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高考改革的歷程,選擇性理念是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2014年啟動的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再一次把選擇性作為一個重要的價值導向,從考試科目、考試次數(shù)、志愿填報方式等多個方面來推動。應對選擇性導向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高考改革需要重視增加教育資源的投入,加強學生、高中和高校的能力建設,解決選考科目的可比性等考試本身的技術問題。
關鍵詞改革開放40周年;高考改革;選擇性;“新高考”;走班教學;等級分制度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2384(2018)12-0036-03
自1977年國家恢復全國統(tǒng)一高考以來,圍繞考試內容與形式、科目設置、考試技術、錄取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一直沒有停止過。在各個時期的各種條件下,這些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在維護社會公平、選拔人才、引導高中教學等方面都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近年來,社會上對高考改革的一些舉措提出批評,認為是“翻烙餅”“新瓶裝舊酒”,但如果據(jù)此認為高考改革就是瞎折騰,則顯然是欠妥的。理性看待高考改革走過的歷程,需要對改革系列舉措的內在聯(lián)系有清晰的認識,需要對形式變化中的內在線索有深刻的把握。其中,選擇性無疑是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
其一,“文六理七”模式的形成。選擇性集中體現(xiàn)在高考的科目設置上。1977年教育部發(fā)文規(guī)定,高考分文、理兩大類,共同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shù)學3門,文科加試史地(史地合為1科),理科加試理化(理化合為1科)。1978年,高考文理科共同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shù)學、外語4門,外語成績不計入總分(報考外語專業(yè)除外),理工類加試物理、化學,文史類加試歷史、地理。1981年,理工類考生要求加試生物。[1]至此高考在科目設置上形成了“文六理七”模式。短短幾年之中,高考科目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其數(shù)量的增加有利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科優(yōu)勢,但實際上學生只有文理兩個選擇。由于高考的高利害性和對教學強有力的導向性,這種科目組合模式給高中教學和學生知識結構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突出表現(xiàn)為極端的片面追求升學率行為和偏科現(xiàn)象。如何在保證選擇性的基礎上避免偏科,成為教育界廣泛關注的一個話題。
其二,增加科目設置類別及選擇性的思路漸成共識。20世紀80年代中期,一場全國范圍的高考改革大討論開展起來。其中關于高考科目設置的意見主要有兩種:一種意見主張分七八類或十四、五類,每類考不同科目;一種意見主張根據(jù)各科類學校、系、專業(yè)的不同要求,設20~30個考試科目,即使同一學科也可以有不同類型的試卷。例如:根據(jù)中文、新聞等系的特點設“語文1”,根據(jù)法律、財經(jīng)等系的特點設“語文2”,根據(jù)理、工、農(nóng)、醫(yī)等系的特點設“語文3”,根據(jù)中醫(yī)對古漢語的要求設“語文4”等;各高等學校的系、專業(y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選定若干個考試科目。[2]這些意見和建議既注重學生的選擇性,也注意到了高校招生在科目上的選擇性,體現(xiàn)了雙向選擇的內涵,這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非常有遠見的,即使在今天看來也很有借鑒意義。
隨后,國家教委委托若干省和高校分別開展了大量研究,形成了高考改革的系列報告,對20世紀90年代的改革舉措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盡管各種報告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有所差異,但這一次高考科目改革大討論的價值在于使得“增加科目設置類別及選擇性的改革思路成為一種普遍共識”。[3]1989 年,國家教委在《關于改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及錄取新生辦法的意見》中又提出:考試科目分為必考和選考,其中必考科目為語文、數(shù)學,選考科目包括政治、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各高等學校根據(jù)其專業(yè)特點,提出1~2 門選考科目建議。國家教委在綜合各校建議的基礎上,將高考科目編排為若干組,供高等學校及專業(yè)招收新生考試時使用。這一意見是對前期探索的一個重要總結,更是強調了選擇性在考試招生制度中的重要性。
