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萌(洛陽理工學院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
壯族嘹歌發(fā)展至今已有2000年的傳承歷史,作為壯族燦爛的歌瑤文化中的重要一筆,在探尋其文化源流的同時,我們也有必要對其原生文化背景進行一定回顧,其燦爛的民族文化歷史和豐富的民俗傳統(tǒng),都是進一步研究民族音樂文化內(nèi)涵的客觀依據(jù)。文章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搜集和整理,從音樂史學的角度,對壯族嘹歌的溯源進行了客觀的概述。
壯族即為古百越西甌、駱越部族的后裔,在文化源流上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表現(xiàn)出較多共同的文化特征。隨著歷史的不斷推移,百越族群在不斷吸收、融合新的文化群體,同時受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和部分融合后,其固有的某些文化風貌均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但其民族的基本文化特征還保持著較穩(wěn)固的發(fā)展態(tài)勢。例如,在古越人時代的“尚越聲”“作越歌”等文化特征都得到了延續(xù)和發(fā)展,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能夠見到的壯族同胞喜聞樂見的民間文化活動——歌圩。
古越人“尚越聲”的文化習俗,在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就極富盛行。據(jù)《史記·張儀傳》記載:“越人莊烏任楚執(zhí)晆,有傾而病。楚王曰:‘烏故越鄙細人也,今仕楚執(zhí)晆,貴富矣,亦思越不?’中謝對曰?!踩酥脊?。在其病也。彼思越則越聲,不思越則楚聲。’使人往聽之,猶尚越聲也?!痹饺嗽诔m做官俸祿富足,卻仍舊掛念“越聲”,可見,“越聲”在其越人的精神思維中占有著極為重要的文化地位,且不可替代,亦是一種極其穩(wěn)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體現(xiàn)。
在《漢書·元后傳》記云:成都侯王商“穿長安城,引內(nèi)豐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蓋,輯濯越歌”。顏師古注曰:“輯與揖同,濯與擢同,皆以行船也。令揖擢人為越歌也?!边@其中揖擢人即為越人歌手,他們在為王公們行船途中歌唱助興,既體現(xiàn)了越人善歌的才華和生活情趣,同時也說明聽賞越歌已成為當時長安人的一種精神文化風尚,文化傳承土壤極為豐厚。
《藝文類聚·樂部三·歇》輯載齊王融明王歌辭曰:“金華妝翠羽,樢首畫龍舟。荊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謳?!弊髡呤冀K對越女唱歌時的曼妙意境和情致加以贊嘆,這也反映出越歌深受中原荊楚之地人民的喜愛。
此外,在漢文古籍中可考最早的古越人口頭民歌應是漢朝劉向所著《說苑》中記載的一首《越人歌》,這首歌描寫了越人與楚令君鄂君子皙泛舟同游時,心生愛慕并傾吐了對鄂君子皙的深情愛意,歌中唱出了越人對鄂君子皙真摯深厚的愛戀之情。對于《越人歌》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成就在歷代史學中都給予了高度的贊譽。諸如此類記載越人善歌以及越歌超絕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的文獻還有許多,可見越人歌在壯民的精神文化信仰體系中占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和意義。
正因古越與西甌、駱越同源,故其后裔在文學藝術的造詣中有著先后承繼的源流關系存在。如在嶺南兩粵歷代有“尚歌”“好歌”的風俗,這正是古越人“尚越歌”“作越聲”的遺風,它已成為一種民族文化特征和統(tǒng)一的民族審美心理而世代傳承。對此,在南朝梁時吳運編纂的《安城志》(《賓陽志》)、唐代詩人張籍《送嚴大夫之桂林》 《交州記》、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南宋周去飛的《嶺外代答》等等可考文獻中,都出現(xiàn)了“答歌之習”的風俗,到了元明時期此類記載更是比比皆是。
壯人自古以來好歌、善歌,究其緣由,除了和“越歌”有淵源之外,其與本民族文化心理的構成也是分不開的。壯族人日常生活空間中的生產(chǎn)勞動、宗教、民俗風情、婚俗習慣等也為壯歌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培育了極好的土壤,生活中他們以歌代言,口口相傳,成為壯族人表情達意的一種常用的文化習慣。及至明清時期,在民間男女交往唱歌活動中,逐漸出現(xiàn)了書面形式的歌謠,這一階段是壯族民歌繁榮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壯族民歌由口頭文學轉(zhuǎn)向書面文學的新開端。從戰(zhàn)國時代的《越人歌》到東漢時《白狼歌》,再至晚清時期的《粵風·俍歌·壯歌》和《壯女相思曲》,以至近現(xiàn)代壯歌等,其表演形式都經(jīng)過了短句到長句、長句到規(guī)整句的發(fā)展過程。劉錫藩《嶺表紀蠻》第十八章“歌謠”中,曾記有:“大抵蠻人歌謠,一以‘平民化’‘兩性化’‘團體化’為其基本原則,而藝術又臻于善美,故能左右心靈,使人甜醉。使(壯)歌尤擅此道。其在平民社會,勢力偉大,良有以也?!逼涓艣r了壯族歌俗活動社會功能、藝術特點的基本特征,由此發(fā)出對壯歌的贊嘆。
