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斌
看到“陌上”這個小說題名,怕是有很多人會立即想起《陌上?!钒??那個中國漢樂府民歌的名篇,凡熱愛文學(xué)藝術(shù)之人,恐怕無人不曾讀過。見過無數(shù)有關(guān)羅敷的畫卷,我自己亦曾經(jīng)畫過一幅羅敷,是我想象中的:頭梳墮馬髻,髻上插釵,戴著耳環(huán),為了提色,都用了朱砂;為增加綾羅的透明度,我用石青渲染了她的裙子,又用鵝黃點綴了裙子上的花紋,采桑的籃子和她的飄帶都用了極淡的蓮青——這是一幅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最令自己滿意的畫,卻一不留神被當時創(chuàng)聯(lián)部的陳新曾以辦畫展為名忽悠走了,再也要不回來,今日想起,心里依然隱痛。
有趣的是,《陌上》的作者付秀瑩會讓我聯(lián)想起《陌上桑》中那個美麗而智慧的女子。第一次見她,是在進入“新世紀”之后的“江南行”,那一次是由《江南》主編袁敏發(fā)起的大型筆會,徐則臣、蔡小航等當紅作家都在。秀瑩,在許多青年作家中非常戳眼:明眸皓齒,長發(fā)飄飄,唇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走起路來如同風(fēng)擺荷葉——即便是穿一身家常衣裳,也會在一群人中脫穎而出。乍看,她溫柔、嫻靜,甚至有點羞怯,但再過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女孩會在不經(jīng)意間有一瞥犀利的、能夠洞穿人心靈的眼神;再過一天,喝酒的時候,這個看似柔和的女孩卻毫無遮掩地展現(xiàn)了她的另一面:豪爽、彪悍、巾幗不讓須眉——直到把一眾男士喝到晃悠起來,秀瑩也是面不改色。
——你會隱隱感到這個女孩的不凡之處。
我常說聰明與精明不是一回事,聰明,是耳聰目明,可以用冰雪來形容;而精明,卻常常讓人想起賈府的璉二奶奶: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精于算計,場面上會做人而已。而當下社會,卻是后者占盡風(fēng)光。費盡心血寫的書,常常不如精明者的一番漂亮話更能博人眼球,這便是真實的現(xiàn)狀。許多年輕的寫作者,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做著選擇,而秀瑩,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躲在自己的文字背后,讓文字說話。
這是一條辛苦之路,亦是一條冒險之路。
秀瑩自2008年始發(fā)表小說,自成名作《愛情到處流傳》始,每年均有新作問世。文如其人,是中國畫里那種講究留白、墨分五色的古典美。譬如《愛情到處流傳》,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看成人世界,屏蔽了成人世界的殘酷與丑惡,用國畫中留白的方式展現(xiàn)出它比同類題材的高級之處;又如《花好月圓》,以他者的視角寫了一對男女的愛情從隱秘盛開到最終毀滅,亦有大量留白隱匿著生活的秘密。而《陌上》,應(yīng)當是她小說的一個里程碑。
付秀瑩愛上了一個叫做芳村的地方。陌上是芳村的陌上。阿袁《客次夜讀》詩曰:“客中誰此話相逢,千萬休夸陌上蓬。夜讀不知星月隱,一襟窗畔挹春風(fēng)?!泵擅捎觎F之中,年輕姑娘們手持野菜籃子穿過田埂,遠處是煙霧般的山影,連接著煙霧般的稻田。陌上一片灰綠色中有星星點點的野花,儼然是一幅美極的畫卷。
