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
(中國藝術研究院, 北京 100029)
一
2018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學術年會于這金秋時節(jié),在具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的金陵之城——南京召開了!大家非常興奮,對這次會議充滿期待。這次會議的承辦單位是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這是中國藝術學重鎮(zhèn)的所在地,感謝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會務團隊及學會秘書處的工作團隊!也歡迎來自海內(nèi)外的參會學者們。
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是在費孝通先生的支持下,成立于2006年。自成立以來我們一直秉承費孝通先生思想,努力做田野考察。費孝通先生曾經(jīng)有一篇文章的題目叫做《邁向人民的人類學》,其大意講的是:在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有一個學科來對人類的和平、繁榮和富強來做相關的科學研究,他希望這個學科里面能夠包括人類學,所以他提出了這個“邁向人民的人類學”這樣一個概念。同樣,我認為,我們所研究的藝術人類學也是邁向人民的藝術人類學,其和費孝通先生提出來的邁向人民的人類學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為什么呢?因為費孝通先生早年曾為中國的貧窮而感到憂慮,因此,他所有的研究都是為了建立一個富強的中國,讓中國人民擺脫貧困,所以他稱自己的學術目標為“志在富民”,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他看到部分的中國人開始走向富裕,這時他又產(chǎn)生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富了以后怎么辦”的問題。如果說,富裕了人們要追求美好的生活,但什么樣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我們向往的生活。所以,在這個時候他開始關注藝術,他認為藝術化的生活、具有藝術情境的生活,可能是我們未來美好生活的發(fā)展方向之一。
也由此,他開始關注藝術人類學這個學科,而且也是在他的支持下,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才得以成立。所以,我們藝術人類學科也是秉承費孝通先生的“邁向人民的人類學”的研究。我們要在田野中,用客觀的、科學的方法進入到中國社會實踐的發(fā)展洪流當中,去理解我們的當代藝術,包括傳統(tǒng)藝術和民間藝術,在這樣的研究中為中國人民的和平、繁榮和富強,再加上美麗的生活服務,所以我們走的是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從實求知”的道路。
每年學會都在不同的大學舉辦學術年會,每次年會都能收到近200篇論文,每次秘書處都在這200篇論文中精選60篇左右結集成冊,給予出版。經(jīng)過這些年的努力,學會已經(jīng)出版了十二部厚重的上下冊的論文集,里面凝聚了全體會員的學術精華。
在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藝術人類學的研究隊伍不斷擴大,研究成果不斷融入到中國社會實踐的洪流中,為中國藝術學學科建設,為藝術人類學理論的本土化,為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為中國傳統(tǒng)工藝復興,為藝術介入新農(nóng)村建設,為國家“一帶一路”理論建設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于秉承的是從實求知的研究方式,所以,我們的論文大都涉及到國家最前沿、最重大的戰(zhàn)略問題的討論,積累若干年后,這樣的記錄和討論一定會有巨大的價值的。
目前,學會的會員由最初的100余人增加到1000余人,會員們來自藝術學理論、藝術人類學各門類、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等學科,分布在全國300多所高校,這是一支跨學科的、年輕的、充滿著朝氣和創(chuàng)造力的學術共同體。經(jīng)過前后30年的努力,中國藝術人類學在中國學術界已嶄露頭角,在國際學術界已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在國際上,藝術人類學被分散在人類學、藝術學的各個學科,但在中國,我們把這些分散在各個領域的學科分支集合在一起,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支藝術人類學共同體。
這樣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關注。西方藝術人類學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英國著名人類學家羅伯特·萊頓教授主編了一本《中國當代藝術人類學》的文集,將于今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這部書的出版將會增強中國藝術人類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這都是全體會員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希望我們還能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另外,今年年會還有一項重要的程序,那就是舉行換屆工作。在換屆工作中,我們將通過選舉誕生第三屆新常務理事會以及新的會長和副會長人選。在這里我預祝會議圓滿成功,換屆順利!
