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紅
(衡水學院圖書館 河北 衡水 053000)
1985年國家教委發(fā)布了文件,要求對新生進行入館教育[1]。新生入館教育是指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讓大學生快速了解和熟悉圖書館,掌握圖書館基本借閱規(guī)則,了解圖書館文獻信息。新生入館教育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工作方法[2],是新生進入大學校園信息能力教育的開端,對其在校期間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身信息素養(yǎng)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1 入館教育有助于新生對圖書館的了解和利用。相較于中小學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無論是館舍面積、館藏資源結構、借閱規(guī)則、檢索方法,還是館員專業(yè)素養(yǎng)等均有巨大差異。尤其是移動終端的普及,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和數(shù)字資源的使用方式都發(fā)生著巨大變革。新生入館教育可以幫助新生盡快地了解并學會利用圖書館獲得所需信息。
1.2 入館教育有助于圖書館的管理。本著“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原則,高校圖書館大多采取了超市化開架服務。衡水學院圖書館集藏、借、閱、咨、習等功能于一體,最大程度地方便了讀者,使圖書館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是,由于讀者不熟悉排架順序,加之取閱圖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較大,造成了嚴重的亂架、錯架現(xiàn)象,加大了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影響了讀者的正常借閱和圖書資料的流通。通過入館教育,讓新生有章可循,減少了不文明現(xiàn)象,使得館內環(huán)境和諧有序,緩解了圖書館館員的工作壓力。
2.1 印發(fā)新生入館指南。衡水學院過去每年都向新生發(fā)放入館指南,將圖書館概況、館舍布局、館藏規(guī)模、各種設備的操作步驟以及各種規(guī)則制度都詳盡記錄在冊。因入館教育指南易于傳播、制作方便、成本低廉、見效快等特點,有效地縮短了教育周期[3],但是由于發(fā)放時間恰逢軍訓,新生從思想上對指南就不夠重視,要么心不在焉地瀏覽一下,要么根本不予理睬,與發(fā)放指南手冊的初衷相去甚遠。
2.2 集中開課,單向灌輸。集中培訓也是高校圖書館傳統(tǒng)的入館教育方式之一。衡水學院圖書館過去每年都選派組織協(xié)調能力強、業(yè)務熟練、經驗豐富、認真負責的館員對新生分期分批進行集中培訓。雖然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因教育內容繁雜,沒有針對性,缺少互動,缺乏實踐,新生或不感興趣,或因聽不清、聽不懂而心猿意馬,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得入館教育成了形式。
2.3 組織入館實地參觀。衡水學院圖書館每年都以班級或院系為單位組織新生入館參觀。通過實地參觀學生可以直觀地體驗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工作流程,以及各種設備的使用方法。該模式因師生零距離的交流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因時間緊、參加人數(shù)眾多、場面混亂嘈雜等原因,加之一部分新生受好奇心的驅使自由行動,使得入館教育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3.1 利用官網開展入館教育。衡水學院圖書館嘗試利用本館主頁的顯著位置專設新生專欄、入館教育板塊,通過實際館舍場景的拍攝,結合文字、視頻、音頻、圖像、3D虛擬導航等形式,將本館概況、入館須知、圖書借還、資源介紹、讀者服務和常見問題欄目在此列出,實現(xiàn)了一站式服務。通過網絡平臺新生可以在線獨立完成圖書館相關知識的學習,圖書館也可以看到學生的留言和咨詢。這種模式不僅體現(xiàn)了圖書館對新生入館教育的重視,也為新生了解圖書館提供了新途徑。
3.2 利用微信平臺開展入館教育。手機微信平臺迎合了新生代大學生的行為習慣,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與時俱進,紛紛設微信圖書館并得到了業(yè)界的認可[4]。近年來衡水學院圖書館也推出了自助式微信公眾平臺入館教育模式。例如:在微信公眾服務界面的最底端設定了導航菜單:我的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常用服務。微信平臺推送的消息包括圖書館基本知識、數(shù)字文獻資源的利用方法、書目推介、座位預約和各種迎新活動等。通過微信平臺學生可以快速掌握查找各種資源的途徑,掌握信息檢索、獲取與利用的基本方法。具有個性化、便捷化和移動化等特點的微信服務,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需求,在圖書館移動服務中的優(yōu)勢日漸突出,正在成為圖書館入館教育的有效工具和平臺。
4.1 形式多樣,多措并舉。入館教育的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根據(jù)社會現(xiàn)狀、學生特點進行調整,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無論是傳統(tǒng)的還是基于網絡的入館教育模式,各有優(yōu)缺點,只有結合自身館情,探討本校新生特點,多措并舉,努力做到把握新生需求,貼近新生感受,優(yōu)化各種模式,才能讓新生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圖書館。
4.2 獎勵機制。目前,衡水學院圖書館與許多高校一樣,也采取了網上考試的方式,以檢測新生對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了解情況。絕大多數(shù)高校圖書館通過采取強制措施,要求必須通過考試才能獲準進入圖書館,也有少數(shù)圖書館采取了激勵機制。這類圖書館的做法是對入館教育考試成績好的新生推出一系列的獎勵措施,比如:享受增加圖書借閱冊數(shù)、延長借閱時間或者超期罰款豁免,有的甚至可以享受有償服務等,筆者認為,入館教育的激勵機制可以更加有效提高新生的參與度和受眾面,達到預期效果。
4.3 提升館員素質。圖書館館員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新生入館教育的成效。首先是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是圖書館館員勝任該項工作的基礎。其次是業(yè)務能力的培養(yǎng),一方面要熟練掌握圖書館的業(yè)務流程,還要具有扎實的圖書情報知識和信息檢索能力[5]。只有如此館員才能精心策劃,周密部署,不斷地在形式和內容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更好地調動新生的興趣和熱情,激發(fā)他們使用圖書館的強烈愿望,從而為新生提供優(yōu)質的入館教育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