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和我國歷史文化關聯特別大的便是語文學科,學好語文,不單單能夠讓學生對我國的歷史文化有更加清楚的認識,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自身素養(yǎng)。但是,事實證明,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依舊存在很多的問題。文章根據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
寫作能力屬于一種書面形式的表達能力,它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水平與生活的點滴累積。就小學生來說,作文是學生思想能力與文字表達水平的完整展現,是字、詞、句、篇的結合訓練。是語文層次的檢測一種檢測方式。寫作在小學生看來是一種十分無趣的事情,他們剛剛褪下幼兒稚嫩的外衣,愛玩的天性占據著整個內心。沒有生活的沉淀,觀察事物只是停駐在外表,固然不知道怎樣落筆。何況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新型的事物,是從動到靜,由表及里的改變,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還應該從興趣開始。
一、 小學生寫作困難的因素
“寫作困難”幾乎變成了每一個小學生的困擾,這當中不乏就是這幾點:(1)頭腦當中沒有素材可以寫,當老師安排題目以后,會因為沒有內容寫而愁眉不展,幾經波折,思考過后,發(fā)現素材就在自己身邊欣喜若狂,之后就會陷入第二個困擾;(2)不知道怎么寫,因此,“流水賬式”的作文頻繁出現,但是自我感覺良好;(3)寫得不詳細、不生動,不懂得取舍素材,語言空泛。有一些同學是很仔細地對待作文的,可是因為平常疏于積累與練習,促使雖認真寫作文,可是效果不盡人意,最后還無法獲得老師的夸贊。另外有一些學生對作文沒什么興趣,只會應付,天馬行空、閉門造車。由于作業(yè)是被動的,可是老師安排的任務又不能不去做。寫完以后就能夠盡情地玩耍了,被父母問到的時候,也能夠理直氣壯地回答。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
(一) 嚴格選材,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基于閱讀教學的基礎規(guī)范,在現實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以課本作為媒體,落實老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溝通,并且,老師應該謹慎挑選閱讀素材,因為合適的閱讀素材有助于學生明確意識的形成,感染情懷,累計資源,學生還能夠在積累的經過當中獲得鞏固。小學語文課本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閱讀的課文,包含著每一個層面的內容,老師應該對學生開展有效地指引,讓學生們在閱讀課本當中的課文時能開發(fā)出很多寫作資源,促使學生對于人物、事物都能夠擁有更廣泛地了解,同時也為學生開展語文寫作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捷。另外,在挑選素材方面,老師應該遵守課上和課外的有效融合,從課上到課下拓展規(guī)律,才可以更好地開拓學生的學習空間和視野。
(二) 閱讀教學和寫作選題的結合
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一定包括合適并且多樣的寫作元素存在,寫作素材的挑選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直接影響?,F在,小學生在寫作方面大部分存在一些問題,文章常常出現假、大、空的描述現象,和真實生活的相關性太小,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心靈反饋。文學源自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所以,在小學語文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要引領學生建立正確的寫作觀點,讓學生們的寫作素材能夠選取自現實生活中,以此,來進行寫作,學會捕捉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運用生活中的道理開展寫作,社會是一個詳細而又生動的文學世界,自身、家庭和社會生活都能夠作為寫作的素材;比如,《跑進家來的松鼠》一課,當中對松鼠詳細的描述,在對課文進行講授的時候,老師可以做一個特意地提示,讓學生在老師的準確指引下建立起正面的素材選擇觀念,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會生活,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學會準確地挑選素材,由閱讀促進寫作。
(三) 閱讀教學和作文架構的結合
寫作注重謀篇布陣,也就是明確優(yōu)質的作文架構,讓作文的思路明確,語言通俗易懂。在作文的題目確定、素材挑選好之后,最關鍵的工作就是明確作文的架構。在小學生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弄不明白寫作的步驟,會在主題和素材準備好之后立刻動筆進行寫作,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并不考慮文章架構是否合理,這就導致跑題成了現在小學生寫作過程中常常發(fā)生的錯誤,還有部分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知道自己已經寫好的作文有問題,需要進行修改補充,于是勾畫涂改,最后把作文弄得一塌糊涂,這在考試當中是不能挽救的錯誤。事實上,把握好寫作的步驟,學會科學搭建作文的架構,這樣的事物都是能夠避開的。所以,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作文寫作步驟,在開展寫作之前要在心里或者草稿紙上有一個大概的框架,讓作文內容主次分明并且關聯在一起,表述比例恰當,完善好首尾呼應和段落跨越的處理等等,只有如此,文章的架構才可以明確,寫出來的作文才可以一氣呵成。在寫作的時候,要以作文的核心思想為參照對作文內容開展詳細的劃分,對作文中心思想表述起著推動作用的內容要開展具體的闡述,不太重要的內容就可以簡單寫,在寫作的時候,主次不能顛倒位置,不然會變成喧賓奪主的效果。而閱讀,對于學生的作文架構搭建能力的鍛煉有著直接的影響,以課本為例,通過精心選取的文章都有著優(yōu)質的文章架構,比如《鳥的天堂》一課,其核心思想就是對鳥的描寫,按照這一中心思想。作者從天空對鳥來說多角度的意義進行了詳細的表達,讓讀者能夠好像親身經歷了一樣,引起讀者的共鳴。
三、 結束語
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生活就好像源泉,文章就好像溪水,泉水豐盛但是不枯竭,溪水固然流淌不停?!彼@一番話深度揭露了作文與生活的緊密關聯。作文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呈現,寫作能力的高低,在平常的生活當中的運用是無處不在的,因此,從小就培育其寫作能力是十分有用的。最直接的影響是高考,決定人生方向的關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作文實現“樂之”的癡迷狀態(tài),其他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實際說明,小學生也能夠寫好作文,只要認真用心地不斷填入新鮮的血液,他們能夠開辟出一片絢麗多彩的新天地。培育寫作興趣是開啟寫作道路的第一步,它與發(fā)展興趣相互依靠著,同存與發(fā)展,推動著學生長久以往的寫作興趣,兩者缺一不能。
參考文獻:
[1]耿紅衛(wèi),張麗娟.中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理性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11(2):113-115.
[2]邸珍玉.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3(2):88-92.
作者簡介:
朱麗瓊,江西省瑞金市,江西省瑞金市井岡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