進入20世紀90年代,圍繞選擇性的有關改革舉措繼續(xù)出臺,一些地方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試點。1990年10月18日,國家教委公布了《關于改革高考科目設置及錄取新生辦法的意見(試行)》,提出高考科目分為四個類別,即第一組:政治、語文、歷史、外語;第二組:數(shù)學、語文、物理、外語;第三組:數(shù)學、化學、生物、外語;第四組:數(shù)學、語文、地理、外語。可見,原來文理分開的做法開始被打破,這是在推進選擇性上的一個標志性舉措。1991年,湖南、云南和海南開始試點,這一改革方案也被簡稱為“三南方案”。但由于多種原因,這一方案并沒得到推廣,三個省的探索也很快被叫停。
其三,“3+X”再次把選擇性推向高潮。1999年,《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出臺,明確提出在科目設置上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推行“3+X”科目設置方案。“3”是指每一位參加高考的考生都必須考語文、數(shù)學、外語3科,“X”指的是每一位考生必須從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6個科目或綜合科目中確定1科或幾科,這些選考科目由高校根據(jù)辦學層次等要求來指定。其中,綜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學文化科目基礎上的綜合能力測試。這一舉措“使學生和高校具有較大的選擇權,也兼顧了統(tǒng)一性和選擇性”,[4]受到普遍歡迎,很快得以在全國范圍推廣。
需要指出的是,在推進“3+X”改革過程中,各省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不同的變式,如上海的“3+1+X”,但仍舊體現(xiàn)了選擇性的基本導向。然而,任何一項改革都是雙刃劍,“3+X”的科目設置造成了高中教學組織困難、選科文科化傾向、科目之間難以比較等現(xiàn)實困難,加上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一些新要求,最后促使不少省份開始逐步回歸“大文大理”的模式。
高考改革在追求選擇性的道路上可謂充滿艱辛。盡管在科目設置上進行了積極探索,也在短期內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其原因極其復雜,有政策層面的,也有技術層面的,更有社會認知層面的,根本上還與高考的高利害性有關。改革中的很多利弊難以回避也難以取舍,但是增加選擇性作為高考改革的一個方向始終沒有被放棄。
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頒布,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正式啟動。從具體的改革內容上看,選擇性教育理念滲透其中,浙滬兩個試點地區(qū)在多方面的舉措體現(xiàn)了這一基本的價值導向。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考試科目改革,也就是目前形成的“3+3”高考模式,即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為必考科目,在選考科目上,浙江實行“7選3”,上海實行“6選3”,學生可以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僅浙江省有)中任選3科,其成績與必考科目加總得到高考總分?!?選3”有20種組合,“7選3”有35種組合,這與傳統(tǒng)的“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模式有著天壤之別。同時,高校在招生時對有關專業(yè)提出選考科目的要求,作為學生決定選考科目的一個依據(jù)。這一制度設計擴大了學生對科目的選擇權和高校對學生的選擇權,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個性,也有利于高校專業(yè)性人才的培養(yǎng)。[5]
另一個充分體現(xiàn)選擇性的改革舉措是志愿填報。在目前廣泛實施的平行志愿錄取模式上,浙江和上海均采取了平行到專業(yè)的做法,從數(shù)量上來看,在本科批次上考生可以填報的志愿大幅增加,浙江考生最多可以填報80個志愿??梢哉f,這一改革舉措對選擇性的弘揚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在我國高考改革歷史上是極其少見的。更加關鍵的是,與傳統(tǒng)的平行志愿相比,它把考生的選擇權下沉到了具體專業(yè)上,考生不用擔心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yè),實現(xiàn)了考生專業(yè)性向與專業(yè)學習之間的無縫對接。
2014年啟動的這一輪高考改革,是對本世紀初高考改革所倡導的選擇性理念的一次升華,而且是在深刻理解選擇性內涵基礎上作出的理性決策。在多個場合,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來自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在提及本輪高考改革時基本上都認為這是“恢復高考以來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改革,是教育綜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復雜的改革”。[6]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選擇性所帶來的。與已往的改革舉措相比,本輪高考改革選擇性的內涵更加豐富,體現(xiàn)選擇性的舉措涉及考試科目、考試次數(shù)、志愿填報等多個方面,選擇的主體涵蓋了學生、高中和高校。選擇性帶來的影響不再局限于某一個教育階段或某一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整個高中教育生態(tài)的一次重塑,也系統(tǒng)推進了高校人才選拔和培養(yǎng)工作。
