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廣宏
據(jù)說1041年北宋縣令趙可度制造了一個佳話,在郫縣修建望叢祠,把兩代蜀王拉到一起紀念。明末清初張獻忠把它破壞掉,修復后祠內(nèi)多了兩個大土堆,1919年由但懋辛題寫了墓名,一邊是“古望帝之陵”,一邊是“古叢帝之陵”,讓他們同生共死。
秦始皇前后強調(diào),天無二日,地無二皇,只能是一帝坐江山,西蜀古國卻打破這一鐵律——近年新塑的二帝并排坐著,右邊蒼老的望帝瞠目劍指左邊年輕的叢帝,而叢帝卻心平氣和地懷抱一支牙璋。舊有楹聯(lián)說:
千古仰高風,推位讓賢,長為蜀民消水患;
二陵留勝跡,報功崇德,永懷遺愛續(xù)馨香。
意思是叢帝幫望帝治水,發(fā)生了“禪讓”故事——這一佳話實在嗎?
望叢共處一祠
古蜀檔案不存,但有傳說?!度A陽國志》說當時記載傳說的有八九家,可惜至今全部佚失,因大儒揚雄寫的《蜀王本紀》非常出名,唐宋類書摘錄了好多條,于是得知“望帝”是個稱號。當初天上墮下一個杜宇族的漢子,名叫蒲卑(蒲澤),與朱提族女利同居,從云貴高原一直打到岷江上游,遂自立為王,用這個稱號建立蜀國,以郫縣(或瞿上)為都城,子孫相傳一百多年。到了末代望帝(他的私名不詳)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特大洪災讓他束手無策。
叢帝開創(chuàng)的開明王朝傳了12代,于公元前316年被秦昭王所滅,《史記》上有明文,上推到末代望帝應該是公元前7世紀,那時確實進入了一個洪澇期,《春秋》記錄的“大水”即有公元前688年、前683年、前670年、前669年、前599年,非常集中,證明這一洪水傳說不假。被龍門山和龍泉山包圍的成都平原,只有沱江金堂峽一個出口排泄洪水,峽口一旦被土石草木堵塞得嚴嚴實實,平原便成了個巨大的堰塞湖,蜀國人民只能泡在水里生活,搭巢而居,懸釜而炊,十分痛苦。成都沈定忠工程師根據(jù)沱江每年水量110億立方米推算,如果水流不出去,頭一年可以淹到廣漢和青白江;第二年可以淹到三星堆、新都新店子、彌牟;第三年就淹到德陽和新都,郫都便岌岌可危了。1986年三星堆考古發(fā)掘,地層中的第7層相當于東周,那是一層水平狀的青灰色粘土,包含物極少,屬于特大洪水遺跡,足以證實望帝洪水的存在。古蜀缺乏疏決金堂峽堵塞的技術,只有干著急。
幾年之后來了救世主,“荊有一人名鱉靈,其尸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尸至蜀,復生,蜀王以為相?!眮須v奇特的鱉靈(又作俾明),到蜀國承擔起疏浚洪澇的重任,留下傳說遺跡。南宋《輿地紀勝》說金堂峽南岸,“石門有巨跡三四尺,旁大刻‘鱉靈跡三字。”現(xiàn)在峽口右岸云頂山和左岸炮臺山,山腰巖石上還各刻一個大腳印。相傳當初鱉靈一腳蹬云頂山,一腳蹬炮臺山,猛然發(fā)力,將口門擴開,洪水立即泄出,平原澇漬頓消。這一神話表明,疏鑿方法是從峽口堵塞處兩邊開挖,擴寬口門,利用水的沖力逐漸消除堵塞,手段非常聰明。
鱉靈解民倒懸之苦,很自然地得到全民愛戴,“不作為”的望帝相對遜色,從而構成“禪讓”的客觀條件?!妒窦o》說“望帝以其功高,禪位于鱉靈,號曰開明氏”,稱號叢帝。望帝便去修道,隱居西山(可能是青城山),化為杜鵑鳥,“至春則啼,聞者凄惻。”望帝所變的杜鵑鳥,個性非常奇特,一是比較膽怯,常聞其聲而不見其形;二是懶散取巧,常把卵產(chǎn)在畫眉、葦鶯的巢內(nèi),讓別人幫它孵雛,自己不筑巢,不哺子;三是忘恩負義,杜鵑幼鳥受到寄主的喂養(yǎng)長大,還悄悄把寄主的雛鳥推出巢去,獨占樹巢;這些性格,大概是民眾心目中望帝的象征。不過,蜀地杜鵑在春季鳴叫,常呈四個音節(jié)“布谷-布谷!”因此又稱布谷鳥,叫起來連綿不斷,非常努力,直到啼血,歷來認為是對春耕的呼喚和提醒?!岸庞罱堂駝辙r(nóng)”,農(nóng)民聽見鳥叫,拿起農(nóng)具下田,就聯(lián)想到杜宇一族的功勞,大家一齊叫喊“望帝”,“望帝”!說明蜀人對望帝仍然懷有一定感情,這給開明的叢帝留下深刻印象。唐胡曾有詩云:
