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金塔縣幼兒園 杜秀琴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為保證孩子們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他們的防護意識,我在班級開展了“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教育活動。
案例1.今天的安全課我請了財務室的小李來扮演“陌生人”?;顒觿傞_始,小李敲門進來,她對萬萬小朋友說:“你媽媽讓我來接你去胡楊林玩,快穿衣服去?!比f萬小朋友高興得跳起來抱起自己的衣服就開始穿。我問她:“你認識這個阿姨嗎”?她眼神茫然地看了小李半天搖搖頭。我又問:“你不認識怎么就跟這個阿姨走呢?”這時,我轉頭問班里的小朋友:“你們愿意讓這個不認識、不熟悉的阿姨接萬萬走嗎?”小朋友異口同聲說“不愿意!”軒軒小朋友甚至拉住萬萬的手不讓她走。這時萬萬哭著說:“可是我媽媽在胡楊林等我??!”我接著問其他小朋友:“這個陌生的阿姨如果接你們,你們跟著走嗎?”大家異口同聲說“不走!”聽到這里,我適時的告訴大家:這個阿姨是我請來的“陌生人”,就是想看看大家會不會跟陌生人走。請小朋友們記?。簨寢屢菦]時間接你,她一定會找一個你認識的家人或者很熟悉的朋友來接你,不會讓一個陌生人來接你。接下來我又通過幾個假設案例讓孩子們明白:陌生人給吃的我不要、陌生人帶我走我不去、陌生人送禮物我不要、陌生人來敲門我不開等安全常識。
案例分析:
幼兒沒有社會經(jīng)驗,安全意識薄弱,不懂得保護自己,在誘惑面前不知道自己正身處險境,這正是人販子“偷”孩子的基礎。因此,創(chuàng)設接近生活的情景來試探幼兒的反應,讓幼兒思考、討論,使幼兒能真正認識到:不能跟陌生人走。知識的深化離不開經(jīng)驗的積累,創(chuàng)設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情景,可以促使幼兒的認知得以提升,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懂得不跟陌生人走,提高自我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案例2.在另一個班級開展安全活動時,我剛告訴小朋友今天的安全課是“不跟陌生人走”,一個孩子就舉手說:“杜老師,我們老師講過這個了!”我說:“哦,那我就考考大家,什么是陌生人?”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回答“就是小偷”“陌生人就是壞人”“就是偷東西的賊”……“就是不認識的人”——總算有人說到點子上了。這時,財務室的小李敲門進來問:“哪個是政政小朋友?你爸爸在校門口等你,讓我接你出去。”政政高興地跑過來跟著就往外走……這時,班上的小朋友都大聲叫著“不能走,快回來!”——政政小朋友這才反應過來,趕緊回到自己座位上。這時,我告訴小朋友,這個阿姨是我請來扮演陌生人的。然后問大家:你們覺得陌生人真的會帶你見爸爸媽媽,會送你回家嗎?”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什么答案都有。接下來的活動在一個個假設案例中加深了安全意識: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不收陌生人的禮物等。
案例分析:
這節(jié)活動,我摒棄了以往的說教方式,選擇接近幼兒生活的教育內容,通過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充分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啟發(fā)幼兒學會獨立思考——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由于孩子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不同,理解不一樣,因此存在差異和爭議,教師適當、及時地引導,可以啟發(fā)幼兒主動去思考,分析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吃陌生人的東西,理解其中真正的教育意義。
反思: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地認識到:孩子們的防誘拐、防騙教育仍需加強,生活經(jīng)驗能強化幼兒安全知識的接受程度,而情景模擬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