從理論上講,選擇性的教育理念早已有之,經(jīng)過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相關理論更加成熟,實踐也更為豐富,目前已成為當代教育發(fā)展的基本趨勢。從這一點來看,本輪高考改革所堅持的基本方向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走向選擇性的過程卻非常艱難,在已往推出的改革中有一些舉措實施不到兩年就停止了。從這個側面也可以看出,本輪高考改革從多個方面來倡導選擇性,盡管力度空前,但挑戰(zhàn)仍舊嚴峻。
首先是教育投入的保障。眾所周知,高考科目改革后,由于學生科目選擇的多樣性,走班將成為高中普遍采用的教學組織形式,這對學校的教室數(shù)量、師資提出了更高要求。據(jù)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情況的統(tǒng)計,2017年普通高中平均班額為52人,全國普通高中專任教師177.4萬人,生師比13.4∶1。在一些中西部省份,甚至一些相對發(fā)達地區(qū)的縣級高中,大班額的情況更嚴重。即使在不實施走班教學的前提下,這一問題已經(jīng)非常突出。校舍的問題可以通過增加教育經(jīng)費來解決,而師資的增加還受制于人事、編制、社保、職稱等一系列因素,僅僅依靠教育部門很難解決。2018年下半年,一些原計劃進入新高考改革的省份紛紛推遲,現(xiàn)有辦學條件不足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其次是相關主體的能力建設。這主要包括學生、高中和高校三個主體。對學生而言,如何進行科目選擇已經(jīng)成為一個高利害性的難題。這方面的選擇既要考慮現(xiàn)有的學業(yè)成就、興趣愛好、特長等,還需要了解高校在人才選拔方面的要求、各專業(yè)的就業(yè)和發(fā)展前景等。而且,這些問題需要學生一進入高中就認真考慮,因為這會影響到個人學習資源的分配。對此,盡管不少高中開展了生涯教育,但成效并不顯著。學生的選擇能力依舊面臨很大挑戰(zhàn)。對高中而言,由于走班教學的實施,學校教學組織形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班級的學情異常復雜。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持續(xù)的專業(yè)發(fā)展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極大地增加了學校管理的難度,如教學質量如何把握,教師績效如何評價,教研活動如何組織,等等。這些指向的都是高中教育領域的深層次問題,目前大部分還處于探索之中。對高校而言,改革后面臨的一個現(xiàn)狀是考生知識結構的差異化。高校針對不同專業(yè)提出的選考科目要求僅僅針對少數(shù)專業(yè),大部分專業(yè)沒有嚴格限制。因此,同一個專業(yè)的學生,其選考科目也會有較大差異。高校的教學工作、人才培養(yǎng)方案有著較大的改進空間。
最后是解決選考科目的可比性??颇窟x考是保障選擇性的根本措施,但各科目成績之間的比較也隨之成為一個難題。為了保證科目成績之間的可加、可比,一種全新的計分方式—等級分制度被采用。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可比性,也減輕了分分計較的壓力,但也帶來了不好的導向。在等級分的計分方法中,不同等級考生的人數(shù)按預先設定的比例來確定。這使得選考科目的成績不僅取決于原始的卷面成績,還取決于同時參加考試的學生數(shù)量。由于各選考科目的課程內容、試卷難度、學時等方面的天然差異,等級分制度給予考生和高中在選科上一定的博弈空間,一些本身比較難的科目,如物理的棄選現(xiàn)象嚴重,而其他一些科目選考的人數(shù)大幅增加。這已經(jīng)引起了相關部門的廣泛關注,有關試點地區(qū)也出臺了一些補救措施,但仍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
[1] 羅立祝.高考科目設置改革對高中教育的影響[J].中國考試,2015,(9).
[2] 教育部學生管理司,本刊編輯部.《改革高考分類、科目設置與計分比例討論》結束語[J].人民教育,1984,(7).
[3] 劉希偉.高考科目改革的軌跡與反思:基于選擇性的視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8,(4).
[4] 章建石.關于選考科目等級賦分的改進:歷史經(jīng)驗、現(xiàn)實限制與可能方向[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
[5] 蘇紅.對浙滬高考改革試點后中學“選課走班”的調查與思考[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8,(5).
[6] 辛聞.教育部:招考制度改革著力解決違規(guī)招生等現(xiàn)象[EB/OL].(2014-09-04)[2018-11-14]. http://news.china.com.cn/2014-09/04/content_33427847.htm.
注釋:
① 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院級青年專項課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對學校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課題編號:GYD201601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