二
兩天半的會議已經(jīng)結束了,感謝各位與會代表,他們是藝術人類學研究的中流砥柱。年輕的會員們是我們的未來,我相信未來的會長、副會長還有常務理事一定會從在座的年輕人里面誕生。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過客,包括我自己也一樣。
因為我們這個會議的最大特點就是大家都是抱著相互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態(tài)度來參會的,而每一次的會議總結總是最精彩的,每年我們都會在每個組選取一位最好,優(yōu)秀的學者來做總結報告,因此,每一年每一組的總結報告都很精彩,都富有啟發(fā)性,剛才三個小組的主持人,都分別對自己小組論壇的學術討論做了總結,相信大家從中受益匪淺。在這次研討會中,我們看到了有如下的一些學術討論的趨勢。
(一)學科的自覺與反思
我們學會從成立到現(xiàn)在已走過了12年的風風雨雨,一年一次會議,到今天已開了12次年會,每一年我們都會印制出厚厚的兩大本論文集。這些論文形成的資料足以讓我們?nèi)タ偨Y和反省我們所走過的學科之路。也許是這個原因,我發(fā)現(xiàn)這次會議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許多學者幾乎都在不約而同地開始反思這些年我們所的走過的學術之路。開始有了學科自覺,在追問我們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成立以來,應該做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在未來我們還需要做什么?在這次會議上,我們看到,回顧、反思和展望學科未來的文章明顯要比過去多。
在為數(shù)不多的主題發(fā)言中,就有三篇這類的討論文章。第一篇是我的有關“建構藝術人類學“中國學派的設想與實踐”,在文章中,我首先從中國藝術人類學自身發(fā)展所經(jīng)歷的歷史背景和國家社會實踐,來確認我們學科建設的初心,進而來探討是否可以建構藝術人類學的中國學派,這一學派建立的初始條件與歷史條件是什么?再進一步討論我們?yōu)槭裁匆⒆约旱乃囆g人類學中國學派,其價值和意義是什么?在論述中,我認為,中國的藝術人類學一開始的切入點就跟西方不一樣,西方是從認識“他者”的藝術,認識異邦的藝術開始的,而中國藝術人類學則是從認識自身的藝術開始的,是反思和發(fā)掘自身的文化資源和藝術資源開始的。是在通過保護、發(fā)掘、認識自己的藝術和文化資源及脈絡,去重構中國的新的當代文化和藝術,既富有傳承性又富有建設性。是否根據(jù)這樣的一些實踐建構富有中國特色的理論,在國際社會中形成一個中國學派,加入到世界學術的共同體中。當我們進入世界藝術人類學共同體的時候,人家需要根據(jù)看著我們的名片叫得出我們的名字:這是來自中國的,他們是一個什么樣的學派,建構了哪些理論,而學派就相當于這張名片。有關學派的建構,是我自己提出來的。
洛秦教授在主題發(fā)言中,提出了藝術人類學的“中國經(jīng)驗”,沒有中國經(jīng)驗也就沒有中國學派。我覺得這個也是相輔相成的,他提出了“音樂上海學”里面不僅體現(xiàn)有“中國經(jīng)驗”,還有上海這樣大都市所形成的自身經(jīng)驗,可以形成一個上海音樂學派。我相信,以后像這樣有地方特色,有自身獨立見解的的研究會越來越多。他很自信地說,像他這樣以“中國經(jīng)驗”而形成的音樂人類學研究,拿到國際上也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我也深信不疑,我希望我們的整體形象走到國際上,也是能夠走得出去來。
第一天主題發(fā)言的基本都是資深學者,只有一位年輕的學者——東南大學藝術學院的孟凡行副教授,他從學科建設和學科發(fā)展的角度做了一個深刻的反省與討論,他提出藝術人類學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yè),因此,學科屬性很模糊,但在高校中,每一個學科都要找到一個明確的屬性,才便于學科建設,于是,藝術人類學到底是人類學下面的門類學科,還是藝術學下面的或者成為藝術學下面的學科,這樣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他認為,有關這個問題就研究的層面來談,歸屬于哪個學科都是可以的,但是按照學科來講,就必須要有一個站隊。他個人認為,藝術人類學就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它只是屬于一個分支,但就藝術學的角度來看,其實屬于一個層面,分支砍掉問題不大,但層面卻是是離不開的。這樣的看法到別開生面,可以留給大家來共同進一步思考。
