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菁明
【摘 要】經濟社會的逐步發(fā)展,促使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而供電需求的增加,在某種程度上為10kV以下配電線路的發(fā)展迎來契機。但是,由于線路配置時間長、配電設備多、負荷分散和線路老化等問題的出現,致使10kV以下配電線路故障頻發(fā),若缺少有效性檢修及維護工作的開展,將會對社會穩(wěn)定及居民生活帶來影響。因此,本文側重剖析10kV以下配電線路的故障及檢修維護措施。
【關鍵詞】10kV以下配電線路;故障;檢修維護
10kV以下配電線路,具有范圍廣、線路多和線路長的優(yōu)勢,但因環(huán)境、氣候和設備等因素的制約,致使供電現狀尤為復雜,增加線路安全及穩(wěn)定運行的難度。同時,10kV以下配電線路多集中在城郊、山區(qū)丘陵、空曠地段,極易在客觀因素的作用下,引發(fā)線路日常運行故障,繼而發(fā)生跳閘問題。因此,科學且有效的配電線路維護工作,是防治線路故障的關鍵點。
1 10kV以下配電線路故障
(1)單相接地
若配電線路存在單相接地故障,則會因開關跳閘事故的爆發(fā),造成大范圍停電。常規(guī)情況下,10kV以下配電線路單相接地故障,主要由絕緣因素和天氣因素引起。例如:大風季節(jié),強風能夠吹斷線路周邊樹枝,導致樹枝和線路間的接觸,引發(fā)單相短路;配電線路在長期使用中,若因維護更換不及時、設備或線路老化,則易造成設備損害。以絕緣子為參照,若發(fā)生裂縫、破損等問題,不僅會降低自身絕緣性能,還會滋生擊穿、爬電等事故。
(2)導線燒斷
導線燒斷,必將引起停電事故,甚至在少數情況下,還易滋生火災或觸電等安全事故,其影響尤為嚴重。而誘發(fā)導線燒斷的原因在于:線路負載過大,致使其在電流較大的情況下,明顯超出自身負載界限,繼而出現停電事故、火災事故;導線連接質量相對較差,且相鄰導線間的連接僅由平溝線夾完成,使其在接觸面積相對較小的情況下,致使導線發(fā)熱,不僅會加大導線接觸電阻,還會在惡性循環(huán)的基礎上,引發(fā)導線燒斷問題。
(3)線路短路
短路故障作為10kV以下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往往由電位導體間的接觸而起,致使其在線路燒毀的情況下,滋生停電事故。在此過程中,線路短路故障成因包含以下幾方面:雷擊環(huán)境下,線路絕緣子發(fā)生閃絡,致使線路間碰撞較為嚴重,引發(fā)短路;狂風暴雨等天氣下,線路間距相對較窄,易和樹枝或建筑發(fā)生碰撞,不僅會誘發(fā)導線短路,還會壓斷導線;經山林等區(qū)域時,蛇蟲或鳥類易在線路處停留、筑巢,加大線路短路風險。
2 10kV以下配電線路檢修維護措施
(1)檢修措施
首先,沿線檢修。為避免10kV以下配電線路故障的出現,則應對沿線予以細致檢查,判斷線路周邊是否存在腐蝕性氣體、液體、可燃性危險品、塑料等;明確河流和管道、鐵路與公路等和導線間的距離是否合理;時刻關注高空天線或煙囪等。其次,拉線和桿塔檢修。鑒別桿塔是否存在傾斜、橫檔是否存在變形或銹蝕;螺栓連接點是否存在松動;木桿質量是否合格。最后,導線檢修。在導線全面檢修時,應觀察導線是否存在松弛現象、鋼芯是否存在銹蝕或損壞、導線接地間距是否合格;導線間是否存在絕緣層等。
(2)維護措施
第一,運行管理。依據10kV以下配電線路運行的角度,運行人員應嚴格按照運行規(guī)程,對配電設備予以巡視,使其能夠及時掌握設備缺陷,為其檢修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條件,以此防止線路故障的滋生。同時,還應在遵循“嚴勤細熟”的原則下,強化避雷器、電纜和絕緣子等元件的維護,使其能夠在預防試驗的前提下,提高檢修力度,繼而消除設備隱患及缺陷。特別針對電纜工藝差的問題,應逐步做好維護人員的專業(yè)培訓,切實持證上崗、考核上崗的意義。
第二,線路改造。穩(wěn)抓時代發(fā)展機遇,逐步做好農網系統(tǒng)的完善。特別在未改造線路中,應立即改造更新,以此提高線路防御能力和抵抗能力。對此,筆者建議應針對跳閘較為嚴重的線路,利用統(tǒng)籌規(guī)劃和線路改造等形式,保證設備運行安全。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對樹障的清理力度,特別在樹木集中區(qū)、樹障重災區(qū)等位置,應時刻關注線路是否存在絕緣老化的現象,以此降低線路跳閘幾率。
第三,強化設備監(jiān)管。諸多用戶由于對經濟投入的考究,致使設備維護資金相對較少,而在設備安全管理中更是呈現管控真空的局面,其不僅會對用戶人身安全造成影響,還會威脅配電線路的穩(wěn)定運行。因此,電力企業(yè)應注重設備監(jiān)管力度的強化,通過對用戶設備維護、改造等工作的監(jiān)督,定期開展相關檢查工作,用以提出相應整改意見。
第四,做好防外力破壞工作?,F階段,10kV以下配電線路外力破壞問題較為嚴重,往往應借助有效性措施,方可對此問題加以防范。例如:線路桿塔處,可通過警告牌或標識牌的懸掛,勸告人們切勿對帶電桿塔隨意攀登,切勿向導線或線路絕緣子等處扔異物,如鐵絲等,切勿在線路周邊放風箏;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宣傳單實施散發(fā),提高群眾護線意識,借助群眾護線員的設定,對相關人員實施獎勵;而在違章建筑處理中,應在建設初期開展有效解釋和勸阻工作。
第五,增加避雷線的運用。避雷線是配電線路的基礎防雷措施,依據自身分流、耦合和屏蔽等作用,防止雷電襲擊導線。以避雷線的耦合作用為例,探討支架高度和各項耦合系數間的關聯(如表1所示)。而在實際避雷線架設中,其高度的明確還和環(huán)境因素、自然因素等條件存在關聯,即通過對各方因素的協調把控,方可更好彰顯避雷線的作用,保證線路運行安全。
表1 支架高度和各項耦合系數間的關聯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10kV以下配電系統(tǒng)中,線路故障問題的出現,是制約電網運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對此,筆者建議可在日常運行維護中,通過對配電線路故障成因及類型的思考,擬定有效性防范措施,以便維持其安全且可靠運行狀態(tài)。而檢修人員更應謹記自身崗位職責,借助科學化檢查方式的運用,明確故障點,加快電力企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雁.基于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檢修的分析[J].通訊世界,2014(18):131-132.
[2]郭晉湘.10kV以下配電線路故障及其檢修維護方法分析[J].廣東科技,2014(Z1):52-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