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紀首
(新鄉(xiāng)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在翻譯研究文化轉向的大潮中,女性主義翻譯理論逐漸興起,它借用了女權主義社會運動的思想,在翻譯實踐中旗幟鮮明地推行女性主義意識和訴求,在眾多譯論當中顯得十分醒目。它顛覆了建立在結構主義、純粹語言學基礎上的分析模式,以新視角來探討翻譯中諸如忠實、對等、直譯、意譯問題。本文從女性主義強調平等、強調叛逆的視角來探究譯者主體性。
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認為翻譯就好像是女性,在社會生活中女性長期處于社會底層或淪為男人的附屬,翻譯也一樣,翻譯常被認為不是真正的文學而是原文的附屬,翻譯和女人是何等相似。
女性主義就是要發(fā)現(xiàn)、識別、批判和批評將翻譯和女人置于社會和文化底層的翻譯理論和實踐。女性主義翻譯家在翻譯實踐中特別強調女性主義文化意識、文化身份。
女性主義懷疑傳統(tǒng)的等級序列和性別角色,質疑確鑿無疑的忠實概念,挑戰(zhàn)價值和意義標準,理解語言所表達的社會、文化和性別差異。
格達德提出了woman handling這一概念,字面意思為婦女操控,旨在強調女性在翻譯中對文本進行的追求男女平等、提高話語權等類似的改寫或操縱。她指出女性主義翻譯家通過肯定自身性別的差異,在重讀與重寫中獲得快感,張揚其對文本的操縱。女性主義這種翻譯策略改變了過去附屬、謙卑、忍讓的做法,通過在文本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突顯了譯者的主體性,極大否定了傳統(tǒng)譯論中譯者隱形這一策略。
弗羅托﹙Flotow﹚歸納總結了女性主義者借助補充(supplementing)、前言與加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劫持(highjacking)策略來進行具體的翻譯實踐。補充是譯者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對兩種語言的差異之處予以平衡,例如《圣經(jīng)》翻譯中在稱呼語brothers前面補上sisters;前言與加注則描述女性譯者的差異性翻譯過程,女性譯者在譯書的前言中闡明其對原作理解及其翻譯策略,例如女性主義者在其書的“譯者前言”中稱“翻譯實踐是一項政治活動,目的是替女人說話”,而這種情況若以腳注形式出現(xiàn),即是“加寫腳注”;劫持算是一種意譯和改寫,女性主義譯者賦予原作強烈地女性主義色彩和意識,例如通過創(chuàng)造新詞和使用女性主義者已創(chuàng)造的新詞。
在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男性長期處于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有強烈的男性自我中心意識,將男性強勢文化凌駕于女性弱勢文化之上。有些詞在指代男性時沒有貶低和侮辱之意,在指代女性時卻截然不同,例如:
(一)call boy指“仆傭”,而call girl指“應召女郎”、“妓女”;mistress特指“小蜜”、“情人”,而mister尊稱為“先生”;dog是中性詞,而bitch(母狗)卻是罵人話。
(二)“人生而平等”在英語國家為“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而不是“All women are created equal”;英語中歷史一詞為history(his—story:男性的故事和歷史),而不是herstory(her—story:女性的故事和歷史)。
女性主義重新闡釋了“作者與譯者的關系”、“忠實與叛逆的關系”、“原文與譯文的關系”這些翻譯理論基本問題,極大擴展了譯者主體論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女性主義譯論強調平等
女性主義視角強調譯者主體性,意味著強調女性主義譯者的勞動創(chuàng)造性,即譯文創(chuàng)造性。此強調為顛覆傳統(tǒng)上認為的譯文與原文是主仆關系奠定了理論基礎。女性主義否認原文意義的絕對性和單一性。譯文的意義是對原文意義的拓展和補充。譯者的翻譯活動因此獲得重生,譯者創(chuàng)造性叛逆展示了原文含義的豐富,拓展了原文空間,延長了原文壽命。原文與譯文相互補充,相互映襯,主仆關系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等互助的伙伴關系,此時譯者取得與原作者同等的地位。
加拿大魁北克女性作家戲劇里的一句臺詞:Ce soir,j’entre dans l’historie sans relever ma jupe.男性譯者英文翻譯為:This evening,I am entering history without pulling up my skirt.(今晚,我不撩裙子就進入歷史。);而女性譯者英文翻譯為:This evening,I am entering history without opening up my legs.(今晚,我不叉開雙腿就進入歷史。)此譯文更足以表現(xiàn)女性走出男性屈辱和壓迫后的悲壯心情。
女性主義譯者強調如果女性不以色相取悅男性權貴,便很難進入歷史,其譯文反映是女性長期被男性壓迫。女性主義翻譯的特點是在意義的生產(chǎn)活動中突顯女性主體性,在翻譯中以女性意識駕馭文本。這樣翻譯的目的是要突出女性被歷史遺忘的現(xiàn)實。
(二)女性主義譯論強調叛逆
中外翻譯理論家已從多維度、多層面對翻譯理論中“叛逆”這個命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但女性主義對“叛逆”的強調和闡釋是獨特的。女性主義者就是要在翻譯中凸顯女性的話語和身影,爭取女性的權力,并在文化、語言、哲學、文學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探究深刻的變革。傳統(tǒng)譯論將“忠實”與“信”作為翻譯的首要原則,違背這一原則的譯者會遭到批評和詬病,甚至一些譯者因此還丟掉了性命,比如早期的《圣經(jīng)》翻譯者。所以譯者很怕背上不忠的罵名,而女性主義譯者則認為譯文絕對忠實于原文,就像是女性絕對服從和遵從于男性,這不合適且不公平。忠實最終導致女性話語權的完全喪失。
下面的翻譯實例就是女性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
If your brother sins against you,go and show him his fault,just between the two of you.If he listens to you,you have won your brother over.(Mathew 18:15.NIV 1984)
以上 例句選自《圣經(jīng)》“馬太福音”第18章15節(jié)。在這個版本中,男性涵蓋男女兩性的例子比比皆是。這就讓女性產(chǎn)生一種錯覺,即上帝只博愛男性,于是女性主義者便反抗、質問。為了改變女性在基督教中的尷尬地位,女性主義者重新審視《圣經(jīng)》原文,通過“補足女性應有聲音和身影,弱化男性主義”和“隱去不翻譯”這兩種方法對原文進行干涉并做出修正,這就是叛逆。經(jīng)過叛逆,女性在基督教中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而且這樣的翻譯是妥當?shù)?,且完全有必要?/p>
許多翻譯實踐證實,創(chuàng)造性叛逆并非洪水猛獸,有些叛逆反而更能起到較好效果。傳統(tǒng)譯論對叛逆與忠實的理解是狹隘、僵化以及對立的,其實兩者有一個中間地帶,能更好促進發(fā)揮譯者主觀能動性。
女性主義者借助翻譯活動來不斷增強女性話語權,它并不拘泥于原作,拋棄了傳統(tǒng)譯論以原作為中心的思想;女性主義提倡差異化的翻譯策略,重點強調女性話語與男性話語之間的不同。女性主義的翻譯主張和翻譯實踐讓翻譯界耳目一新,為譯者主體性研究提供全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