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適用范圍評析

2018-01-22 10:48:07
職工法律天地 2018年2期
關鍵詞:適用范圍公共安全界定

應 龍

(650504 昆明理工大學 云南 昆明)

一、該罪中“其它危險方法”適用范圍的界定

1.關于該罪中“其它”適用范圍的界定分析

根據(jù)刑法第114條與115條關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組成部分的相關規(guī)定,發(fā)現(xiàn)“其它”危險方法也是有一定限制范圍的,它只能作為這兩則條款未盡事項的兜底性規(guī)定,而不能作為對危害公共安全罪整個章節(jié)的兜底性規(guī)定,要想明確“其它”在此處的真正含義,首先,應當明確某罪在刑法分則中所處的具體位置;其次,從宏觀的角度將其放到刑法分則體系中來看,這兩條屬于普通法,而除此之外的其它規(guī)定都屬于特別法的范疇,那么問題來了,①就是在危害公共安全類的犯罪中,若分則己經(jīng)針對某種具體的危險方法規(guī)定了獨立的罪名,那么這種危險方法就不是此處探討的“其他”危險方法了。因此,“其他”危險方法只能是對刑法第114條、115條這兩個條款未盡事項的兜底性規(guī)定,而不能作為對整個章節(jié)的兜底性規(guī)定,也就是說“其他”還需要滿足危險相當性的要求。

2.關于本罪中“危險方法”適用范圍的界定分析

有學者認為,②危險方法的特征包括:方法本身的危險性、方法的獨立性、危險的相當性三大特征。我認為,這樣概括并不科學。首先,方法本身的危險性更像是危險方法概念的另一種說法;其次,針對獨立性這一特征,最多只能發(fā)現(xiàn)前三種行為具有一經(jīng)實施便能獨立發(fā)生危害后果的性質(zhì),但是投放危險物質(zhì)這一行為卻比較特殊,它有不依賴外部條件便發(fā)生危害結(jié)果的情況,如向空氣中投放毒氣;也有需憑借外部因素的介入才能出現(xiàn)結(jié)果的情況,如向供居民飲用的水井里面投毒,這就需要我們對其“危險相當性”有所判斷,因為我們能據(jù)此判定某一行為是否屬于危險方法,更重要的是這樣解釋符合刑法上的同類解釋規(guī)則。

但何為“危險相當性”,這卻是一個涉及價值判斷的問題,學界對此并未達成統(tǒng)一認識。③目前,理論界對“危險相當性”主要有以下三種認識:④第一種是采用列舉的方法將其范圍界定為“私設電網(wǎng)、駕車沖撞人群、使用放射性物質(zhì)、擴散病毒等危險方法?!钡诙N是將其理解為“對公共安全的嚴重破壞性。”第三種是將其闡釋為“一旦實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數(shù)人重傷、死亡的結(jié)果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損害其他重大公共利益的行為?!蔽冶容^好認同第三種觀點,因為這與刑法罪刑相適應原則相符。不管是單從該罪在法定刑上的規(guī)定來看,還是比較該罪和其他罪名在法定刑上的設置來說,“危險方法”都應當是可能造成多數(shù)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單從該罪本身的規(guī)定來看,即便是對危險犯,刑法設置的刑期都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梢钥隙ǖ氖牵盒谭▽υ撟镆?guī)定起刑點這么高的刑罰,就其根本是因為這種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極大。如若犯罪行為只能造成一般的危害后果,刑法根本沒有必要將其設為危險犯來加以防犯,也不需設置這么嚴苛的法定刑來處罰這些行為,否則就與刑法的罪刑均衡原則相背離。考察分則對其他罪名的法定刑設置,如故意傷害罪和非法拘禁罪,立法者對那些致人重傷的情形,都規(guī)定的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通過對該罪與其他兩罪進行比較,雖然侵害的客體不同,但在主觀罪過方面卻是一樣的,即都為故意的內(nèi)容,且刑罰的尺度也是一致的,根據(jù)罪刑相適應的原則,該罪在客觀危害性方面也應與其他兩罪相當,即應只含致人“重傷”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危險方法”應是與放火、決水等行為危險性相當?shù)姆椒ǎ葱袨橐唤?jīng)實施,便有造成多數(shù)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對危險方法含義的闡述都是從行為本身的危險性出發(fā)的,而不是以行為是否危害了公共安全來作為判定標準的。鑒于此,不能采用“危害公共安全”作為“危險方法”的具體判定標準。

二、該罪中“公共安全”適用范圍的界定

1.概念上的界定

關于“公共安全”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①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財產(chǎn)安全;②不特定或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財產(chǎn)的安全檢查;③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chǎn)安全;④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財產(chǎn)安全。

鑒于對于“公共安全”的定義有以上四種觀點,我贊成第四種觀點,也是通說的觀點。接下來我將通過四個案例圍繞著“公共安全”通說的觀點來給大家區(qū)分此罪與彼罪。

2.此罪與彼罪的界定

案例一:步行街案件:甲居于某市,一日,甲到該市商業(yè)步行街逛街購物,正走到街道左側(cè)一個商店門口時,從該商店樓上飛下一個煙頭,將甲的頭頂燙傷。甲高聲抗議未果,為泄心中怨氣,即步行至步行街過街天橋上,將橋上廢棄的半塊磚頭向下購物的人群擲去,正中某行人額頭,致其死亡。

