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外力·胡達瓦迪 牙森·吐爾孫
摘 要:棉花是新疆地區(qū)的優(yōu)勢作物之一,由于新疆地區(qū)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以及氣候相對干燥等環(huán)境特點的影響,新疆棉區(qū)所產棉花的棉纖維柔韌度好,市場售價也要高于全國其他省份的棉花價格。文章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別從栽培時間、田間管理等方面,對棉花高產栽培技術的具體細節(jié)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新疆棉區(qū);高產栽培技術;節(jié)水灌溉;機械化
中圖分類號:S5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114
1 盡早栽培,保證熱量
1.1 合理選擇棉花品種
不同棉花品種的生育期、環(huán)境適應能力、抗逆性以及產量質量均有較大差異。因此,要想提高棉花栽培的經濟效益,必須要結合莎車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科學選擇棉花品種。莎車縣常用的高產棉花品種新陸早62號、中棉42號等。
1.2 適期播種
新疆棉區(qū)無霜期較短,如果播種時間過晚,棉花生長后期容易因光熱不足而使產量、質量受到影響。因此,棉花播種應當堅持“適早播種”的原則。以莎車縣為例,正常年份一般在4月上旬,地表氣溫達到10℃以上后即可開始播種,最遲在4月中旬之前完成播種工作。如果氣溫較低,可以適當延遲至4月下旬。為了預防苗期病害或是出現“高腳苗”,還可以在播種前進行必要的種子處理,例如進行脫絨處理、藥劑處理等,可以促進棉花種子盡快發(fā)芽和健康生長。
1.3 地膜覆蓋
早春播種時地溫較低,采用地膜覆蓋的方式,還能夠有效提高地溫,并且間接達到除草、控鹽的效果。棉花播種工作結束后,立即進行地膜覆蓋,直到5月下旬棉苗露出地表5cm左右后,可以揭掉地膜。通過實際測量發(fā)現,采用地膜覆蓋的棉田地表溫度要高于露地地表溫度3℃左右。另外,莎車縣部分地區(qū)的土壤有鹽堿化現象,通過地膜覆蓋,可以將土壤蒸發(fā)的水分再次還田,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鹽堿化和干旱缺水問題。
2 合理密植,提高產量
2.1 調整行株距配置
合理密植能夠實現土地資源的最優(yōu)化利用,對于增加棉花單位種植面積的經濟收益起到了積極作用。行間距離和株間距離是衡量棉花栽培密度的2項重要指標,通常來說,植株數量應當控制在10~13萬株/hm2之間,可以保證在棉花生長期,田間具備良好地透光性能和通風性能,提高葉片受光面積,促進棉花植株進行光合作用。
2.2 綜合調控塑群體
棉花栽培過程中需要進行地調控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水肥調控。棉花在不同生長期所需的水分有一定的差別,澆灌時應當采用滴灌或噴灌等方式,禁止采用大水漫灌。另外,灌溉時還要注意做到水肥結合,為棉花植株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水分;化學調控,當棉花株高達到90~100cm后,應當及時采用化學調控,使棉花由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從而確保棉花植株的株型矮化,提高棉花產量;適時打定。通過去除頂端優(yōu)勢,可以使田間棉花植株的群體結構趨于合理和優(yōu)化,也是提高棉產量的一種有效途徑。
3 節(jié)水灌溉,改善質量
3.1 膜下滴灌技術
棉花雖然本身是一種喜干旱的作物,但是整個生長期也需要一定量的水分供應。而新疆地區(qū)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水資源短缺,為了滿足棉花生長的用水需求,采用膜下滴灌新技術,既可以保證灌溉效果,同時又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水資源。在棉花播種時,通過專用播種機實現鋪滴灌帶、鋪膜和播種一條龍作業(yè)。通常每幅膜下鋪設2帶(指滴灌帶)或3帶。澆頭水前,人工鋪設支、輔管于地表并與干管相連接,毛管入口與相應的支管及配套設備連接。
3.2 水肥一體化技術
基于特殊的氣候環(huán)境與農業(yè)特色,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已成為新疆區(qū)棉花生產的重要技術。隨水滴灌施肥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將可溶性固體或液體肥料,溶解于施肥罐水中,借助可控有壓力的管道系統供水、供肥,通過管道和滴頭形成均勻、定時、定量滴灌,浸潤棉花根系發(fā)育生長區(qū)域,使棉花主要根系所在局部區(qū)域土壤始終保持疏松和適宜的含水量。
4 大力推廣農業(yè)機械化
機械化和現代化是我國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之一。近年來,新疆莎車縣的農業(yè)機械化水平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利用機械設備完成棉花的種植、灌溉、施肥以及收獲,不僅減輕了農民的勞作壓力,而且對于提高棉花產量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地方農技部門需要做好配套的指導工作,例如個別農戶對一些新機械、新設備的具體操作方法不夠了解,需要農技站技術人員進行指導,以確保農業(yè)機械設備應用于棉花栽培,為提升棉花產量質量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柯森保.剖析棉花高產典型探究技術操作規(guī)程──棉船鎮(zhèn)棉花高產栽培技術分類調查淺析[J].棉花科學,2015(3):131-133.
作者簡介:阿布都外力·胡達瓦迪(1965-),男,維吾爾族,新疆莎車人,新疆莎車縣喀爾蘇鄉(xiāng)農技站站長,大專,農藝師,一直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