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秀宇
VR技術憑借其沉浸性、交互性、構想性等特征和優(yōu)勢,突破了人們傳統(tǒng)的感知范圍,引領人們逐步進入虛擬現實世界,廣受用戶喜愛。近些年,VR在各領域被廣泛嘗試和使用,如VR+新聞、VR+電影、VR+教育、VR+游戲、VR+展覽等。在VR產品中,用戶只需佩戴VR設備,就能進入VR創(chuàng)作的虛擬空間之中。正因如此,VR技術在紀錄片領域也逐漸得到重視。憑借沉浸式、現場感的獨特優(yōu)勢,VR為觀看紀錄片提供了更為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進一步彰顯了紀錄片追求真實、反映真實的初衷。VR技術正對紀錄片制作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值得關注。
VR技術是“虛擬現實”技術的英文簡稱,又稱“靈境技術”。VR技術能夠帶來視覺、觸覺等多重感應,并把用戶帶入三維虛擬環(huán)境中,形成人與內容的交互。VR技術的這一特征,符合紀錄片制作、傳播的目的,因此很快進入了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視野,得到廣泛運用。
從虛擬影像到VR技術。對以紀實為主的紀錄片而言,創(chuàng)作者們一直在探索多元化手法。早在VR技術進入紀錄片之前,虛擬影像已成為紀錄片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甚至從紀錄片誕生之日起就已存在。《北方的納努克》這部公認的世界第一部紀錄片就運用了搬演手法,其本質也是一種虛擬影像。
而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各種虛擬技術涌現,紀錄片中的虛擬影像也越來越多。美國探索頻道制作的節(jié)目,以搬演或模擬為方法,運用擬人化敘述,使得觀眾在觀看紀錄片時能夠擁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數字技術發(fā)展后,一些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又開始通過數字虛擬影像再現一些無法重現的場景,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紀錄片中現場感缺失的遺憾。VR技術可以說是傳統(tǒng)虛擬影像技術的升級版,不僅在于虛擬本身,更在于其能夠使觀眾有一種“我在現場”的感覺。這符合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追求,固然能引起廣泛重視。
“VR紀錄片”的出現與發(fā)展。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VR紀錄片”是2012年的《饑餓的洛杉磯》。這是一部向人們展示關于洛杉磯人面臨食物問題的VR紀錄片。觀眾佩戴VR設備之后,猶如置身洛杉磯街頭,可目睹各種凄慘景象。這部影像播出后,取得了極好的傳播效果,用戶在觀看時與影片中的人物產生共鳴,有的甚至在觀看時顫抖、哭泣。
此后,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探索VR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財新傳媒于2015年9月發(fā)布了中國第一部VR紀錄片《山村里的幼兒園》,展示了與留守兒童、外出務工的父母及志愿教師等相關場景,讓人們感受深刻。2015年11月,《紐約時報》向用戶發(fā)放了專業(yè)VR觀看設備,讀者通過設備可看到報社制作的關于難民危機的VR紀錄片。與此同時,也出現大量專業(yè)的影像實驗室和獨立制作人。美國的動畫及虛擬現實工作室Reel FX,英國“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wèi)·愛登堡等。因為VR紀錄片對技術和創(chuàng)造性要求較高,這些實驗室和獨立制作人往往能夠發(fā)揮VR紀錄片領域的獨特作用。
VR技術的出現給紀錄片發(fā)展帶來了諸多影響,從紀錄片敘事模式的改變,到紀錄片的用戶體驗提高,再到新的紀錄片表現形態(tài),VR對紀錄片行業(yè)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有研究指出,VR虛擬現實技術的出現,給紀錄片創(chuàng)作和傳播帶來了新的機遇,使得傳統(tǒng)紀錄片中的“真實”更容易得到體驗,觀眾也能更加沉浸于真實的紀錄片影像之中。
改變紀錄片的敘事方式。傳統(tǒng)紀錄片的敘事,大多是在影視文學腳本基礎上起來的,并按照電視敘事的方式開展。這種敘事方式,歸根到底是由創(chuàng)作者的思維、媒介技術及其媒體傳播方式決定的,是線性的敘事方式。在傳統(tǒng)媒介技術及媒體環(huán)境下,這種線性敘事方式占據著主流位置,但其弊端是無法讓觀眾有切身感受,只能依據文學手法引起觀眾共鳴。
VR技術的運用被業(yè)內人士視為是一場人機交互方式的革命。這不僅體現在人們借助VR技術實現由二維界面到三維空間的交互,也體現在觀眾心理上的交互,可以實現人與內容的交互感知。
可以說,在VR技術影響下,傳統(tǒng)的“線性敘事”已過渡到了“互動式敘事”。因為這種技術決定的交互模式,必然要求紀錄片在創(chuàng)作中要有互動式的敘事。有研究指出,這種互動式敘事,與傳統(tǒng)線性敘事不同,其突破了“畫框”的概念,實現在360度的空間里展開敘事。也正是在這種敘事模式下,紀錄片的“第一視角愈發(fā)重要”,創(chuàng)作者要善于“引導受眾去聆聽、去觀看、去感受”。