王安石曾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真正好的小說語言,大抵應(yīng)是“大巧謝雕琢”。秀瑩的語言便是如此,她寫景:“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秋天的鄉(xiāng)村,到處流蕩著一股醉人的氣息。莊稼成熟了,一片,又一片。紅的是高粱,黃的是玉米、谷子,白的是棉花。這些繽紛的色彩,在大平原上盡情地鋪展,一直鋪到遙遠的天邊。還有花生、紅薯,它們藏在泥土深處,蓄了一季的心思,早已膨脹了身子,有些等不及了?!彼龑懗裕骸耙灿兄v究的。拿一個鍋圈撐著,把餅子貼在鍋壁上,叫作貼餅子。這樣貼出來的餅子,有一面呈金紅色,又脆又香。小孩子們尤其喜歡。剛出鍋的熱餅子,掰開了,涂上豬油,撒上些細鹽,極香。奢侈些的,會把過年留下的腌肉拿出來,肥多瘦少,夾在滾燙的餅子里,咬一口,命都不要了。”她寫女人的小心思:“彩霞一腳跨進來,見香羅蓬著頭,穿著肥肥大大的睡袍,半邊臉上被壓出了清晰的涼席印子,便笑道,姐姐剛起來?香羅看她笑得曖昧,心下有些惱,臉上卻笑道,可不是。你早呀。”偶爾她也有濃墨重彩:“地上散落著幾只竹筒。這種劈開的竹筒,有著銳利的棱角。寫到這里的時候,我心里驀然一驚。這美麗的竹筒,竟然就成了致這對情人于死地的兇器。 茶具卻是完好的。茶幾上,兩只茶杯相對,靜靜地打量著對方。那幅畫還在。還有畫上的物事,南瓜、葫蘆、大石榴,咧開嘴巴,露出里面鮮紅的秘密。這是生活深處隱匿的秘密。鮮紅的,血淋淋的,有著詭異的凄美的死亡的氣息?!?/p>
早年我寫過一篇隨筆《文字的色彩》:“文字也是有色彩的,于是才有了對于文字的迷戀。寫文章的時候,每個字都是要推敲的,既然是‘碼字兒的,就要把字碼好,譬如畫寫意畫,每一筆似乎都是不經(jīng)意的,但是墨色的濃淡,筆鋒的側(cè)逆,留白的空間,總體的布局,都是十分地講究,一個敗筆都會影響全局……復(fù)雜的色彩變成了多義性,變成了一種說不清道不白的東西。那是一種最讓電子時代惱火的多義性,這種模糊和多義是最不可模仿不可‘克隆的。但不能刻意,刻意就沒意思了。復(fù)雜到了極致便成為簡單,單純的墨可以分出五色,每一個字都可以達到意外的效果——寫作,是意外的不可言喻的色彩?!毙悻摷词侨绱?,亦因此,她的文字可以“拙規(guī)矩于方圓,鄙清妍于彩繪”(宋·黃休復(fù)),可以傳承中國文化中那些最美好的精髓。
秀瑩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她小時候,特別愛吃蘋果,有一天,一個疼愛她的長輩給了她三個蘋果,又大又紅,漂亮極了,在當時,可算作是珍貴的禮物了。她小心翼翼地抱著回家,遇見同村一個孩子,眼巴巴地盯著她懷里的蘋果,她就一咬牙送了那孩子一個。走一段路,又看見一個孩子,這回那孩子吮著手指頭看著那蘋果,都快哭了,秀瑩心里也快哭了,但還是忍痛把第二個蘋果送了出去??斓郊伊耍粋€長輩抱著個小小孩兒站在那兒,小小孩兒的表達更直接——哇哇哭著要那蘋果,秀瑩只好把自己最后的蘋果送了出去——一回家見到媽媽,就忍不住大哭起來——細想起來,這個故事是有畫面的,一個小女孩兒捧著三個大紅蘋果,走了一路,蘋果一個個地消失了,多么像安徒生的童話?。?/p>
而現(xiàn)在正在溫哥華講學(xué)的我,眼前卻出現(xiàn)了另一個畫面:在一個叫做芳村的地方,一個長發(fā)飄飄的年輕女子正走在陌上,家常打扮,挎著一個裝滿種子的小籃子,走向前方慢慢升起的曙色,撒下一路種子,那些種子如同慢鏡頭般地發(fā)了芽,綻開了一路的奇花異草,正慢慢伸向那些最高最美的枝條。
——那是中國文學(xué)最高最美的枝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