杜宇曾為蜀帝王,化禽飛去舊城荒。
年年來叫桃花月,似向春風訴國亡。
但《蜀王本紀》說“鱉靈治水去后,望帝與其妻通。帝自以薄德,不如鱉靈,委國授鱉靈而去,如堯之禪舜。鱉靈即位,號曰開明、奇(叢)帝”。許慎《說文》綜合為“蜀王望帝淫其相妻。慚,亡去為子巂鳥。故蜀人聞子巂鳴,皆起云‘望帝!”似乎禪讓還帶有桃色事件的因素,實際上那是不同婚俗的表現(xiàn):杜宇族來自西南,實行走婚(群婚)制,比如朱提女利就是蒲卑的女友,一同北上岷江打天下,到郫縣又有別的女友,后來望帝把鱉靈夫人也當作女友看待;但荊人已施行對偶婚,妻室被人所占無法允許,鱉靈對此可能很有意見,但也明白“入鄉(xiāng)隨俗”的道理,因此不會干戈相見。實際上禪讓應當基于蜀民擁護,家庭糾紛無關大局。
巴蜀文字的憑證
上世紀初發(fā)現(xiàn)的巴蜀文字,說來話長。蜀字象形化較強,有一種“心手文”出現(xiàn)最多,曲尺似的巴掌,空白處常有個蝌蚪形的圖像,普遍分布在川中各地,刻在劍矛乃至印章等銅器上。這種蜀字由于組合不出語句,學界稱之為“巴蜀圖語”,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1980年在新都馬家場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中期蜀王陵墓,平面呈“甲”字形,棺室中央有獨木棺,周圍有頭箱、足箱以及邊箱共8格,四周壘木為槨,中留腰坑。此墓早年被盜掘一空,所幸埋在棺底腰坑里的188件青銅器,盜墓賊沒有覺察,被考古人士清理出來。其中戈、刀、斧、鉞、斤、削、鑿都是5件一套,上面刻有相同的蜀字,類似兩杖懸吊甲胄;右下角帶一小方塊,疑是“開明氏”名號。有一件大銅方印應為王璽,印文下半刻著兩個光頭人手拉手,延伸為心連著心的圖像,形成門形,推測是望叢揖讓的象征;底下空處刻有雙耳罍,表示財富;上半中央刻甲胄形,疑為“開明”;左右各刻一牙璋,表示信令,相當于權杖。(圖一)印文圖語顯示望叢二帝和衷共濟,開明氏得行政令,聚財固本,據(jù)此申明叢帝沒有忘記望帝,始終銘記禪讓之德,二帝情誼長青。如此宣傳可讓蜀民口服心服,接受政權的和平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墓中出土的精致漆耳杯,內(nèi)有蜀字銘文,圖像是兩個并排的蝌蚪,尾部相向,下面有兩道波紋。我曾推測,蝌蚪形是王璽上光頭人的簡化,可讀為“人”,則兩蝌蚪并排就是“仁”字。漢字里,兩個篆字“人”并排的很多:兩人向左并列者為“從”;向右并列者為“比”;左右相背者為“北”(背);一顛一倒者為“化”;“仁”的含義是兩人同心,應該是兩個“人”并列,但上述四字已經(jīng)造完,無法再用這種會意方式,只好用一個“人”字后面打兩點,表示重復;可是蜀字便沒有這些限制,直接畫兩個人并排就行了。耳杯圖語的意思該是“仁恩波泛”,仍然意在宣傳望叢揖讓。我這一推測得到出土文物的證實:巴縣冬筍壩50號墓出土3件長方形日字格印章里,其中兩件印文為漢字“中仁”;另一件是兩個蜀字,一個像尖頭心臟,一個是細尾相連的一雙蝌蚪(與耳杯銘文一樣),同樣規(guī)格的3件印文,不能有一獨異,所以心臟蜀字對應于“中”,蝌蚪蜀字對應于“仁”?!爸小本褪鞘侵艺\,“仁”就是揖讓,那是墓主常備的座右銘。endprint
近年發(fā)現(xiàn)不少巴蜀印章,絕大部分是銅質(zhì)圓印,大小不一,厚度不大,印紐可以拴結,可以掛在腰間作為飾物,或作護身符,或顯示身份,接近近代的身份證。印文比較雜亂,很少雷同,也許隨主人的愛好而定,因此不能起印信作用,在商貿(mào)方面似乎沒有什么功能。印文中雙蝌蚪的“仁”最為常見,同時伴隨兩個漢字“王”,或一左一右,少數(shù)并列在一起。起初有人說“王”是圖案符號。專家王家祐、段渝說,那“王”字頂上兩橫靠近,底下一橫稍遠,和篆字寫法一模一樣,應該是個漢字無疑。(圖二)開明王朝很有包容性,海納百川,蜀字與漢字并行,便是明證。印章上兩“王”并列,仍然是對望叢禪讓的認同,表示二帝共存于蜀人心中。
