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富
摘要:中國戲曲丑角審美特征的歷史生成和感性具體顯現(xiàn)是一個漫長的演進過程。由于丑角比生、旦等行當更深厚地積淀著歷史文化的基因,因而,這個生成和顯現(xiàn)的過程就更顯得沉重、滯緩。京劇丑角大致可分為文丑和武丑兩個行當。文丑以詼諧幽默、插科打諢的人物居多,武丑以武藝高強、性格剛烈的角色為主。
關鍵詞:武丑藝術;武打
近些年面對武丑表演人員稀缺這一嚴峻的問題,我國政府一直在大力的倡導對武丑表演的研究,從業(yè)人員也逐年增加藝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總體來說在發(fā)展過程中還是遇到許多的問題,當下武丑表演已經(jīng)進入瓶頸期,要想徹底解決武丑表演遇到的問題必須進行武丑表演革新,來完美的解決這些緊要問題,本文從武丑表演藝術概念的基礎來分析武丑表演遇到的問題新的創(chuàng)新方式。
一、武丑表演的基本技法
幾百年來,武丑表演藝術經(jīng)過數(shù)代藝術家的開創(chuàng)和錘煉,對四功五法運用形成了一套表演法則。下面我就將武丑表演中一些基本技法羅列出來,用我自己的理解來加以闡述。
1、武丑念白。一要有爽脆響亮的白口;二要有性格化的音色;三要有鮮明的節(jié)奏;四要有幽默的語氣。
脆勁是表現(xiàn)嘴皮子功夫,追求一種力度;亮音則表現(xiàn)在發(fā)音位置上,追求一種膛音。武丑尤其是“開口跳”,說起話來像機關槍似的又快又猛,具有穿透力。性格化音色,如楊香武,草莽英雄,年近花甲,他的念白音色是蒼勁、濃厚。朱光祖老成,干練,戴黑胡子,是為官府出力的小武官。他的音色是清脆寬亮的。還有一種“炸音”,通常用于人物情緒高亢、激越的時候,非常提神。念白的節(jié)奏變化一般表現(xiàn)為:緊、慢、疏、密、強、弱、緩、急。
2、武丑武打。武丑武打要求快速,火爆,迅猛。分為徒手和器械兩種。徒手就是通常所說的“手把子”,基本套路有:手串子、拿法、走跤、摔跤、攢、摸拳等。如《打瓜園》把手串子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像“豆腐把”“雙拍腿”“三搭叉”等?!懊焙汀澳梅ā保凇度砜凇分杏屑斜憩F(xiàn)?!白啧印焙汀八印薄皵€”是一種群體性武打,《九龍杯》一劇中就有這種武打。
3、跟頭與騰跳?;撅L格是:輕、綿、漂、帥、溜。如“飛腳倒毛提”,要求飛腳起得高,落地綿軟,無聲?!皢翁峄匕割^”像皮球一樣有彈性等等。雖不算難但都是高精尖的。
4、矮子功。矮子功是武丑的一項基本功。此類人物在特定場合都會用到。“矮子功”又分“半矮子”和“整矮子”兩種,“半矮子”根據(jù)劇情,需要時就蹲下走矮子,即可表現(xiàn)躡足潛行,疾步如飛?!罢印奔凑鰬蚨际嵌字甙印H纭段渌伞分械奈浯罄傻?。
5、武丑臺步。除前述過的“矮子步”,還有“方步”“碎步”“雞行步”“跛步”,每一種臺步都是特定的語匯。“方步”是一種比較大方,有身份人物的臺步?!八椴健笔且环N點綴性腳步,比較急促?!半u行步”像雞走路,透著賊氣,很適合雞鳴狗盜的人物。“跛步”是“點”左腳,跛步前行。如《打瓜園》中的陶洪。
二、武丑表演的革新
武丑表演的革新還需要考慮到京劇本身,就是對武丑表演的傳統(tǒng)劇目進行革新,將傳統(tǒng)的武丑表演劇目進行整理和加工改編出新的劇目,這些新的劇目需要具有時代元素,能夠將傳統(tǒng)的劇目和新鮮元素天衣無縫的完美結合,讓傳統(tǒng)劇目演繹出新意,同時也讓傳統(tǒng)劇目在藝術內涵和藝術品質上得到一個相當大的提升,從劇本到到表演都要逐一進行審視,取其精華的同時去其糟粕,將好的元素保留下來,將不好的部分毫不猶豫的舍棄,提煉好的劇本,讓劇本本身可以傳神,再配以高質量的表演效果一定可以不同凡響。俗話說:“形似剛入門,神似才到家”還要注重對人物內心活動的解剖和分析,此乃畫龍點睛之筆,讓人物更具生命力。我們在對傳統(tǒng)劇目革新的同時也加緊對新編劇目的創(chuàng)新,因為在傳統(tǒng)劇目中武丑表演的戲份本來就不是很多,能夠保留下來供大家欣賞的更是少之又少,這些是遠遠不夠觀眾欣賞的,這就需要更多的劇作家的支持,再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詼諧幽默積極向上傳播社會正能量的武丑戲,來讓觀眾大飽眼福,這不僅可以讓當下武丑表演普遍沉悶的風格有所改變也會提升,武丑表演本身的藝術風格,拓寬藝術道路,對武丑表演的整個行業(yè)都是一個大的突破和躍進。根據(jù)劇本的藝術情節(jié)和對人物塑造的技巧我們可以提煉出符合現(xiàn)代表演的藝術手段,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表演方式,不拒絕拿來主義,將別人好的東西借鑒過來,讓它經(jīng)過加工以后變成自己的,讓武丑表演藝術從內容到形式都得到延伸,與當今時代完美的結合起來。應該認識到革新發(fā)展武丑戲必須以群眾作為基礎,增加各個年齡段的觀眾群體。
總之,武丑的跟斗與騰跳看似平凡,實則驚人。常常給人以合乎情理之中,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覺。表演藝術所追求的神(包括神氣、神采、神韻等),乃是一個演員理解力、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技巧水平、經(jīng)驗火候以及諸多戲外功夫的綜合體現(xiàn)。為了完成由形到神的升華,達到“形神兼?zhèn)洹边@一藝術的理想境界,我們這些有志于京劇事業(yè)的青年人,還須作出極大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孫媛.戲曲丑角藝術的"丑中見美"[J].藝海,2011(5):23-24.
[2]孔德禮,郭德斌.京劇武丑表演談[J].劇作家,2001(3):122-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