小組討論時,我在理論組做評議,在這個組里,安麗哲和董波兩個人的發(fā)言也對學會成立以來,中國藝術人類學的學科發(fā)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董波提出的問題是“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中國藝術人類學”?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她把學會歷年開會的主題梳理了一遍,得出的結論就是:中國藝術人類學的研究始終是跟著中國社會實踐的發(fā)展來選擇研究主題的,每一次國家提出重大戰(zhàn)略,我們藝術人類學的研究都是在積極參與,如非遺保護,傳統(tǒng)文化復興,振興傳統(tǒng)手工藝,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等等。因此,這樣的藝術人類學研究是可以推動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藝術人類學研究,安麗哲則是通過2006年至2016年十年間的數(shù)據(jù)分析,研究了學會的會員結構,各個學科所占的比例,論文寫作的大概趨向,寫作范式的探究等等,從而對中國藝術人類學的研究趨勢和學術取向,做了詳細的定性定量的研究。也就是說,通過一系列的數(shù)據(jù)分析,讓我們對自己學科的發(fā)展路徑,會員們的知識結構和研究目標有了一個清晰認識,這是非常好,非常有意義的。這是我談的第一點,對于學科自覺性的認識。
(二)由關注“物”到關注“人”
這次論文的研究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大家的研究對象開始由“物”向“人”轉(zhuǎn)化,而且,從開始研究人的外表到研究人的內(nèi)心世界,這一點是這次會議討論主題的非常大的一個轉(zhuǎn)變。比如張士閃通過“民俗儀式”來談到文化的“變與不變”的因素,我覺得這很有意思。通過他的研究,讓我們看到民俗儀式的空間是可以改變的,儀式的程序也是可以改變的,儀式的主體參與者同樣可以改變,但是唯一不變的是內(nèi)心深處的東西,也就是信仰,包括信仰的主體“神”,這是不可變,,若變了就不能成為儀式。還有它里面的那些儀式符號也是不可變的,儀式符號既是象征物,同時又可以給予人們單調(diào)的生活帶來喜悅的藝術形式,而這樣的東西也是不可變的,我覺得這樣的研究也是很有意思的。
納日的發(fā)言則是把藝術人類學提高到一個哲學的層面來討論,那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層面,也比較深奧的層面。他說我們研究藝術人類學可能研究“物像”比較多,而他希望研究“物感”。藝術就是一種感知世界的方式,是通過人的感官來認識這個世界的,這種提法也是由對物的表面認識,深入到由感官體驗的心理認識。他談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萬象眾生”,也就是說,在世界上,不光是人和人要平等,人與物要平等,人與動物也要平等,他提出要通過藝術來認識這個概念,我覺得這也很有意思。
還有李震,他的發(fā)言是圍繞“熱鬧”這個詞的進行的。什么叫熱鬧?為什么在我們的民俗活動中,始終被熱鬧這個詞圍繞著?哪怕是喪事,我們也把它當成熱鬧的喜事來辦,被稱之為“白喜事”。他認為,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是中國民俗和民眾的一個共同心理,這種心理跟美、跟感覺和快感有什么樣的關系?跟人們對生活美好的愿景又有什么樣的關系?這些都是通過一種心理活動來進行的討論。
來自日本的楊小平用“和平鴿”和“千紙鶴”的象征意義,讓我們看到了日本國民的特性,也看到了藝術作為一個象征符號在民族里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他發(fā)言的主題是日本人怎么通過一系列的象征符號來平復戰(zhàn)爭痛苦的。我認識好幾個日本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guī)缀醵际茄芯繎?zhàn)爭的,也許是因為廣島的原子彈給日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戰(zhàn)爭就成為了許多日本學者反復研究的主題。楊小平指出,在日本藝術中的“和平鴿”實際上是撫平戰(zhàn)爭痛苦的一個象征。而日本人喜歡疊的“千紙鶴”,也是因為千紙鶴代表健康,人們通過千紙鶴撫平對死亡的恐懼感。我覺得這樣的研究讓我們看到了藝術的象征意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