案例二:高速公路案件:乙居住在某高速公路左側(cè)的一個村莊,某日想前往居住在該高速公路右側(cè)另一個村莊的好友家中,而跨越該高速公路需通過一人行天橋;當日,乙某在通過時,被天橋上的一塊石頭絆倒,致使腳趾受傷流血,乙十分氣憤,將該石頭抱起并向天橋底下的高速公路砸去,正好砸到一通過橋下的汽車擋風玻璃,進而砸中駕駛員臉部,致其當場死亡。

案例三:電影院鐵釘案:丙為了尋求精神刺激,事先在某電影院的某排某號座位上放置了一個五厘米長的鐵釘,而自己就坐在該特定位置的后面觀察、取樂;當晚七點,觀眾丁因電影院內(nèi)光線不好,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釘尖上的五厘米長的鐵釘,就坐時由于毫無防備,結(jié)果被鐵釘扎入身體,經(jīng)鑒定為重傷。

案例四:四人被殺案:甲乙丙丁四人約定某晚上十二點在郊區(qū)的某片荒地集合,共同去實施殺害張某一家人的行為,不料被事先得知的張某在甲乙丙丁約定的地點埋設了炸彈,結(jié)果當晚十二點,準時赴約的甲乙丙丁被當場炸死。

接下來是對四個案例展開分析,案例一中,行為人從天橋向步行街扔磚頭,其行為只可能造成特定人的傷害,即便砸中的不是某行人而是多個行人,也不具有危害的擴張性,不能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應根據(jù)其主觀方面是故意殺人還是故意傷害,認定為故意殺人既遂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在案例二中,行為人從天橋向高速公路扔石頭,雖然在案例中只造成一名駕駛員死亡,但其行為具有足以誘發(fā)一車或多車車毀人亡的現(xiàn)實可能性,符合不特定多數(shù)人危害的標準,具有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所需要的行為危害的擴張性,應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一二相比較而言,兩者都是向橋下扔磚石,但具體場景不同,一者為步行街,二者為高速公路;前者只可能造成特定人的傷亡,后者則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擴張性危害結(jié)果,因而前者不構(gòu)成危害公共安全,后者構(gòu)成。在案例三中,行為人在特定座位放置鐵釘?shù)男袨?,與案例一形式上相似,雖然在行為時不能確定受害人,同時某一具體被害人的產(chǎn)生也無法為行為人控制,但最終只能造成特定人傷亡,因而不是對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危害,不應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應認定為故意傷害罪。

案例一三比較而言,案例三與案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行為人實施危害行為的方法比較特殊,使得被害人的不確定狀態(tài)持續(xù)較長,因而容易產(chǎn)生迷惑性,使我們做出錯誤判斷;這一案例中還可以引申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公共場所內(nèi)發(fā)生的危害行為是否就應該認定為是對公共安全的危害?我們可以結(jié)合私拉電網(wǎng)案來討論,在司法實踐中,我們往往將在公共場所私拉電網(wǎng)的行為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我認為這種值得商榷,因為這一行為在一般情況下發(fā)生于較為荒僻的地段,如同案例一三一樣只能造成特定人的傷亡,不同的是其具有更強的不確定性和傷亡人數(shù)增加的可能性,但我們要注意的是這是由每一次殺傷累計而成的,并非一次行為造成;雖然其沒有再實施積極的傷害行為,但只要其未拆除電網(wǎng)就使將來某個特定的觸碰電網(wǎng)的人處于危險狀態(tài),這實質(zhì)上與刀片劃臉案一樣,相當于后者再次選定傷害目標的階段,只是在這里行為人的選擇帶有更大的不特定性,但這種不特定性仍然是主觀的,而在客觀上只能造成特定人的傷亡,因此不應認定為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四中,行為人以爆炸手段造成四人死亡,但案件發(fā)生于某片荒地,如果可以認定行為人所安置的炸彈的爆炸力有限,并不足以對甲乙丙丁所處區(qū)域以外造成傷害,則不應認定為構(gòu)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綜合上面四個案例對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中“公共安全”的解讀,得出一些結(jié)論,即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中公共安全的界定應以結(jié)合不特定性和多數(shù)性來考量的帶有廣泛擴張性的公共危害的標準;同時對于這一標準不能僅限于字面上的理解,還要與具體案件中的情景相結(jié)合,考慮行為時具體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等因素才能做出準確的認定;當無法搜集到相關證據(jù),對證明當時情景是否足以構(gòu)成危及公共安全時,根據(jù)疑罪從無的原則,不應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類的犯罪,符合其他罪構(gòu)成應認定為其他犯罪,否則危害公共安全罪將會無限制的擴張,我們刑法也將遠離科學性,而落入僅憑經(jīng)驗定罪的危險中。