順帶說明,馮時君曾著文探索蜀字的釋讀方法,認為以漢字印與蜀字印對比,是一把金鑰匙,也以冬筍壩50號墓3件印章為突破口,與鄙見完全相同。[1]但他采用的蜀字長方印,取《中國書法全集》的倒位,以雙蝌蚪文倒置對應于“中”,認為此字與甲文金文“冬”形狀相同,音亦相近,其義為“忠”;心臟形文倒置對應于“仁”,按秦系文字可讀為“信”,至于與甲文、金文如何聯(lián)系則未明言。馮君據(jù)此推測,蜀字可能重在表音。按,馬家場漆耳杯上雙蝌蚪文,不可能倒置成“冬”字,而且臣仆家的用物才需強調(diào)“忠”,王家并不需要,而需強調(diào)“仁”;冬筍壩50號墓出土的鉞和戈上,皆有心臟形文與漢字“王”橫向并列的簡單銘文,其義當為忠于王室,心臟形文意必為“忠”,亦不得倒置為“信”。馮君判斷有誤,但所提文字“正位”的意見,則很有價值。
從歷史看禪讓的合理性
近于春秋時期的杜宇族遺物,很少發(fā)現(xiàn);倒是戰(zhàn)國時期的開明王朝文物,出土較多,特點是器物上多銘刻巴蜀圖語。兵器上的動物銘刻以龍、虎居多,此外還有狗、鷙鳥、水鳥、燕、扭蛇、魚、鱉、蛙、蟬、螳螂、飛蛾、蠶等,考古人士認為那是族徽的標志。植物銘刻多為無葉枝,或枝上帶草果,少數(shù)為水澤中草莖,包囊中發(fā)出草苗等,仍應屬于族徽。這說明在古蜀國勢力范圍內(nèi),氏族林立,各有門庭,而且尚武。峨眉符溪矛和大邑五龍劍上,都刻有雙髻立人圖像,腰上掛刀,右臂曲舉,與“心手文”相似;冬筍壩矛上有戴冠掛刀立人像,頭上戴的好像是唐僧帽;郫縣獨柏樹戈和峨眉戈上都有偏髻橫刀跪人像,可見當時精壯漢子刀不離手。從銘刻的人頭發(fā)式上看,梳左右雙髻的占多數(shù),應該屬于王族,戴花帽的可能是官;梳螺螄狀高髻的應是武士,插兩根高笄的疑是貴人,而光頭及偏髻者則可能是庶民、奴隸。
近年在滎經(jīng)和蒲江發(fā)現(xiàn)許多船棺墓,隨葬品里往往存在銅印。這兩個縣出土的巴蜀印章非常集中,時間從戰(zhàn)國到秦漢都有,說明那里原是部族邦國。此外,什邡這個地方也可能是個邦國。1992年什邡絲綢廠船棺出土方印,印背上刻“十方老王”四個漢字,印文有線條,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是斜線分隔的曲線符號,下部是牙璋和罍的圖像,與新都馬家場王璽異曲同工,象征政權,可見那里原是什邡王國。綜合這些現(xiàn)象,可以看出戰(zhàn)國時期的開明王朝,蜀國并不集中統(tǒng)一,倒像中原諸侯邦國的那種分治。凡是局勢穩(wěn)定的分治,或有王族血統(tǒng)的紐帶,相互維系;或有民主議事制度,由部族首領組成元老會,決定大政,以維持政權。望帝治水無能,禪讓給能干的鱉靈,成為叢帝——元老會上肯定全票通過,望帝就不得不化鵑隱退;而開明族必須以感恩之心,高舉望帝的神主牌,以繼續(xù)維持元老會對其的信任。這些,都是蜀器上圖語銘刻的無聲說白。
《華陽國志》說:“叢帝生盧帝。盧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帝攻青衣,雄張獠僰。”開明二世盧帝、三世保帝,一方面高呼望叢協(xié)合,保持部落歸心;一方面大肆擴展武力,對外南征北戰(zhàn),成為西南一霸,于是政權就鞏固了下來。到了九世開明尚的時代,向中原學習,棄武崇文,即《華陽國志》所說“始立宗廟,以酒曰醴,樂曰荊人,尚赤,帝稱王。”不再采用帝號,只稱蜀王,政治體制也走向與中原諸侯一致,進行封建專制,于是民主議事會便隨之瓦解,所以晚期出土的印章上,兩個“王”的圖語漸漸變成了一個“王”,讓望叢禪讓化為真正的歷史佳話。
注釋:
[1]馮時:《巴蜀印章文字考釋——巴蜀文字釋讀方法探索》,《四川文物》2015年第2期。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