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登奎
摘 要:班級管理實際上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是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進行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目標,采用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有計劃、有組織、有協調的控制,從而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管理的過程。通過班級的管理在實現教育目標的同時,要能使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干部;班級工作
一、當前班級管理中仍然存在的問題
在班級管理中,雖然一直提倡要民主、要以學生為本,但實際情況是大多數的班級中還是以班主任管理為主,班級管理方式也偏重于專斷型,不利于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在班級管理中,學生的全民參與程度目前比較低,班級制度也缺乏活躍性。班級管理首先要有良好的班風,沒有確定的班級發(fā)展目標,班級的管理便沒有方向性。班級核心隊伍的建設并不完善,教師沒有積極地發(fā)現和培養(yǎng)積極分子。在建設班級的初期,要制定一系列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和行為準則,這才能使得之后的班級管理有序進行。
二、班級管理原則
班級管理必須要堅持正確的方向,用正確的思想去引導學生,這才是班級工作最受社會政治和經濟制約的客觀反映規(guī)律,所以方向性原則要作為首要原則。
班級工作是教師的職責所在,所以各個學科的教師需要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教育,要辯證地看待、一分為二地對待班級的教育工作同班級的管理工作。
自主參與是指班級成員參與管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班級各種組織結構的干部成員都應該由學生民主選舉產生,并授予他們進行管理的權力,不能隨便干預。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進行幫助,但不要完全地替代學生。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不去做,學生能做的班干部不去做”。
要注重平等性原則,在班級管理中要注重以人為本的新課程教育理念,它也是班級管理的人格魅力的體現,只有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特長,如果教師能夠以寬容的態(tài)度、平等互助的精神去關心和愛護每個學生,對學生能夠做到嚴慈相濟,有教無類,才能真正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始終堅持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并且還要把所有的學生作為管理的對象,一視同仁,兼顧大局。
三、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策略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思維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動。所以在班級管理中形成教師和學生之間互通有無的交流是首要任務,積極的師生關系可以更好地為班級管理提供現實的物質條件,因此教師要做到熱愛和尊重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上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生活上要鼓勵和支持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才能建立平等的管理方式。
2.以學生為主體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人為本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把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讓其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以平等的方式,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
3.和學生一起完善班級規(guī)章制度
在高中時期,學生已經有自己分辨事情的能力,所以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建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參與進來,可以以班干部為首,以民主討論的方式,積極調動全體學生,集思廣益,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想象力,科學地提出方法和意見,解決規(guī)章制度建立的問題。根據學生提出來的建議進行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班集體的個性化的規(guī)章制度。由于這個是由大家一起來完成的,所以也需要大家一起去遵守這個規(guī)章制度。
4.充分的發(fā)揮班干部的優(yōu)勢
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中,由于高中生的心理會存在叛逆的現象,所以很多時候不容易接受班主任,并且會與班主任對著干,在班干部的選拔過程中,要通過民主的方式讓學生選出自己心儀的班干部,為班級的自主管理做好鋪墊。班集體是在全班學生參加的教育活動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因此每個人都有機會為班集體出力并且顯示出自己的才能,設計開展班級教育活動是教師的日常工作之一,積極發(fā)揮以班干部為主導、所有學生參與的教學特點。教師的管理要注意引導正確的集體輿論導向,善于引導學生對班集體的一些現象和行為進行評議,要努力把輿論的中心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來,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班紀,這對班級的管理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班集體是每位學生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組成單位,也是每個高中生發(fā)展和學習的平臺,科學地進行班級管理,可以使學生在積極健康的氛圍中茁壯成長,還能夠提高每個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從而提升高中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到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
參考文獻:
[1]班華.陳家麟.中學生班主任實施素質教育指南[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關老健,陳觀瑜.教師的學習與成長[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