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莉培 馮瑞勇
(綿陽師范學院磨家校區(qū),四川 綿陽 621000)
“旁觀者效應”本質上是一個人在他人需要救助或求助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無責任的冷漠,而冷漠是一種由人與人之間感情冷淡、缺乏溫情所引起的“低社會行為”。社會的冷漠自然也會影響到作為社會成員的大學生,從而降低了大學生利他行為發(fā)生的頻率。
施助者在時間上是否充裕,在其在實施幫助時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施助者在時間上比較匆忙,提供幫助的可能性就比較小。達利和拉坦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要求被試走到另一所建筑去聽一個講座。告訴其中一些人:時間隨意,講座不會立刻開始;另一部分人則被告之:盡快,他們要遲到了。在他們前去聽講座的路上,看他們是否會對跌倒在路旁的人提供幫助。實驗結果證明:時間緊迫的被試提供幫助的人遠遠少于時間充裕的被試者。
信仰是一個人靈魂的標注,是人生道路的指南針。一個人若無信仰則無靈魂,就如同行尸走肉。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才有力量。干部的貪污腐敗行為拉大了大學生與社會的距離,導致大學生對社會發(fā)展缺乏清楚的認識,缺少公正世界的信念。西方文化的滲透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有也很大沖擊。“洋節(jié)”在中國校園里十分盛行,很多大學還開設了西方選修課。例如江歌案,不論是劉鑫對江歌還是江媽媽正是部分大學生個人主義,缺少信仰的極端暴露。
調查發(fā)現,社會價值取向的選擇比例只有19.8%,而體現個人價值取向的選擇則高達38.5%。這兩個數據的對比表明個人本位價值觀在大學生群體中已經形成,大學生擇業(yè)具有明顯的自我傾向。同時擇業(yè)時以經濟利益為導向,以就業(yè)地區(qū)選擇為保障,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
在一個需要幫助的情景中,正確認識和判斷往往因人而異。當他人很明顯需要幫助時,推斷很容易,但是當線索不清晰時判斷就需要更高級的認知。
1.被需要的突出性和嚴重性
例如,躺在街邊的求助者呼救并指明需要那個穿著什么衣服背著什么包戴什么眼鏡的男人(女人)的什么幫助。這時求助突出,責任集中在具體的人身上,康德認為,對于每一個有道德的人來說,在他的內心中原先就有良心。因此有良心就等同于有一種盡義務的責任。所以人們通常在這種被迫情景下會提供幫助。
2.合理性推斷
當知覺到他人確實需要幫助時,是否行動還受很多因素影響。這時人們就會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適,找尋線索明確自己的處境和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發(fā)現,兒童和成人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為。因此榜樣在這里就是領頭羊,提供行為合適性的信息。可是槍打出頭鳥,愿意挺身而出的榜樣越來越少,置身事外的“榜樣”越來越多。
3.值得性推斷
從個人情感的角度來看,在古代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但是如果你殺的是十惡不赦、罄竹難書的大惡人時,不僅不用殺人償命,你還會得到嘖嘖稱贊、擁護、敬仰,鄉(xiāng)親們甚至會對你為民除害而感激涕零。這就是個人層面的公平。所以面臨道德兩難時,道德和情感誰占上風誰就決定了他人需要幫助的合理性推斷。
實際的研究結果證明:1.大學生群體中,女性群體利他行為水平比較高。2.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表現出利他行為。這是因為性別的社會期待不同受傳統(tǒng)觀念女性觀念的影響,女性的社會角色期待是溫柔體貼、有愛心、關心環(huán)境、富有同情心。
被助者的年齡,是影響大學生利他行為的因素之一。一般說來,老人和孩子得到幫助的機會較多。假如一個人能靠自己的力量能完成某項任務,人們便不會去幫助他。因為我們更容易幫助那些必須求得他人的幫助才能擺脫困境的人。例如在公交車上,人們一般都會給老人、小孩、孕婦以及需要幫助的乘客讓座。
生物進化論并不能充分說明人類的利他行為等復雜行為,這并不是本能行為,需要用社會化來解釋。
只有進行綜合分析,才能更全面深入分析環(huán)境對大學生利他行為的影響。大學生在思想上尚未成熟,極易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南京彭宇案我們可能會對敢于扶老奶奶的女大學生欽佩之至,更可能對老太訛人感到心寒。這些一點點侵蝕大學生愛心的事件仿佛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最終讓大學生愛心決堤。
穆尼爾·納素語曾說:“有了責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義和靈魂”。作為國家棟梁,祖國未來的大學生,理應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因此加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