三、確定該罪適用范圍的價值分析

1.有助于明確司法價值取向

根據(jù)最高院提出的定罪模式,在遇到疑難案件的定性存有爭議時,應以大局為重,在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之間尋求平衡,它的初衷是期望司法價值最大化。在任何情況下,對行為的定性都應該嚴格遵守罪刑法定這一原則,從犯罪構(gòu)成要件上來判斷行為是否構(gòu)成犯罪,構(gòu)成何罪。換句話說,⑤對某一行為進行定性時只能從法律的規(guī)范性出發(fā),而不應該將社會效果考慮在內(nèi),社會效果只能通過量刑來體現(xiàn)。然而,在當前的司法實務中,社會效果已不單純地作用在量刑這一個層面,在定罪上也隨處可見其作用的發(fā)揮。例如盜竊害井蓋行為在理論上有盜竊罪和本罪兩種不同的處理意見,對制造蛋白粉行為的定性也圍繞著生產(chǎn)有毒、有害食品罪與本罪而展開,但在實踐中這兩種行為都無一例外地被認定為處罰更為嚴厲地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這種重量刑輕定罪的思想無疑是對社會效果的單純、錯誤追求。本文通過對本罪的適用范圍加以界定,就是考慮到以下幾點:首先,對社會效果的追求不能超越法律的規(guī)范性至上;其次,社會效果的實現(xiàn)并不能受到社會情緒的影響,單一地以重刑思想為導向;對于公共安全類的犯罪,不能單一地以危害結(jié)果為判決依據(jù),而是要對不同的情景下的犯罪行為加以界定,確定其犯罪構(gòu)成,因為司法判決一旦受到社會心理的影響,法律規(guī)范的確定性將不復存在,刑法的基本原則也就形同虛設了。

2.有助于減少司法適用上的誤判

司法適用的過程,其實是一個需要法官在法律解釋與法律判斷之間來回穿梭的過程。該罪適用范圍的確定將有助于司法人員在解讀刑法第114條與第115條時,可以將二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具體到該罪中“危險方法”的含義,能夠進行系統(tǒng)地解釋,而不是隨意地確定。而在實踐中,司法人員在發(fā)現(xiàn)某種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的同時,也會考慮該行為是否具有危險相當性,造成在客觀上危害了公共安全,就被直接認定為該罪。其次,該罪有危險犯和實害犯之分,在沒有造成實質(zhì)性損害時,該罪的成立就需要有危險狀態(tài)的存在。通過對該罪適用范圍的確定,有助于在實務中,司法者在認定該罪時考慮到危險狀態(tài)這一犯罪構(gòu)成必備要件,從而不會將危險犯與行為犯相混淆。最后,有助于司法者在解釋該罪時能夠從整體上對該罪的內(nèi)涵加以把握,避免該罪的適用范圍被人為地擴大化。

注釋:

①丁天球.危害公共安全罪重點疑點難點問題判解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頁.

②孟慶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理論與實務判解[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4頁.

③高艷東.謹慎判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險相當性[T].中國刑事法雜志.2006年,第5期:第45頁.

④張明楷.論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擴大適用的成因與限制適用的規(guī)則[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2年8月第20卷第4期:第46頁.

⑤董玉庭.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追訴標準與司法認定實務[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

[1]高艷東.謹慎判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險相當性”[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6年第5期.

[2]譚紹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險方法”的展開[J].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3]楊清惠.淺議危害公共安全罪[J].法制與社會,2007年第7期.

[4]馮江菊.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險方法”的認定[J].法學與實踐,2008年第4期.

[5]張明楷.論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擴大適用的成因與限制適用的規(guī)則[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2年8月第4期.

[6]戈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司法適用疑難問題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7]胡東飛.論刑法意義上的“公共安全”.《中國刑事法雜志》,2007年第2期.

[8]劉萬奇,杜江平.“民眾情緒與司法理性一一試論‘民憤’影響刑事司法的合理限度”.《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

猜你喜歡
適用范圍公共安全界定
靖江市啟動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區(qū)
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
在公共安全面前別任性
論犯罪公式及其適用范圍
法大研究生(2020年2期)2020-01-19 01:42:28
叉車定義及適用范圍探討
基于知識圖譜的知識推理與公共安全結(jié)合的理論研究
電子測試(2018年18期)2018-11-14 02:31:20
人臉識別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中的應用
高血壓界定范圍
金色年代(2016年4期)2016-10-20 17:40:14
對“衛(wèi)生公共服務”的界定仍有疑問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的界定
锡林浩特市| 年辖:市辖区| 越西县| 西乌| 庄浪县| 布拖县| 姜堰市| 额济纳旗| 汉源县| 滁州市| 华蓥市| 庐江县| 大姚县| 景宁| 松滋市| 焉耆| 本溪市| 自治县| 贞丰县| 广元市| 个旧市| 勐海县| 南丹县| 福清市| 嘉荫县| 廊坊市| 云龙县| 永州市| 阿荣旗| 霍州市| 紫金县| 湟中县| 德安县| 宜宾市| 石家庄市| 益阳市| 互助| 象山县| 宜章县| 河南省|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