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晚秋
(貴陽市花溪區(qū)人民醫(yī)院 貴州 貴陽 550025)
咳嗽在臨床上十分常見,通過影響肺部系統(tǒng),破壞肺部功能??人苑譃閮?nèi)傷咳嗽和外感咳嗽兩種,外感咳嗽由風、寒等原因?qū)е?,又由于四時主氣的不一樣,人體容易感染的邪氣不一樣,外感咳嗽常常表現(xiàn)為風寒、風熱、風燥等情況,臨床上一般采取的方法都是清肺化痰來達到止咳的目的,但事實上,外感咳嗽患者的臨床癥狀都是多種癥狀共同存在,這對臨床上進行治療造成了困難,所以在辯證了患者的病癥之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才是關鍵,所以在本文中,作者把工作期間的所了解的臨床病癥進行分析,探究通過自擬的治咳方來治療外感咳嗽,可以取得怎樣的成效,探究結(jié)果如下。
隨機抽取2014年內(nèi)在我院就診的1000例外感咳嗽患者,患者經(jīng)我院確診為外感咳嗽。1000例外感咳嗽患者中男性有586人,女性有414人,年齡在5~79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0±4.5)歲,按照中醫(yī)診斷標準,其中風寒傷肺的有262人,風熱傷肺的有286人,風燥傷肺的有234人,肝火傷肺的有218人。
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癥狀來擬制相對應的治咳方,治咳方(中藥方)如下所示:炙麻黃6~8g、杏仁7~9g、桔梗6-8g、藿香9~16g、白芷9~14g、烏梅7~10g、五味子9~16g、甘草4~12g,根據(jù)不同患者的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病癥的不同,進行加減藥物克數(shù)來進行治療外感咳嗽,治咳藥的做法:1劑需要1小時,每次煎藥煎煮250mL,分成兩次服用。不同外感咳嗽患者的治咳方:(1)風寒傷肺患者:臨床病癥:咳嗽較為嚴重,聲音較大,咽喉處癢、鼻子不通氣、流鼻涕、頭痛,四肢酸痛、額頭發(fā)熱等;治療方法:疏通肺部,控制咳嗽,疏風散寒;治咳方辯證加減:在原有的治咳方上外加止嗽散,止嗽散:桔梗14g、荊芥15g、紫菀13g、百部15g、白前16g、陳皮16g、甘草8g,煎制方法同治咳方。(2)風熱傷肺患者:臨床病癥:劇烈咳嗽,聲音沙啞,鼻涕色黃,咽喉痛,頭痛等;治療方法:疏通肺部,控制咳嗽,疏風驅(qū)熱;治咳方辯證加減:外加桑菊飲,桑菊飲:桑葉10g、菊花10g、薄荷5g、甘草5g、杏仁8g、桔梗5g、連翹9g、蘆根10g、牛蒡子9g、蟬衣8g,煎制方法同治咳方。(3)風燥傷肺患者:臨床癥狀:喉嚨癢、發(fā)生干咳、連續(xù)咳嗽、嘴唇干燥、喉嚨痛而干燥、發(fā)病初期發(fā)生鼻子不通、頭痛等情況。治療方法:疏通肺部、控制咳嗽、疏風潤燥。治咳方辯證加減:外加桑杏湯:桑杏湯:桑枝2g、杏仁5g、沙參5g、象貝2g、梔皮2g、梨皮2g、煎制方法同治咳方。(4)肝火傷肺患者:臨床癥狀:咳嗽是面部變紅,咽喉干燥,咽喉有痰,不易咳出,口內(nèi)發(fā)苦,胸口發(fā)脹,發(fā)痛;治療方法:止咳化痰,清理肝肺,進行疏通。治咳方辯證加減:外加瀉白散:瀉白散:炒制地骨皮、桑白皮各25g、炙甘草2g,煎制方法同治咳方。
以上治咳方3天一個療程,連續(xù)按照此方用藥3個療程,觀察治療效果。
康復:患者恢復正常。效果顯著:患者的病癥大部分已經(jīng)消失。產(chǎn)生效果:患者的病癥開始消失。無:患者的病情不變,甚至加重。
我院在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時,所應用分析的軟件是SPSS22.0。用%來表示計數(shù)資料。
經(jīng)過自擬的治咳方治療之后,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7%,有246例患者完全康復,占24.6%,有498例患者的癥狀顯著減輕,治咳方效果顯著,占49.8%,有213例患者的癥狀稍微減輕,治咳方產(chǎn)生效果,占21.3%,有43例患者的癥狀不變,甚至加重,治咳方無效,占4.3%。
咳嗽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病癥,通常分為外感咳嗽和內(nèi)傷咳嗽,外感咳嗽是由于外部溫度等外界因素突變,導致一時的不適應,從而引起外感咳嗽,本文是為了探究自擬治咳方來治療外感咳嗽,通過患者不同的臨床癥狀,采取不同的治咳方,加減藥量,來實現(xiàn)治愈外感咳嗽患者。
綜上所述,本次外感咳嗽患者通過中醫(yī)的診斷標準分為風寒傷肺、風熱傷肺、風燥傷肺和肝火傷肺,不同的癥狀就要通過加減治咳方來進行治療,而通過最后的結(jié)果,也可以發(fā)現(xiàn),自擬的治咳方通過辯證加減來治療,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上的到廣泛推廣和使用。
[1]馬長注,孔令強,黃恩流.自擬治咳方辯證加減治療外感咳嗽的療效分析[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6,14:15-16.
[2]吳志光,陳永峰,馮勁立.中藥聯(lián)合耳穴壓豆治療外感咳嗽150例[J].光明中醫(yī),2016,31(16):2315-2317.
[3]丁秋香.淺談咳嗽的中醫(yī)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9(20):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