羅易扉的《從物的工具回到人的本身》,這里面也談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人類學回到人的意義。我們通常很容易只是把人類學作為一種研究事物的工具,她提出要從工具到意義,她提出的“溫和現(xiàn)代性”和“啟蒙現(xiàn)代性”讓我比較感興趣,作為一般的精英分子,他是要啟蒙大眾的,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角度,但是作為人類學家,他和大眾在一起相互學習和商討的關系,是一種平等的眼光和角度,這樣的討論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王可的發(fā)言中,提出了“虛擬藝術人類學”、“數(shù)字化藝術人類學”的概念,這也是很有意思的。這一新的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一系列的新的關鍵詞,讓藝術人類學的研究開始從實地進入到靈界,人開始從“實體的生存”轉(zhuǎn)向“數(shù)字化的生存”。我們在實體空間里面有一個具體的人,在虛擬的空間里面還有個“替身”,所以我們?yōu)樽约航嬃艘粋€“彼岸”,一個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可以進入的“彼岸”,那就是一個“數(shù)字化的彼岸”。他提出了很多重要的關鍵詞,比如說“互動”、“選擇”、“反饋”、“交替”、“流變性”等等,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同時他還就虛擬民族志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如將我們所講的“深描”,加上了“深繪”,“深浸”等關鍵詞。深浸這個詞很有意思,是要將人浸透到虛擬世界中去。還有看世界不光是用目光來看,還可以通過鏡像來看,通過鏡頭來看等等。這些新的概念,新的關鍵詞都擴展了藝術人類學的研究范圍和深度,
(三)有關歷史維度的研究
在這次會議的論文中,出現(xiàn)了許多通過人類學研究歷史的文章,也都非常有意思。如孟蕾通過物像來研究和分析唐代人的變遷和生活方式。她通過唐代人喝水茶壺的水流和把手的變化,來分析唐代人的視覺是如何產(chǎn)生變化的,是如何有席地而坐發(fā)展到凳子的。當然這還可以擴展,如唐代很多的器物可能受到的是胡人的影響,因此,可以將其與同時代其他國家的器物做對比研究等等,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研究。
(四)有關藝術介入鄉(xiāng)村建設的研究
藝術人類學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在于我們的研究始終是跟隨中國的社會實踐,也始終是為中國的發(fā)展而做的研究。近期藝術介入鄉(xiāng)村建設是藝術界的一股潮流,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今天,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已經(jīng)遇到了一個巨大的瓶頸,而能夠破除這一瓶頸的也許就是鄉(xiāng)村重建,這是各個學科都共同關注的研究主題,在藝術人類學的研究中也一樣有許多學者在討論這一問題。在這次會議中,涉及這一研究的有王廷信、季中揚等學者,談到了鄉(xiāng)村的審美和鄉(xiāng)村傳統(tǒng)的重建方式等,這些討論都非常有價值。
(五)民族志的寫作仍然是主流
這次會議收到的論文最多的還是藝術民族志,在這些論文中學者們對不同的藝術現(xiàn)象、藝術儀式進行了描述,紀錄呈現(xiàn)了中國多元的地方藝術和民族藝術發(fā)展現(xiàn)狀,是非常重要學術成果。總而言之,藝術人類學經(jīng)過十幾年的發(fā)展,大家都得到了快速成長,許多論文表現(xiàn)出了新的水平。
這個成長和變化有幾個特點:一是從碎片到整體,以前許多會員的藝術民族志的記錄和研究通常都是碎片式的,零散的,而現(xiàn)在越來越整體化,能夠成一定的知識體系了;二是注重從物質(zhì)到心理(非物質(zhì)),即從外到里的整體研究;三是在研究中從重視工具到重視人本身。四是學科自覺和學科反思開始出現(xiàn),其象征中國藝術人類學的研究開始走向成熟。
在論文中大家看到了藝術人類學跟藝術學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藝術學的研究大多數(shù)還是停留在理論討論層面,有許多的論文就是對西方學術觀點的評述,對西方理論研究的再研究。當然這樣的研究也可以闡釋出一些新的理論,但是比較困難。正如做菜一樣,需要新鮮食材,沒有新鮮食材,即使你的廚藝再高,也烹調(diào)不出好的菜肴。藝術人類學的最大特點就是我們的內(nèi)容都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體會出來的,因此,藝術人類學的研究始終是緊跟最新的社會實踐,最新的國家戰(zhàn)略結合在一起的。因而,大家的研究主題大都與非遺保護,手工業(yè)復興、、一帶一路、新農(nóng)村建設等國家戰(zhàn)略相關,因為這些國家戰(zhàn)略都會滲透到中國的社會實踐中,自然也會投射到社會的藝術現(xiàn)象中。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們的研究中可以感受到時代的脈搏,社會潮流的涌動,也許這就是藝術人類學研究的價值與魅力吧!
