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晶萍
摘要 利用自動站常規(guī)觀測資料、EC數(shù)值預報、雷達資料等對2014年第9號臺風“威馬遜”路徑及海南島中西部特大暴雨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受副高西南側強勁東南氣流影響,“威馬遜”穩(wěn)定移向西北方;西南季風向“威馬遜”輸送大量水汽,使其登陸后仍具備較高強度;“逆風區(qū)”呈“列車效應”,正對應中西部地區(qū)大降水地區(qū),由“逆風區(qū)”可推斷強降水的發(fā)生;地形在暴雨強度上起增大作用,山地地形促使降水加強。
關鍵詞 路徑;暴雨;逆風區(qū);地形;“威馬遜”;海南??;中西部
中圖分類號 P444;P426.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24-0209-02
1 臺風“威馬遜”概況
2014年第9號臺風“威馬遜”于7月18日15:30、19:30、19日7:10分別在海南省文昌翁田鎮(zhèn)沿海、廣東省徐聞縣南部沿海、廣西省防城港市光坡鎮(zhèn)沿海登陸,中心風力達48 m/s,中心最低氣壓950 hPa。受臺風“威馬遜”影響,17日20:00至19日8:00海南省出現(xiàn)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711.7 mm,最大小時雨量131.1 mm,均出現(xiàn)在昌江縣昌化鎮(zhèn)。據(jù)統(tǒng)計,此次臺風導致海南省18個市縣216個鄉(xiāng)鎮(zhèn)受災,受災人口達325.829萬人,房屋倒塌23 163間,10人死亡、4人失蹤,8.596萬人被轉移,直接經濟損失達108.282億元。
2 移動路徑
17日8:00至18日20:00 200 hPa上,東北氣流強盛且穩(wěn)定維持,臺風“威馬遜”在東北氣流的引導下向西北方向移動;16日500 hPa副熱帶高壓強盛,臺風“威馬遜”處于副熱帶高壓西南方,在副熱帶高壓東南氣流控制下穩(wěn)定著向北移動。17—18日,由于高空槽東移北抬,副熱帶高壓開始減弱并東退,副熱帶高壓邊緣的東南氣流和臺風自身內力促使“威馬遜”持續(xù)向西北偏西方移動并加強。
由850 hPa風場演變可知,16日“威馬遜”入南海后,強臺風速中心位于其第一象限,最大風速為32~38 m/s。由圖1(a)可知,17日20:00強風速區(qū)處于第一、第四象限,偏東和東南氣流顯著增強,最大風速約為40 m/s,“威馬遜”持續(xù)向西北方移動。由圖1(b)可知,18日8:00,強風速區(qū)逐漸增大,臺風強度隨之加強,強風速區(qū)域位于第一、第四象限,最大風速為38~40 m/s,偏東氣流和東南氣流增強,臺風穩(wěn)定且移動方向不變,強風速區(qū)域中心風速表現(xiàn)出不對稱分布現(xiàn)象,19日7:00臺風登陸廣西省防城港市光坡鎮(zhèn)沿海后,中心風力有所減弱,結構逐漸變?yōu)閷ΨQ分布。
3 “威馬遜”登陸后強降水分析
3.1 高低空配合
對18日20:00的850、700、500、200 hPa風流線進行分析,海南島上空850、700、500 hPa存在一輻合中心,中低層輻合上升氣流層深厚,與200 hPa輻散中心相對應。高空輻散場的存在是臺風暴雨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使得臺風登陸后為沿途帶來強降水,有利于臺風保持較強強度并持續(xù)加強,一旦登陸即引發(fā)大范圍的強降水[1-3]。
3.2 西南季風影響
由16—17日水汽通量可知,水汽通量開始持續(xù)增加,臺風在海南島登陸后長時間維持一個水汽通量大值區(qū),水汽源源不斷地輸入,有利于穩(wěn)定維持臺風暖心結構,因此“威馬遜”強臺風較大且穩(wěn)定,積云同時也發(fā)展強烈?!巴R遜”登陸后,與南海西南季風互相影響,中尺度強降水系統(tǒng)在其觸發(fā)下得以發(fā)生發(fā)展,受“威馬遜”深厚的低壓系統(tǒng)作用,不穩(wěn)定能量大量積聚,在周圍區(qū)域發(fā)生強烈輻合上升運動。
3.3 降水雷達回波分析
18日13:00至19日3:00在組合反射率因子演變中發(fā)現(xiàn)“威馬遜”具備清晰的臺風眼,臺風西南側為回波集中區(qū),回波呈不對稱現(xiàn)象,臺風西南方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強降水集中區(qū),且降水過程回波強度大部分為35~55 dBZ,最大回波反射率持續(xù)維持并達到61 dBZ。14:00之后,強螺旋回波帶略北抬,生成臺風西南側螺旋云帶并發(fā)展生成對流回波單體,強度>45 dBZ,同時螺旋帶中對流單體受西北氣流控制影響,由于臺風旋轉移動,隨之出現(xiàn)西北向東南發(fā)展,最后卷入過程中,合并后加強,形成回波帶,開始自東北向西南移動。21:00之后,特別是18日23:00至19日3:00期間,海南島中西部一直處于較強對流回波帶影響范圍中,反射率因子在昌江—白沙一帶最為強盛,與強降水中心地帶相對應[4-5]。
4 結論
(1)受副熱帶高壓西南側強勁東南氣流影響作用,臺風“威馬遜”向西北方向穩(wěn)定發(fā)展。
(2)西南季風不斷向“威馬遜”輸送水汽,臺風在海南島登陸后強度仍然很強。
(3)“逆風區(qū)”表現(xiàn)出“列車效應”,反射率因子最強時段也正是降水最強時期,對應著中西部強降水地區(qū),由此可認為,暴雨預報中由“逆風區(qū)”可推斷強降水的發(fā)生。
(4)此次暴雨天氣受到海南島特殊地形影響,山地地形致使降水強度增強。
5 參考文獻
[1] 陳明軒,俞小鼎,譚曉光,等.北京2004年“7.10”突發(fā)性對流強降水的雷達回波特征分析[J].應用氣象學報,2006,17(3):333-345.
[2] 吳海英,曾明劍,蔣義芳,等.多普勒天氣雷達資料在一次雨雪天氣過程中的應用分析[J].氣象科學,2007,27(2):94-99.
[3] 劉家峻,聶新旺,梅娜,等.超強臺風“威馬遜”強度變化條件的診斷分析[J].海洋預報,2016,33(6):51-56.
[4] 黃開剛,楊思施,黃飛.1409號超強臺風“威馬遜”對廣西的風雨影響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5,36(增刊2):30-31.
[5] 董航,姜良紅,章向明,等.臺風威馬遜入侵南海的路徑分析[J].海洋學研究,2016,34(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