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波
(404100 重慶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重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97修訂)中第133條規(guī)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第92條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根據法律條文的規(guī)定,發(fā)生逃逸致人死亡的前提是成立交通肇事罪,與此同時,責任行為人還有逃避法律追求的目的,在對致人死亡中“人”的理解也有不同的看法,部分學者認為,在逃逸過程中的二次肇事致人死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是因逃逸導致之前的受害人死亡,從因果關系的角度考慮,這里的“人”應該是之前的肇事受害人,從這個角度更加符合立法的本意。所以說,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進行準確的界定,是進行法律認定的前提[1]。
因此必須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才能適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規(guī)定:首先,行為人的逃逸行為要發(fā)生在交通肇事之后,而且具有逃避救助受害人、逃避法律的意圖,也就是說行為人在明知自己的交通肇事行為,并認識到可能會帶來的后果前提下發(fā)生的逃逸,如果行為人并沒有明確知道自身發(fā)生了交通肇事行為,則不適用該規(guī)定;其次,行為人的逃逸行為要在刑法上與被害人的死亡有因果關系,而且因果關系不能顛倒,如果是當事人當場死亡,或者受害人在客觀上已經無法就職的情況,就不存在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也就不適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規(guī)定;最后,在行為人逃逸和被害人死亡這中間,要排除其他致被害人死亡的因素,例如被害人在救治的過程中再次發(fā)生事故,或是由于醫(yī)療失誤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則不適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規(guī)定。由此可見,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界定,應該是在交通肇事行為人在明知自身的肇事行為可能會產生嚴重后果的前提下,為了逃避法律和逃避救助傷者,導致受害人無法及時得到救助而造成死亡的行為[2]。
對于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認定上,根據不同的罪過表現(xiàn),有不同的認定,主要有過失和故意兩個方面。
罪過表現(xiàn)為過失也就是行為人對自身的肇事行為可能會引發(fā)的后果應該預見卻沒有預見,或者是已經預見卻認為能夠避免的情況,對于交通肇事是過失犯罪的,在具體的實踐中表現(xiàn)最多的是交通肇事并不具有致被害人死亡的危險,是由于行為人的逃逸使被害人沒有得到及時救助而造成被害人的死亡。在這種情況中,由于行為人在肇事后并沒有預見到致人死亡的危險,屬于交通肇事導致被害人死亡,而不是逃逸行為產生的死亡,滿足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條件,所以在量刑的時候應該按照交通肇事罪的第二個檔次定罪量刑[3]。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在行為人交通肇事逃逸的過程中,再次由于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造成的交通事故,仍然屬于過失犯罪,但是在量刑的時候,要按照交通肇事罪的第二個檔次中較重的刑罰量刑。
與上述過失犯罪不同的是,如果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中罪過表現(xiàn)為故意,需要結合其主觀因素和客觀情況綜合判定,是否成立不作為故意殺人罪。不作為犯罪的成立要求在主觀上必須是故意,客觀上要考慮被害人的受傷情況、地點、環(huán)境和救助的可能性等等,最主要的是要看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不作為是否包括剝奪受害人生命的現(xiàn)實危險[4]。例如:行為人在肇事之后,準備救治受害人,但是中途由于害怕承擔法律責任而改變了主意,將受害人遺棄在偏僻位置,這種情況就屬于不作為故意殺人罪,但是如果地點發(fā)生了改變,行為人將受害人遺棄在了醫(yī)院門口,這時行為人的行為就僅僅構成交通肇事罪,可按照第三個量刑幅度量刑。除此之外,如果行為人在偏僻的地點肇事后逃逸,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受害人并沒有被其他人救助的可能,此時也構成不作為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明知受害人可以救治的情況下,急于逃逸而造成受害人拖軋死亡的,在主觀上屬于故意犯罪,客觀上也加速了受害人的死亡,因此犯罪行為發(fā)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在量刑的過程中應按照故意殺人罪量刑。
總而言之,隨著交通運輸行業(yè)的發(fā)展,我國的交通事故發(fā)生率逐年上升,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例也非常多,我國在刑法中加重對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處罰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從客觀上強制要求行為人能夠及時的救助肇事中的傷者,避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對交通肇事逃逸之人死亡的概念進行準確的界定,并對逃逸行為進行合理的法律認定,從而使行為人能夠為自身的行為付出相應的法律代價。
[1]趙津.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之法律認定[J].改革與開放,2017,(3):45-46.
[2]趙鵬越.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
[3]樂丙義.相某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案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7.
[4]潘國浪.淺析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認定[J].職工法律天地,201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