壯族先民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因其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和特定的生產(chǎn)方式,從而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物質(zhì)與精神文化財富。隨著時代進程的不斷推進,壯族文化在保持自主特征不變的前提下,與外來文化或本民族內(nèi)部其他文化相繼承或融合,從而使自身發(fā)展充滿了極強的生命活力,這種文化的開放性對包括壯族嘹歌在內(nèi)的民族文化的誕生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
對于為什么叫嘹歌,目前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但幾乎都以談論“嘹歌歌圩”為主,在嘹歌盛傳的平果縣壯族地區(qū),人們似乎已把嘹歌與“嘹歌歌圩”當作為一個整體,認為“嘹歌歌圩”就是嘹歌的象征,故“嘹歌歌圩”的起源同樣可看作是嘹歌的起源。根據(jù)壯族地區(qū)民族特有的文化民俗及心理,在平果縣曾流傳過這樣4種關于“嘹歌歌圩”(意即嘹歌)的起源說:
1.祭祀起源說
此說認為所有嘹歌歌圩都是各圩場為了一年一度祭祀、祭神等圩場活動而引起的,這一觀點也與壯族整體社會音樂文化環(huán)境的形成所不謀而合。在這個時候各地的人們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聚集在這個地方參加祭祀祖先、神靈等活動,熱鬧非凡,因而一些男女青年便情不自禁地對起歌來,久而久之在特定的圩場就產(chǎn)生了這樣一種嘹歌對唱的文化習俗,歌圩也由此產(chǎn)生。
2.土司起源說
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當?shù)厣叫嫩资袆倓偝闪?,為了繁榮圩市文化及貿(mào)易往來,當時的土司就組織了一系列的文化及獎勵活動,比如組織比賽山歌,獲勝者可得到獎勵的耕牛、洋紗等生活物資,由此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趕圩的隊伍中來,雖然這樣以土司政策為主的文化行為僅組織過一次,但從此山心便將每年正月初七這一天定為傳統(tǒng)歌圩,供人們唱山歌,敘真情。
3.仙女起源說
這是一個關于姆娘歌圩的傳說故事,據(jù)說古時在當?shù)刈≈粋€仙女,人們都稱她為姆娘(現(xiàn)在當?shù)厝杂薪小澳纺锷健钡牡胤剑?,她有兩個既美麗又勤勞善良的女兒,同時還能唱一口好歌,在每年舊歷的七月,當山坡上的果子成熟的時候,姐妹倆就會相約一同來到山坡上采摘野果,對唱山歌,旋律一高一低,非常動聽。美妙的歌聲在山谷中久久回蕩,遠方的青年們都聽到了這悠揚的歌聲,此后便約定在舊歷中元節(jié)七月十四這個日子到姆娘山同姐妹倆對唱山歌一比高下。青年們同姐妹倆的對唱在三天三夜之后仍然不分勝負,于是就約定來年春節(jié)再與之對唱山歌,于是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又連唱3天,歌技仍不分上下,此后當?shù)厝司蛯⒚磕曛羞@兩次對唱山歌、以歌會友的習俗定為姆娘山歌圩。
4.三寶佛造歌
傳說在古時有一家劉氏三兄弟,因其3人機智聰明,有超乎尋常的技藝,因此被當?shù)厝朔Q之為“佛神”。其中,三弟通曉樂律,擅長唱歌,傳說他到哪個地方唱歌、傳歌,哪個地方就會形成一個歌圩,被人稱作“三寶佛”。例如模圩當?shù)鼐陀袀髡f三寶佛到過此地傳歌,因此才有了今天的模圩。
除了各地一些關于嘹歌起源文化的民間傳說以外,關于壯族嘹歌的溯源問題,人們在什么時候?qū)W會的嘹歌?早期的嘹歌是什么樣的?在古代壯族沒有文字記載的年代,這些都是無法確切考證和回答的,但從壯族文化發(fā)展的脈絡中我們零星能夠?qū)ふ业揭恍┧鼈兊陌l(fā)生及發(fā)展的軌跡。
提到壯族嘹歌,就不得不說供養(yǎng)它生存的文化時代環(huán)境了。在早期壯族社會的獨自發(fā)展時期,音樂教育活動尚屬自然的無意識形態(tài),是以維持人類基本生存發(fā)展為目的而產(chǎn)生的,孕育在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當中,受當時自然環(huán)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和人們生活方式的制約,其音樂發(fā)展的梗概與早期人們的日常生活及文化傳承發(fā)展是分不開的。
