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糧食安全,不能只靠市場一只手,不能光從經(jīng)濟效益看待糧食市場供求關系。政策出臺特別要注意配套性,不能讓糧食收購價跌破成本價,把種糧人打“殘”了。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蘇州農業(yè)現(xiàn)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應對市場能力不斷加強,種田大戶功不可沒。但是,種田大戶因為年齡大、知識低、勞作辛苦、收入微薄,已經(jīng)后繼乏人,稱其“最后一代種田人”絕非危言聳聽,特別是不能讓新一代種糧人受傷。谷賤時更要注重保護好農業(yè)生產的儲備力量。
資產收益高、勞動收益低,是當下我國分配制度存在的突出問題,也是種糧大戶豐收不增收的原因之一。吳江區(qū)一些村自行進行了一些探索,但如何做到既保護村集體和村民利益,又保證種糧人的積極性,還需要有智慧的政策。
總之,我們希望通過政府、社會和農戶的共同努力,在推動糧食質量再上新檔次的同時,解決糧食生產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最終實現(xiàn)吃糧人得益、種糧人增收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