提高紀錄片的用戶體驗。與傳統(tǒng)紀錄片拍攝及制作方式相比,VR紀錄片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可以給觀眾提供完全沉浸式的體驗,觀眾在觀看紀錄片時可以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沉浸于紀錄片的故事情節(jié)與環(huán)境之中,且可以全方位感知周圍的人物和場景。《最美中國》《山村里的幼兒園》等,都運用了VR技術,在VR攝影機鏡頭推進中,全景地圖、超清畫面等呈現給觀眾,并把觀眾與故事、畫面有機地融為一體。不僅如此,在VR紀錄片中,觀眾也從傳統(tǒng)的“感受真實”過渡到參與建構。傳統(tǒng)紀錄片的事實,都是由創(chuàng)作者提供的,觀眾只能在觀看中感受,而VR紀錄片中,觀眾通過身臨其境的體驗,可以通過自身感受建構出全新的事實或故事。
催生紀錄片新的表現形態(tài)。傳統(tǒng)紀錄片一般時長較長,較少考慮觀眾對時長的感受,而是以完整表達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和想法為目的。由于VR自身技術所限,時間過長會導致鏡頭切換麻煩。且長時間觀看VR紀錄片中360度廣角效果,會出現暈眩感而導致用戶體驗降低,甚至會造成虛擬與現實的混淆。因此,VR紀錄片更多的是微紀錄片。
從VR紀錄片發(fā)展現狀來看,現有VR紀錄片正是以微紀錄的表現形態(tài)為主。一般VR紀錄片時長基本控制在20分鐘以內,嚴格遵循VR觀看體驗和傳播規(guī)律。與此同時,VR紀錄片的內容選擇也發(fā)生了變化,主要集中于生態(tài)、風景、新聞等容易還原現場,需要用戶體驗的事件場景中。這種新的表現形態(tài)及其帶來的內容選擇變化,反映出VR對紀錄片影響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重視技術在紀錄片發(fā)展中的創(chuàng)新作用。VR所提供的全景模擬模式,充分延伸了紀錄片在時間、空間上的創(chuàng)作面,使紀錄片擁有了更多施展機會,特別是對記錄那些可能消失或可能發(fā)生巨大的變化的人、事、文來說,如珍稀動物、傳統(tǒng)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把VR與時代的變遷結合起來,記錄時代印記,可以為文化傳承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是要及時跟進新媒介技術,創(chuàng)新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方式。紀錄片從誕生之日起,始終沒有離開過技術的推動。當前,3D動畫、三維全景攝影、影像合成等各種數字技術和VR、AR、H5等新技術快速發(fā)展,給創(chuàng)新紀錄片創(chuàng)作提供了廣闊空間,應及時跟進這些技術的發(fā)展。
二是充分運用新媒介技術,創(chuàng)新紀錄片的視聽語言。紀錄片從某種程度上看,是一種視聽盛宴,通過視聽感覺觸發(fā)情感認同。因此,對紀錄片而言,視聽語言至關重要。VR、動畫及影視技術的發(fā)展,為紀錄片視聽語言創(chuàng)新提供兩個新的機遇。特別是對VR紀錄片而言,其360度自由變換的敘事,更需要注重對視聽語言的創(chuàng)新。
三是要重視新媒介技術的傳播作用,創(chuàng)新紀錄片傳播方式。在眾多的新技術中,有的可運用于紀錄片創(chuàng)作,有的則適應運用于紀錄片傳播。隨著微博、微信、微視頻、H5的發(fā)展,紀錄片傳播不再像以往那樣,必須借助影視,而是有了更為便捷的大眾的傳播渠道。作為試圖影響人們情感而引發(fā)共鳴的紀錄片,應該更加重視傳播及最終效果,充分利用新傳播技術。
把握好“現實真實”和“虛擬真實”的關系。VR紀錄片最大的特點莫過于鮮明的“虛擬現實”特征。VR技術運用對紀錄片的“紀實”性產生了巨大影響,彌補了傳統(tǒng)紀錄片“紀實”的不足,特別是對于無法拍攝現場的歷史事件而言,可以為觀眾構建更為真實的歷史場景。但是,無論新技術如何運用,VR紀錄片的“紀實”本質不能放棄。要避免為了片面追求刺激,博取眼球,過度運用VR而對紀錄片的真實性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在發(fā)展VR紀錄片時,應高度重視并把握好“現實真實”與“虛擬真實”的關系,不能舍本逐末。
重視紀錄片的“人文關懷”使命。紀錄片的意義在于,在司空見慣的歷史中,去尋找與揭示事實,展現事實,并且豐富人們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生活。在紀錄片中,“人文關懷”歷來是業(yè)內高度重視的精神追求。VR紀錄片可以使人們體驗到現實社會所不能體驗的經歷或情感,搭建起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溝通橋梁,有助于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但從根本來說,無論技術變化有多大,紀錄片創(chuàng)作應聚焦于社會責任、強調人文事物的關懷,真正從內容上打動人心。對此,有學者指出,“成功運用VR技術或許只能算是一部VR紀錄片基本合格的入場券,而評判VR紀錄片是否優(yōu)秀,‘內容為王’終究是關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