脾氣是性清,心里沒有私欲是心清,身體沒有不良嗜好是身清,三界清了才算“化三清”。化凈稟性,不存私欲,改掉不良嗜好,三界合一,天人相應。
四大界包括志、意、心、身,身界人只知為自己的利益打算,橫不講理,見著東西就想占為己有,橫取豪奪,占不到便宜就生氣打架,就像冬天蕭條破壞;心界人貪得無厭不知足,好用機謀巧算,就像秋天肅殺自私;意界人心無一物,無憂知足常樂,就像夏天包容涵養(yǎng),使萬物滋生繁茂,具有成人之美的品質;志界人沒有意見,隨遇而安,就像春天,像大地,承載萬物而不邀功,承受唾罵而不怒。
君子有過則求己,向內反省并不怨人,能夠正心修身。而小人有錯誤向外推,不知自省。身界人不認為自己有過錯,聞過則怒,終身不改;心界人好面子,知道自己錯了也不悔改,聞過則飾,諱談過錯,知而不改;意界人如果知道自己錯了定會虛心接受,聞過則喜,有過能改;志界人聞過則拜,心里感恩,真心認錯,從內心里懺悔。人要把四大界分清楚,知道自己是四大界中的哪類人,就能夠大則成賢做圣,小則預防疾病,所以人要學會轉移境界。
性理療病要求人們做到化性、立命、三界合一與轉境,這樣才能夠修身正心,天人合一。
中醫(yī)理論認為情志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并且把這種關系貫徹于防病、治病和養(yǎng)生的全過程?!秲冉洝穼iT從身心生理角度提出了通過調節(jié)情志防病治病的情志療法,如情志相克法、順情從欲法等。
心身疾病是一種生理上的軀體疾病,不同于神經癥?,F代研究證實[7],心理、社會因素作為一種應激,可以使機體產生一系列改變,應激反應的發(fā)生常與社會因素(外因)、性格(內因)因素有關。《靈樞·通天》中“陰陽平和之人……血脈調?!鞭D化性格中的五行陰暗面,調節(jié)稟賦則不會出現病理狀態(tài)。治療方法除精神療法外,像導引吐納等方法靜心養(yǎng)性、調神以及在工作生活中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都有防病養(yǎng)生的作用。
性理療病、中醫(yī)學、心身醫(yī)學三個領域關于“治未病”的方法大同小異,都是需要自身或是做到化性立命、三界合一與轉境,或是調節(jié)情志,或是轉化性格、調節(jié)稟賦,三者都著重于調心、調神、調息,從而調整、協(xié)調和改善身心機能,可防病于未然。
洞徹性理療病能夠使人修身養(yǎng)性,正心自悟。預防疾病需從心入手,學會轉境與化性、立命和與道合,進而達到“圣人無名”的境界。性理療病使人們重塑人生觀、價值觀,希望大家爭做意界人、志界人,并具有成人之美、知足常樂的品質,以此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大量的醫(yī)療資源,亦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與國家和世界的和諧,國治則天下平,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上醫(yī)治國”[8]之法?!洞髮W》對此有具體的闡述:“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