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衛(wèi)平
摘要: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開展的背景下,各項教學活動都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擺脫傳統(tǒng)落后教學模式的束縛,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其中閱讀教學就是識文斷字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促進學生語文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的策略,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策略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感知外部世界,進而去溝通和表達,實現能力和情感方面的綜合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激發(fā)他們積極主動閱讀的興趣,這樣才能實現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而且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習慣,并將受益終生。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開始采用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的介入為課堂帶來了活力,也讓孩子們更直觀的理解課堂知識。然而仍會有些教師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有的教師或許也是按照要求進行創(chuàng)新授課,但卻太過注重課堂活躍,并沒有把知識很好的傳授給學生。總結來看,無非兩點:一是教學過程缺乏感染力,一是教學沒能抓住重點[1]。
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都會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對于相同的文章,不同教師授課會有不同的體會,優(yōu)秀的教師會讓閱讀教學變得引人入勝,他們會用細膩的情感、流暢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朗誦,并伴有巧妙地課堂問題設計,帶領學生情不自禁的走進課文。相反,有的教師就沒有這種能力,而是生硬的灌輸,讓學生被動接受的效果很差,究其原因,實則是教學的感染力不夠,教師自身對文章的領悟不到位。還有一些教師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過多的去追求讓課堂有意思,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可能只記住所謂的“精彩環(huán)節(jié)”,卻忽視了本應該掌握的知識。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的策略
1.立足于書本文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語文課文都是經過篩選后確定的適合兒童閱讀,適合小學年齡段理解的,尤其是新版教材更是經過了整合和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研讀教材上的文章,立足于書本文學,逐漸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比如《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就是一篇簡單易懂且優(yōu)美樸實的文章,里面有對景物的描寫,對村莊的描寫,詞語應用的非常恰當,字里行間透露出小村莊的寧靜優(yōu)美,同時結尾又闡述了村莊被破壞,教育孩子們要樹立環(huán)保意識,結尾點題,引人深思。這篇文章不長,學生易于理解,而且文章里的許多詞句、成語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書本就應該作為學生閱讀的第一讀物,教師教課過程中可以首先自己帶感情朗讀一遍,然后讓學生集體朗讀,或者分組分段朗讀,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2.激發(fā)閱讀興趣,提高閱讀積極性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他們在閱讀方面的學習就有了不竭動力。作為教師要抓住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學生的“苦讀”變成“樂讀”,以此不斷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那么如何提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教師要做好表率,深入課文,以情感人,增強自身的感染力,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步伐;第二,進行鼓勵教育。比如多夸獎他們,他們就會越來越積極,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要樹立其為榜樣,對于淘氣的學生也保有耐心,長此以往才能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能力。
3.傳授閱讀方法,精讀與速讀相結合
古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處熃陶n的時間是有限的,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成長道路上鋪的第一塊磚,未來的路還很長,教師應該在學生還是幼苗時期對其進行扶正,就是所謂的教授他們正確閱讀方法和技巧,這里面就包括學生應該如何選材,對于一篇文章,應該怎么樣展開閱讀,通過文章我們要學習到什么等等。一般來說,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點:一是精讀,理解每個字、詞的意思,然后是每句話,進而分析出通篇文章的意思;二是速讀,讓學生快速瀏覽文章所表達的內容,這樣能節(jié)省時間,提高閱讀能力[3]。
4.讀寫結合,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規(guī)律。讀可豐富詞匯、積累語言,為寫奠定基礎;反之,寫對讀又有促進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覺性、積極性,能提高讀的質量[4]。比如在教學《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時候,當學生認識到周總理年輕時的崇高理想時,就可以指導他們書寫讀后感,寫出自己的理想。另外,教師還可以每學期讓學生做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摘錄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內容,還可以指導學生辦黑板報、寫隨筆,要求主題突出,內容豐富,這樣就會促使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廣泛地收集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并且教師要那些寫的質量好的進行表揚,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從而不斷地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5.拓展課外閱讀,培養(yǎng)閱讀愛好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不斷增長學生知識,強化學生思想,陶冶學生心靈的過程,所以應主張多元并存的情況,在課外富裕的時間里,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去閱讀課外讀物,并根據學生需求推薦合適的作品。例如在學完《赤壁之戰(zhàn)》后,可以推薦學生嘗試閱讀名著《三國演義》,從而增加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課外讀物中汲取向上的精神動力。課堂是根基,課外是莖葉。只有課內課外相互補充、同時拓展,閱讀之樹才能根繁葉茂。
結語
總之,在當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這既教師職責所在,也是學生的成長需要。閱讀使學生不斷豐富知識,增強文化底蘊,所以要求各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創(chuàng)新,實現課內外閱讀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雪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析[J].新課程(小學),2014(12):55-56.
[2]楊芹.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方法的有效性[J].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導刊,2014(09):19-20.
[3]崔秀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究[J].學周刊,2014(05):12-13.
[4]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07):29-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