壯族是一個歌的民族,古越人喜歌,對善歌者(俗稱“歌仙”)施以崇拜之情,其中能夠集中反映悠久而深厚的民歌傳統(tǒng)和教育實踐的主要體現(xiàn)就是盛大的歌圩活動,人們用以歌會友、以歌擇偶的民俗形式作為早期的生活教育手段,通過對歌進行族外求偶,以此來滿足婚配的需要,在近現(xiàn)代壯族嘹歌文化發(fā)展中我們?nèi)阅馨l(fā)現(xiàn)這種反映壯族特有婚姻結構形態(tài)的民俗文化遺風。從歌詞內(nèi)容來看,在兩部壯族嘹歌《大路歌》和《獻歌》中都集中反映了當時社會顯著的婚姻制度,即壯民族特有的“倚歌擇偶”習俗,這種婚戀習俗起源于人類原始社會,由此可以推斷嘹歌中的部分內(nèi)容是原始社會遺留和延續(xù)下來的民俗文化產(chǎn)物??梢姟耙愿钃衽肌被顒铀a(chǎn)生的文化效應對嘹歌傳承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此外,嘹歌中所反映的民間神話也與壯族早期文化信仰有諸多關聯(lián)。比如產(chǎn)生于原始社會中后期的壯族創(chuàng)世史詩《布洛陀經(jīng)詩》,由于先民的生產(chǎn)力低下,對自然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故其形式及內(nèi)容大多以反映甌駱人探索自然奧秘的自然神話為主,是先民們與大自然不斷斗爭的重要精神力量,整部經(jīng)文五言四句,押腰腳韻,與壯族嘹歌文體幾乎類同。再如在《布羅陀詩經(jīng)》中有載“神三寶未制,廟個角未造”。而在嘹歌歌詞中也出現(xiàn)過“神三寶朝細,寮三妹朝酉,兩三個朝首,卜特嘍格朝”,二者中共用了“神三寶”一名。神三寶,即為梅山教派所供奉的唐宏、葛雍和周斌,是36神中的其中3位。故可猜測嘹歌地區(qū)民眾的文化信仰是否與壯族早期原始社會時期同源,筆者認為這是個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嘹歌的文化起源與人類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也是分不開的,在奴隸制形成與發(fā)展時期(秦至隋),寓于先民生產(chǎn)生活的節(jié)日風俗、音樂文化娛樂活動不斷發(fā)展,其中大多蘊含了稻文化的教育,其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人們在參與音樂娛樂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了有關稻文化知識,并以此教育方式代代相傳,這種經(jīng)驗和知識的傳播既是屬于個體本身,亦屬于集體。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通過音樂、歌謠為媒介進行稻作文化的家庭教育去學習和掌握。當然,在民歌文化傳播土壤中“歌師”是少不了,其中當之無愧、家喻戶曉的應屬民間傳說中劉三姐了。從民間古籍傳說中有關劉三姐事跡的初始造型來看,除了善歌這一顯著特點外,其巫性也極為突出,這一點也正與嘹歌社會文化傳承發(fā)展的早期規(guī)律特點極為吻合,其音樂文化傳承構成了壯族教育的基本要素。
據(jù)已故的著名民間文學家藍鴻恩先生在《哀民生之多艱——關于嘹歌的一些說明》一文中對嘹歌起源說曾這樣寫道:“雖然民間文學作品在群眾中長久的流傳和廣泛的風行下,經(jīng)過不同的人們加工、豐富和發(fā)展。然而能不能設想:既然文藝作品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它就不可能不殘留某個時代的特征,同時也必然打上某個時代的烙印。它(即嘹歌)的初稿可能產(chǎn)生于某個時代,然而它的現(xiàn)在流行比較定型的作品是舊作品產(chǎn)生至今整個歷史時期的積累和反映?!彼{鴻恩先生的這一觀點是符合嘹歌及壯族社會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目前對于壯族嘹歌文化傳承可公認的觀點是,壯族嘹歌絕不僅僅是某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產(chǎn)物,而是在桂西右江中游一代壯族地區(qū)經(jīng)過多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積淀和發(fā)展后民歌內(nèi)容的匯總。就壯族嘹歌文化起源的時間來講,目前的研究學者已普遍將其確定為壯族原始社會文明出現(xiàn)時期。
嘹歌作為壯族燦爛的歌瑤文化中的重要一筆,在探尋其文化源流的同時,我們也有必要對其文化的原生背景進行一定回顧,其燦爛的民族文化歷史和豐富的民俗傳統(tǒng),都是進一步研究民族音樂文化內(nèi)涵的客觀依據(jù)。以上僅為筆者在還原歷史文化的同時對嘹歌溯源進行的相關思考,其中不妥之處還需再進行有益的探討。
參考文獻:
[1]潘其旭..壯族歌圩研究[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
[2]劉錫藩.嶺表紀蠻·歌謠[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4.
[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群眾文化資料編輯室.廣西歌圩資料(內(nèi)部刊物)[G].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群眾文化資料編輯室,1963.
[4]藍鴻恩.廣西民間文學散論[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