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彥興 沈中 趙俊
【摘要】本文介紹了“歷史場景再現(xiàn)”課程以話劇的形式進行教學,綜合運用各課程知識,在重現(xiàn)歷史情景并對歷史可能性的推演過程中,引導高中生自主學習的跨學科教學實踐。
【關鍵詞】歷史場景再現(xiàn) ?自主學習 ?跨學科教學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054-02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跨學科教學”、“探究式教學”和“項目化教學”等諸多新型教學法在廣大學校開展嘗試。本學年我們參考美國的歷史教學模式[1],綜合歷史、語文、英語、美術和音樂等科目進行“歷史場景再現(xiàn)”課程的跨學科教學。以馬克思歷史研究法[2]和《課標》為準繩,在本校高三國際班開展授課,內(nèi)容如下:
一、“歷史場景再現(xiàn)”課程設計
依據(jù)《課標》要求,參照美國歷史教育方式,設計“歷史場景再現(xiàn)”課程。
首先,研究關鍵人物:(1)選定歷史人物,完成“目標人物表”;(2)查閱各類資料,包括人物的“簡歷表”、“家庭背景表”;(3)分析討論完成“性格分析表”和“歷史影響表”;(4)研究“關鍵歷史事件”,并討論完善歷史事件的細節(jié),重現(xiàn)歷史;和/或討論歷史演變的其它可能性、發(fā)展方向和歷史影響,推演歷史。
其次,研究時代背景:(5)對目標人物所在歷史時期的相關信息收集,包括飲食交通、文化用品、商業(yè)和娛樂等方面;(6)研究其歷史時期的人物服飾、室內(nèi)裝飾和建筑特點,制作相關模型。
最后,重現(xiàn)歷史和演繹歷史:(7)以小組為單位,將服裝、舞臺布置、音效等內(nèi)容進行匯總,共同編寫劇本,彩排劇本并表演,重現(xiàn)歷史;(8)在重現(xiàn)歷史的基礎上,將與關鍵時刻有關聯(lián)的人物的不同目標進行推演,得到不同結局。
其中,(1)(2)是以小組為單位對歷史人物的性格、家庭背景、個人經(jīng)歷和歷史影響進行資料查閱。(3)是從社會學和心理學角度分析梳理歷史人物的性格和歷史影響。(4)是對起轉折作用的歷史事件進行深入剖析,重現(xiàn)或推演。這是整個課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5)(6)是對歷史時期時代的文化與科技元素的剖析和再現(xiàn)。(7)(8)重現(xiàn)當時的生活工作氛圍,在話劇表演的過程中練習語言表達、學習歷史。通過自己動手制作服飾、家具、用品模型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訓練收集信息、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判斷的能力,并以發(fā)展的眼光培養(yǎng)正確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以上歷史教學分兩個層次展開。第一層次“信息收集和整理”。在選取信息來源時,使用正版書籍、專業(yè)期刊或學術論文和專業(yè)網(wǎng)站收集信息,并從歷史、社會學和心理學等不同維度進行分類。為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習慣,避免填鴨式學習,老師需要向學生推薦專業(yè)網(wǎng)站或實體圖書館、博物館或檔案館等,并指導和訓練學生使用。第二層次“歷史分析方法”與“邏輯分析方法”。在所查資料基礎上,判斷歷史人物的關鍵時刻,以小組為單位對其進行“歷史還原”,并進一步展開“歷史推演”。之后將其編寫為劇本,為下一階段“話劇表演”做好準備。最終將“歷史重現(xiàn)”和“歷史推演”的劇本與服裝、舞臺、音效設計等相結合,進行排練和表演。
二、“歷史場景再現(xiàn)”在語文和英語課堂中的教學實踐
語文和英語課是訓練學生運用母語和外語表達和溝通能力的重要學科,也是觀察社會、體察人情的重要窗口。在“歷史場景再現(xiàn)”課程中積累寫作素材,練習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中文和英語水平的提高。在“歷史重現(xiàn)”和“歷史推演”的過程中,練習書面表達、邏輯能力和判斷力。通過“話劇表演”練習書面、口頭和肢體表達能力。它與傳統(tǒng)的語文和英語課程相比,提供了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訓練平臺。
由于課程形式新穎,開展初期有些內(nèi)容有待完善,以中文為主。隨著課程的開展,內(nèi)容隨之完善,再逐漸將適合的英文內(nèi)容加入其中。
三、“歷史場景再現(xiàn)”在美術和音樂課堂中的教學實踐
美術課和音樂課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和藝術表達能力的重要學科。在了解歷史人物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查閱相關資料,以跨學科的形式學習特定時期不同地區(qū)的吃穿住行和相關用品與音樂等。在服裝、舞臺和音效準備過程中,訓練他們用美術和音樂進行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藝術水平。
綜上,“歷史場景再現(xiàn)”課程是我們在高中歷史、語文、英語、美術和音樂等課程中開展跨學科教學的嘗試。此課程在具體情景中學習,引導學生將學習重心從知識的學習,到運用知識,再到自主學習和跨學科學習,提升綜合素質,并挖掘學生潛力,滋養(yǎng)和發(fā)現(xiàn)學生好奇心與興趣點,指引今后的升學和專業(yè)學習。為他們今后的人生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胡新民.在華盛頓感受美國的歷史教育[J].黨史博彩-紀實版,2017,(9):58-61.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44-149.
作者簡介:
鄧彥興(1987-),男,漢族,江西高安人,本科,項目化教學負責人,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研究。
沈中(1969-),男,漢族,江蘇蘇州人,本科,執(zhí)行校長,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趙俊(1973-),男,漢族,江蘇南通人,本科,教務處主任,研究方向: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