(六)研究中的不足
盡管在我們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這其中也存在許多缺點和值得改進的地方。我認為可以改進的地方可能就是民族志的寫作,民族志的寫作是我們藝術人類學研究中最重要的一塊。我大概翻了一下,值得肯定的是存在很多寫的不錯的民族志論文。但仍然有一些民族志論文是碎片化的,缺少目的性,缺少問題意識的,同時也不懂得如何向讀者交代其所描述的藝術事實所存在的具體的時空條件,而且缺乏理論性思考和系統(tǒng)性思考,在這其中更為重要的是缺乏系統(tǒng)性的記錄和描述。其實,作為藝術民族志不用寫得很花哨,也不用加入許多流行的理論,只要樸素的將其來龍去脈講述清楚也是十分有價值的。
我看到有一篇吳昶關于湖北山區(qū)土窯陶瓷研究的民族志,就寫得很樸素,但是他仍然以白描的形式勾勒出了其所調(diào)查到的許多的情況,反映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可以破除以往一些理論局限性的社會事實。如:按照我們現(xiàn)有的研究,我們認為,民國時有很多手工藝陶瓷因為機器的使用受到了沖擊,很快就受到了歷史的淘汰。但是他的研究,讓我們看到了,即使到2000年以后,在山區(qū)還有許多手工生產(chǎn)的土窯存在,其之所以存在,那是因為在山區(qū)里面很不方便,由于沒有公路,運輸全靠人力來挑,牲口來馱,土窯就為這些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提供他們的日用陶瓷器。這讓我們改變了一個觀念,傳統(tǒng)手工藝不僅是因為機器的沖擊才衰敗的,還與交通有關系,便捷的交通讓工業(yè)化的產(chǎn)品得以普及,反之,沒有交通的便捷,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就難以普及。不管怎么樣,吳昶的研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很重要的社會發(fā)展層面。所以,哪怕是沒有引用任何的已有的理論,但是能夠把社會事實完整的描述出來,讓我們從中提煉出社會發(fā)展的脈絡和規(guī)律,也是非常好的,這樣的白描也很重要。
(七)未來的學科關注點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中國藝術人類學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在逐步地走向成熟,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術共同體的建構,首先我們需要有一個共同宏觀的研究目標,同時還要有一系列共同的學術規(guī)則和學術術語,也就是說,發(fā)展到了今天,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關鍵詞的建構。關鍵詞其實就是概念,任何一個學科必須要有一系列的概念、一系列的術語,才能構成自身的學科體系,所以,藝術人類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下一步研究的目標。
在藝術人類學的關鍵詞中,我們既要有西方的,也要有中國自己建構的藝術人類學關鍵詞,如果我們把中西方藝術人類學的關鍵詞搜羅進來,其中還包括不同時期不同學派的代表性人物的話,我們,就會對中西方藝術人類學研究的脈絡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我們就會由此知道了中西方藝術人類學的理論脈絡,以及這些理論脈絡是由哪些人在什么樣的社會背景和學術背景中建構起來的。
在這里,我們要感謝《民族藝術》雜志的許曉明主編,是她提議將在《民族藝術》雜志開設一個藝術人類學關鍵詞的欄目,由我來主持這個欄目,等文章積累多了以后,我們可以將其編輯成冊正式出版,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主意,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學科建設性工作。我在此對大家提出號召,希望大家積極投稿,到時候我也會寫一些關鍵詞在群里發(fā)布,供大家參考,這算是先在此做一個廣告。
最后,我感謝大會幕后的工作人員,感謝以孟凡行、盧文超為代表的年輕團隊,還包括我們學會自己的秘書處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謝謝大家!
注 釋:
①本文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章旭清、盧文超、史韻榮等師生根據(jù)錄音整理。全文第一部分,為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方李莉研究員,在2018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年會上開幕式的致辭。全文的第二部分,為方李莉會長在閉幕式上的總結發(fā)言。
我校舉行安達民族音樂傳承創(chuàng)新與傳播中心揭牌暨烏蘭牧騎班開班儀式
2018年9月23日上午10點,“內(nèi)蒙古藝術學院安達民族音樂傳承創(chuàng)新與傳播中心揭牌暨烏蘭牧騎班開班儀式”在我校小音樂廳舉行。自治區(qū)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玉剛,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自治區(qū)文化廳黨組書記周純杰,我校黃海院長,蔡廣志、趙林平副院長出席儀式。白玉剛部長和黃海院長為“安達民族音樂傳承創(chuàng)新與傳播中心”隆重揭牌。
該班將充分利用內(nèi)蒙古藝術學院藝術教育教學資源,為自治區(qū)培養(yǎng)新一代烏蘭牧騎藝術人才。安達民族音樂傳承創(chuàng)新與傳播中心與新時期烏蘭牧騎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將有利于烏蘭牧騎事業(yè)在新時代的傳承創(chuàng)新與繁榮發(fā)展,有利于自治區(qū)民族音樂人才的培養(yǎng)以及打造具有國際國內(nèi)影響力的新型民族音樂創(chuàng)新團隊,有利于草原文化的對外輸出與宣傳和草原文化國際國內(nèi)市場的開拓,以及內(nèi)蒙古文化在國際國內(nèi)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