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桂珍
雜貨店是用帳篷搭起來的,背靠美佳苑小區(qū),面對車流如潮的馬路,帳篷前是一條人行道。
帳篷內(nèi)支起的一張木板上擺放著背心、褲頭、襪子、拖鞋、清潔球、抹布、塑料椅子、塑料盆、不銹鋼盆疊放在地上;棉拖把和塑料拖把交叉靠放在帳篷門口……
經(jīng)營雜貨店的是一對中年夫婦。男子高大結(jié)實(shí),皮膚黝黑,藏藍(lán)色夾克式的棉衣外面又套一件黑色的棉馬甲。女子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已是春天,夫婦兩卻穿得厚實(shí),女人常年用一條頭巾將頭緊緊包裹,只露出眼睛。這頭巾一物多用,身兼數(shù)職,冬天可防寒保暖,夏天又可以防曬。有顧客來探詢價(jià)格時,女人會將頭巾從鼻梁處拉下,露出嘴,回答顧客:“這只鍋鏟五塊錢。您要鐵鏟還是木鏟?木鏟六塊!”
有時候,男人留守雜貨店,女人在家里打理家務(wù),因?yàn)榈胗浿?,女人收拾好家?wù),就匆匆趕來店里幫忙。兩個人都在店里時,夫婦兩各守左右一邊。
一天,店里來了位四十多歲的女顧客,沿著木板邊走邊細(xì)細(xì)打量,找尋著自己要買的貨物。昨天女顧客已在男人手里買了碗筷,今天是來買只盤子和勺子。
“盤子多少錢?”女顧客問詢價(jià)格。
“四塊!”女人回答。
女顧客覺得價(jià)格比平時高一兩塊錢。為了證實(shí)自己的猜測,又指著昨天已買過的藍(lán)色花邊碗問:“這只碗多少錢?”
“三塊五!”
女顧客搖搖頭,生氣地說:
“昨天,你老公賣的是兩塊,你還三塊五呢?”
女人并不去和男人對質(zhì),也沒有反駁女顧客的質(zhì)疑,而是莊重地沉默,抖抖毛巾,再掛好,又在木板上將拖鞋、布鞋擺正,她看起來是那么的愛惜自己經(jīng)營的貨物。在另一邊的男人其實(shí)早已聽到這邊的對話,但他顯得若無其事,挺挺胸,緊緊褲子上的腰帶,目光直視前方。
女顧客對各類雜物邊東瞅瞅,西看看,猶豫著要不要在這里買。抬頭時,這邊已換成男人。
女顧客不甘心,又問了一遍價(jià)格,男人隨意地報(bào)出價(jià)格。女顧客一聽立馬毫不猶豫又多拿了幾樣生活用品。付了錢后,臨走,女顧客說起前一天買的筷子,有一只被蟲子蛀了,男人馬上遞給女顧客一雙筷子作為補(bǔ)償。女顧客滿意地帶著貨物離去了。
望著女顧客的背影,男人和女人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