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彥 馬雄豐 劉建林
摘要:公共機構節(jié)能是國家節(jié)能減排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向。文章認為《評價標準》考核面太廣,考核項目過細;各評價項分值無明顯差異,導致創(chuàng)建工作無重點抓手。文章對部分評價項目“能源計量”、“用水計量”、“能源審計”、“供暖系統(tǒng)”等條文提出了不同意見。
Abstrac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public institutions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country'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work.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is too broad and the items are too detail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of each evaluation item, resulting in no focus on the crea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different opinions on some articles of evaluation projects, such as "energy measurement", "water measurement", "energy audit" and "heating system".
關鍵詞: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評價;標準
Key words: economical;public institutions;evaluation;standard
中圖分類號:TU111.19+5?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35-0245-02
0? 引言
為進一步推進公共機構節(jié)能工作,2017年,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2017-2018年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chuàng)建和能效領跑者遴選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7-2018年間,再創(chuàng)建1500家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遴選出200家能效領跑者。
為統(tǒng)一評價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以下稱“示范單位”)的創(chuàng)建工作,在2013版《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評價標準》的基礎上,國家制定了新的評價標準——《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及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評價標準》。
在創(chuàng)建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過程中,筆者對《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及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評價標準》(以下稱《評價標準》)有了一些見解,并提出一些建議,為公共機構節(jié)能工作提供參考。
1? 標準介紹
《評價標準》中,示范單位評價體系包括基礎評價、特性評價和附加評價3個部分,總計110分?;A評價部分合計90分,包括節(jié)約能源資源目標完成情況、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管理制度與實施、建筑及設備系統(tǒng)節(jié)能、節(jié)約用水和綠色消費6個單元;特性評價部分分為國家機關、學校、醫(yī)院、場館4類,各10分;附加評價部分10分[1]。
從申請“示范單位”到評價驗收,公共機構利用1年時間從以上3部分開展創(chuàng)建工作。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的評價總得分應當≥85分[1]。
《評價標準》涵蓋了公共機構的管理制度建設、建筑及設備控制、辦公及車輛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共有約40個項目,其中,基礎評價部分27個,附加評價部分8個,特性評價部分不同類型建筑評價項目不等,為4~6個,詳見表1。
筆者認為《評價標準》的考核面太廣,考核項目過細,較2013版《評價標準》增加了10個考核項目,而總分數(shù)不變。除了結果控制項目(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的分值較高外,其它過程控制項目分值均較低,最大分值4分,最小分值1分,平均2.16分。各評價項分值無明顯差異,導致創(chuàng)建工作無重點抓手。
2? “能源計量”應列為控制項
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的創(chuàng)建可按照“組織機構建設→能源計量→能源審計→對應改造→管理節(jié)能→指標考核”的路線進行[2],見圖1。其中水、電、氣、熱的計量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沒有計量,無從改善[3]!
《公共機構節(jié)能條例》第十四條指出:公共機構應當實行能源消費計量制度,區(qū)分用能種類、用能系統(tǒng)實行能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并對能源消耗狀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xiàn)、糾正用能浪費現(xiàn)象。
國家也出臺了技術標準《公共機構能源資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要求》GB/T 29149-2012用于指導公共機構配備計量器具。
而《評價標準》“3.3能源計量”的分值為3分,“4.2.2熱源配備節(jié)能調控和計量裝置”0.5分,“5.2用水計量”1分,對于節(jié)約型機構創(chuàng)建,實屬于可有可無的分值;而目前很多公共機構與其家屬院、招待所的電、水計量沒有分開,很多村屬學校、辦公樓免費用水用電,很多單位無水費電費臺賬,這類能源資源消耗底數(shù)不清、臺賬不明的單位,怎么開展節(jié)能管理工作,更何談節(jié)約型機構創(chuàng)建。
筆者認為水、電、氣、熱的計量應調整為控制項指標。
3? 第3.5條“能源審計”分值過低
《公共機構節(jié)能條例》第二十二條:公共機構應當按照規(guī)定進行能源審計,對本單位用能系統(tǒng)、設備的運行及使用能源情況進行技術和經(jīng)濟性評價,根據(jù)審計結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條例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了能源審計的具體內容。
《公共機構能源審計技術導則》GB/T 31342-2014定義:公共機構能源審計是指依據(jù)國家有關的節(jié)能法規(guī)和標準,對公共機構能源資源利用狀況進行的檢驗、核查和分析評價。
由表1可知,《評價標準》“3.5能源審計”的分值為2分,筆者認為分值過低,應調整為控制項。為了2分,公共機構怎會花費幾萬塊錢找第三方機構來做能源審計。
公共機構節(jié)能工作比較復雜,急需開展能源審計。首先,公共機構耗能設備種類多、數(shù)量多,如電梯、生活水泵、消防水泵、燈具、電腦、打印機、電熱水器、空調、空氣凈化器等等;其次,設備歸屬部門不統(tǒng)一,有的單位辦公室人員或后勤人員對用能設備未建立臺賬,造成底數(shù)不清,怎么談設備的節(jié)能途徑和節(jié)能潛力;再者,公共機構編制緊缺,基本無“專職能管員”職務,辦公室職員公務繁忙,根本無精力涉足節(jié)能工作,后勤人員對能源資源管理知識的儲備少,需要專業(yè)的能源審計人員對公共機構進行能耗普查、分析、評定,制定合理的節(jié)能管理方案和節(jié)能改造方案,為公共機構負責人提供技術支持。
4? 第4.2條“供暖系統(tǒng)”節(jié)能工作難控制
采用市政集中供暖的公共機構,一般都是通過熱力站供暖。熱力站設備歸屬、管理基本都屬于熱力公司。熱力公司未對熱力站配備節(jié)能調控和計量裝置,公共機構也無可奈何。
5? 結語
本文對《評價標準》部分條文提出了一些意見:
①《評價標準》的考核面太廣,考核項目過細,過程控制項目分值均較低,最大分值4分,最小分值1分,無明顯差異,無重點抓手;
②評價項目中“能源計量”、“用水計量”、“能源審計”屬于節(jié)能的基礎性工作,分值過低,建議調整為控制項;
③“供暖系統(tǒng)”設備歸屬于熱力公司,公共機構難
控制。
參考文獻:
[1]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及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評價標準.[2017-4-6].http://ecpi.ggj.gov.cn/ news/56182?flag=gather_news&act=gather_news_a1
[2]劉建林,劉恒,任斌,郭朝輝.《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評價標準》使用分析[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6(4):44-46.
[3]成偉,李長武,蔣建林,任瑞琪,王宇.強化公共機構能源計量 助推節(jié)能低碳發(fā)展[J].工業(yè)計量,2017(S1):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