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光
(清水縣果業(yè)局,甘肅清水 741400)
核桃營養(yǎng)豐富,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蛋白質,可強健大腦,對人體有益,深受當地老百姓喜愛。近年來,核桃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藥用功能逐漸被人類重視,核桃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其市場銷售量也連年攀升,核桃產業(yè)日漸成為一些地區(qū)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yè)。
清水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8℃,年降水量583mm,日照時數2012h,無霜期170d。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適合多種農作物和果樹的生長。清水縣是天水市的林果大縣,種植核桃歷史悠久,當地農戶的種植技術相對成熟。近年來,清水縣為了進一步增強縣域經濟實力,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民意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建設全省核桃大縣和建設4萬hm2干鮮果基地的目標,把“人均兩畝園、收入上萬元”作為產業(yè)發(fā)展的總目標,加快了核桃產業(yè)發(fā)展步伐,通過持之以恒抓核桃基地建設,突出抓精品、辦亮點、搞示范、齊帶動,整合涉農項目,集聚資金,傾入人力、物力、財力,打造了一批精品示范點。經過近年來的發(fā)展,清水縣先后建成西靈山、石溝河流域、鐵爐梁、響水河流域、三灣梁、水清梁等6個3000hm2核桃基地,東、南、西、北、中5大區(qū)域的核桃布局已經形成,其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日益凸顯。核桃產業(yè)已成為清水縣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和增收致富的希望之樹,核桃被群眾稱為“鐵桿莊稼”“金蛋蛋”。據統(tǒng)計,清水縣已累計發(fā)展干鮮果3.5萬hm2,其中,核桃占2.8萬hm2。2017年,干鮮果總產量24.5萬kg,其中,核桃產量10.87萬kg,核桃產業(yè)已成為該縣農民持續(xù)增收的長效產業(yè)。但由于歷史原因,一些核桃園的品質差、管理措施落后,低產園面積達1.5萬hm2,占現(xiàn)有核桃種植面積的2/3。
核桃喜溫、喜光,適宜生長的溫度是年平均氣溫9~16℃,極端最低溫度-25℃,極端最高溫度38℃以下,有霜期175d以下。核桃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條件,因此核桃的種植過程從園地選擇、栽植密度、栽培方式及整形修剪等,均必須考慮園區(qū)的采光。
核桃樹體龐大,根系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充分的營養(yǎng),因此需要深厚的土層以滿足其生長發(fā)育,一般來說,土層厚度要大于1m,過旱或過濕的土壤均不利于核桃的生長與結果。適宜核桃生長的土壤pH值范圍為6~8,以疏松土質和排水良好的土質為最佳。
一些果農對核桃新品種認識不夠或盲目種植,由于有些品種不適合清水縣種植,有些品種管理措施不到位而沒能表現(xiàn)出應有的優(yōu)良特性。優(yōu)良品種缺乏,必然造成結果晚、產量低、品質差,這是核桃產量低的主要原因。
從清水縣大面積的核桃栽培情況來看,不少核桃園建在土層只有30~40cm厚的山坡地上。由于土層較薄、土壤肥力較差,導致大部分植株生長不良或形成“小老樹”,樹勢弱,產量低。
清水縣核桃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現(xiàn)象,這是導致核桃低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突出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栽植過密。栽植過密影響了核桃樹的采收,導致核桃園內通風透光性差,從而阻礙了核桃樹的正常生長。二是栽培技術低下。清水縣核桃種植歷史悠久,當地農戶多憑經驗,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性低,而且核桃種植多作為副業(yè),疏于管理,對基本的管理措施,如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管理不到位,導致樹體結構紊亂、病蟲害嚴重、缺肥少水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核桃產量的提高。
通過引進優(yōu)良核桃品種,選育薄殼、易取仁、果實飽滿、品質好、豐產性強等具有突出特點的早、晚熟本地優(yōu)良品種,也可以利用高接技術把低產實生樹改換成早實、豐產、優(yōu)質的優(yōu)良品種,以提高核桃園的產量和效益。低質劣產核桃樹通過高接改優(yōu),不僅會使堅果品質得到改善,而且能夠提高產量。
核桃樹屬于喜光的樹種,所以必須需要充足的光照,見不到光,結的核桃就會變小、變黑,葉子容易得病。所以必須保證核桃樹通風透光。核桃樹整形修剪時,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為了保證核桃樹的通風透光,一定要根據樹的高度和行距進行修剪。在核桃樹主干四周,選留4~5個均勻分布相互錯開的主枝,其余的可以根據核桃樹的生長情況酌情剪掉。將主干上其余影響樹形和通風透光的枝條剪去,不影響通風透光的可暫時保留,保留的直立枝條需要拉枝處理,核桃樹枝條上的短梢可以不用剪去。
清水縣核桃種植產業(yè)大都分布于山區(qū),山區(qū)土地往往都比較貧瘠,因此要增施肥料以保證核桃生長需要,注意做好土壤肥力控制工作,筑好樹盤,并在樹盤上覆蓋雜草,以提高土壤有機物含量,滿足核桃樹的生長需求。
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提倡綠色環(huán)保,以農業(yè)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有效降低農藥的施用,這樣能夠降低核桃果實上的農藥殘留量,拓展核桃的市場銷路,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組織種植戶參觀學習,并邀請外地核桃園致富能手傳經送寶、示范帶動,引導群眾轉變觀念,變“要我栽”為“我要栽”,促進新技術的推廣,有效激發(fā)廣大農民群眾的建園積極性。如清水縣秦亭鎮(zhèn)秦亭村在核桃園科學化管理上積極探索、狠下功夫,通過果業(yè)、科技等部門專業(yè)技術人員的不斷指導和充分調動群眾自主管理的積極性,核桃園已成為集掛果、套種為一體的經濟園,有效促進和帶動全鎮(zhèn)2700hm2核桃產業(yè)良性發(fā)展,為群眾積極、主動管理核桃園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按照“統(tǒng)一作業(yè)規(guī)劃、統(tǒng)一種苗配送、統(tǒng)一標準栽植、統(tǒng)一技術服務、統(tǒng)一品牌打造、統(tǒng)一訂單銷售”的模式,建立種植及低效林改造標準化基地,每個基地均設有專職植保員。依托公司與甘肅省林科院、甘肅農業(yè)大學等深入開展院企、校企合作,聘請“土專家”,組成科研小組,實施“公司+研究院+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完成從原始種植向科技服務和種苗生產銷售的全面轉型,開展農業(yè)產業(yè)化建設。
[1] 郗榮庭.中國果樹志·核桃卷 [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6:12-15,23.
[2] 張宏潮,李明亮.我國核桃堅果品質標準化的研究[J].經濟林研究,1987,(1):241-246.
[3] 熊新武,陸斌,劉金鳳,等.栽培技術措施對山地核桃中幼樹的促花促果作用 [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2,32(10):79-83.
[4] 劉金鳳,陸斌,趙永豐,等.沼肥在核桃生產中的應用試驗[J].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12,37(4):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