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qū)南雁小學 郭烈勇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耍囵B(yǎng)學生的上課學習興趣,是小學體育課當中的最佳教學途徑。如我校田徑課中三年級50名學生,其中喜歡跑步的有28人,占56%;跳遠有14人,占28%;投擲有8人,占18%。雖然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但是對跳遠課不太喜歡,原因是對跳遠不感興趣,不利于身心的發(fā)展,為此,我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教學情趣為核心、游戲教學為導入點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體育教學,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由于絕大部分小學生對教材中的球類練習項目非常感興趣,而對田徑類中的跳遠項目認為單調(diào)枯燥無味而不感興趣,從而完成不了教材學習內(nèi)容,針對這些現(xiàn)象,要以具體情節(jié)和活潑的形式作為誘發(fā)學生上課興趣的引線,使學生樂于接受學習。
采用故事情景使學生感受樂趣,愉悅身心,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在教小學田徑項目跳遠時,先練習立定跳遠,為了讓學生更主動、更積極地參與活動,我運用了“龜兔賽跑”故事,老師提問學生:“同學們,烏龜與兔比賽跑步,誰跑得快?”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當然是兔子跑得快!”老師說:“那你們聽完這個故事再決定吧!”當我講完《龜兔賽跑》這個故事之后,學生終于明白:學習不要等待時間,人不論高矮,只要勤奮好學,勝利的碩果一定屬于自己。教師借助這個故事告訴同學們:學習跳遠,別說你身材很高大,如果你不努力訓練,對技術(shù)掌握不好,同樣也跳不過身材矮小的同學。同學們聽了之后,誰也不甘落后,學著各種自己想象的動作,歡快地活動起來,你追我趕,練習氣氛更加濃厚了。
游戲本身具有一定的情節(jié)、形象、角色和競爭機制等特點,利用游戲的這些因素對教材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便能使教學任務在兒童逞強好勝的心理驅(qū)使下順利完成。如教小學跳遠時,初學者采用了模仿各種動物,如青蛙跳、兔子跳、鴨子跳等方式,老師先讓同學思考:哪一種動物的跳法與立定跳遠的動作相似?那么你們能不能像青蛙和兔子跳一跳呢?于是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模仿各種動物的跳法,這樣,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在忘情的練習中有效地提高了動作質(zhì)量,即使反復練習多次,學生也會樂此不疲,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生興趣產(chǎn)生快,消失也快,所以,在教學中除了使學生保持對教學內(nèi)容的持久興趣外,還要充分利用各種誘導手段,把動作技術(shù)由難到易展示出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覺參與學習,使學生易學樂學,學得會、記得牢。
動畫片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動畫片也可以影響到學生的第一感官,能對動作初步認識,動作簡單易學。如:在教跳遠騰空動作時,要形成蹲踞式姿勢,只要一按鼠標,動畫就出現(xiàn)做騰空動作,動作好的,它就自然發(fā)出“非常棒”“成功”“好”等語言,出現(xiàn)空中動作完成不了的,就出現(xiàn)“別緊張” “繼續(xù)努力”等,學生看完之后,人人都展示自己的動作,這樣的教學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的運動技術(shù)水平。
小學生對體育興趣是從模仿開始的,并在愉快的體育運動中加深和發(fā)展的。因此,首先從模仿動作開始,如:教“蹲踞式跳遠”模仿青蛙跳和兔子跳,誘導學生向前向上跳作為立定跳遠的基本用力方法和下肢力量手段。學生在練習中,不斷探討動物中的青蛙跳的動作過程,并進行反復思考、領(lǐng)悟,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練習興趣,又提高了技術(shù)的認識。
小學生空間知覺能力差,因為自信心是能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有了信心,才能找到目標,想辦法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如:在教“蹲踞式跳遠”時,我設(shè)了三個標志,第一標志是起跑;第二標志是踏跳板;第三標志是落地標志。根據(jù)個人特點調(diào)節(jié)標志,讓學生消除心理障礙,矮小的助跑距離短點,提高助跑速度;踏跳標志踏跳區(qū)范圍大點,讓學生踏跳準確性高:第三標志放在適當遠度,讓學生有目標、自信心大,消除自己跳不到標志線的心理障礙。標志設(shè)定分為A、B、C三個等級,超A標志的為一組,超B標志的為一組,超C標志的為一組,把學生分組進行練習,可以升級練習,原來是B組的,第二輪達到A,就可進入A組練習,以此類推,抽查50人測試:結(jié)果A級26人,占52%;B級18人,占有36%;C級6人,占12%。從這個測試結(jié)果來分析,采用激勵目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信心,也提高了學生技能掌握和運動成績,從而讓學生在活動中自覺地學會跳遠技術(shù)。
組織競賽,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我上跳遠課時,先進行夾球立定跳遠接力比賽來激發(fā)學生練習積極性,提高動作技術(shù)。首先以各小組為單位,分男女混合、師生混合等教學比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臺,將所學的技術(shù)用于賽場上,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在激烈的比賽中,學生能不畏強手,敢于拼搏,發(fā)揮團隊精神,每一次立定跳遠交接成功時,都會讓學生興奮不已,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成就感,最后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到練習跳遠中。
在教學中,我常常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消除心理障礙,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更廣闊的空間,具有廣泛的實用性。讓學生在活動中自覺地學習,使他們學中樂、樂中學,大大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成長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李洪彬.體育教學[M],2006(108).
[2]從林.田徑[M].北京:北京中國體育報業(yè)總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