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革英 張楊
(鄰水縣人民醫(yī)院 四川 廣安 638500)
以剖宮產者為對象,若其術后接受再次妊娠,不僅分娩難度大,而且風險性也相對偏高,因此大多醫(yī)師及產婦都會將剖宮產視作其再次妊娠階段的首選措施,仍有部分產婦強調展開陰道試產,且有成功案例存在。對此,為了解其陰道分娩時能夠成功的具體因素,同時探討其母嬰結局,本次選取80例再次分娩而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進入本院婦產科的剖宮產病例,旨在進一步優(yōu)化其再次分娩技術,在保證母嬰安全的同時,實現(xiàn)對其母嬰結局充分改善的臨床目標。
選取80例再次分娩而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進入本院婦產科的剖宮產病例,均施予陰道試產,并以試產成功與否為依據(jù)分組。甲組共43例試產成功且施予陰道分娩,25歲至33歲,均值(28.63±1.23)歲;單胎妊娠。乙組共37例試產失敗且施予剖宮產,24歲至31歲,均值(28.57±1.00)歲;同樣是單胎妊娠,且其信息無臨床顯著性,(P>0.05)。
了解兩組病例分娩信息及其臨床因素,并且統(tǒng)計其妊娠結局,具體統(tǒng)計對象有:(1)宮頸組織成熟度;(2)妊娠間隔時長;(3)胎頭位;(4)孕周;(5)胎兒腹圍;(6)是否存在胎膜早破;(7)宮高;(8)窒息患兒數(shù);(9)子宮破裂病例數(shù);(10)產后失血量。
統(tǒng)計兩組病例臨床因素及其妊娠結局,將其錄入至Excel表,統(tǒng)一以SPSS 22.0型軟件分析,且分別用(n/%)、(±s)表示,如果差異有臨床顯著性,(P<0.05)。
所選病例陰道分娩能夠成功的臨床因素涉及:宮頸組織成熟度因素、妊娠間隔時長因素、胎頭位因素、孕周因素、胎兒腹圍因素、胎膜早破因素以及宮高因素,(P<0.05),如表1。
表1 所選病例陰道分娩臨床因素(n)
甲組43例中無子宮破裂病例,7例(16.28%)新生兒窒息;乙組37例中,4例(10.81%)子宮破裂病例,1例(2.70%)新生兒窒息,(P<0.05)。此外,甲組病例失血量相對優(yōu)于乙組,(P<0.05),見表2。
表2 所選病例母嬰結局(±s)
組別 失血量產后2h失血量(ml) 產后1d失血量(ml)甲組(n=43例) 300.56±55.76 417.66±140.38乙組(n=37例) 527.16±52.33 680.46±110.72
二胎政策大幅度開放后,越來越多家庭將注意力集中于“二胎”方面,且選擇再次妊娠的家庭也逐漸增多,對于再次妊娠對象中較為特殊的群體,首次剖宮產者再次妊娠所面臨的風險相對較高[1]。臨床普遍強調,剖宮產病例再次妊娠時,選擇陰道分娩存在風險性大的問題,其中以新生兒窒息風險、子宮破裂風險最為突出,而隨著國內醫(yī)療技術迅速發(fā)展,剖宮產病例再次妊娠時施予陰道分娩具有可行性[2]。
本次分別統(tǒng)計兩組病例臨床資料,發(fā)現(xiàn)剖宮產病例陰道分娩能夠成功的臨床因素涉及:宮頸組織成熟度因素、妊娠間隔時長因素、胎頭位因素、孕周因素、胎兒腹圍因素、胎膜早破因素以及宮高因素,(P<0.05),提示產婦若屬枕前位、宮頸組織成熟度高、妊娠間隔時長介于3年~5年、孕周介于36周~38周、胎兒腹圍介于31.0mm~34.0mm、宮高介于32.0cm~34.0cm,同時有胎膜早破現(xiàn)象存在時,其陰道分娩的條件更加成熟,同時成功率也會升高。這是因為孕周介于36周~38周時、胎兒腹圍介于31.0mm~34.0mm時,胎兒體重相對偏低,可防止巨大兒出現(xiàn),且處于枕前位狀態(tài),機體疼痛感會相對緩解,避免其宮頸組織出現(xiàn)水腫問題,同時防止機體子宮下段發(fā)生壓迫征象,施予陰道分娩時,不僅其成功概率會顯著升高,同時對于子宮破裂也可起到規(guī)避作用[3]。本次分別統(tǒng)計兩組病例母嬰結局,發(fā)現(xiàn)甲組新生兒存在窒息現(xiàn)象的風險比乙組高,(P<0.05),子宮破裂問題的發(fā)生風險則相對偏低,(P<0.05),同時甲組產后失血量也稍低于乙組,(P<0.05),且兩組內均無母嬰死亡問題出現(xiàn),提示剖宮產病例再次妊娠階段施予陰道分娩具有相對安全性。
綜上所述,當剖宮產病例再次妊娠時,通過展開陰道分娩專業(yè)評估工作,在判斷其是否有剖宮產臨床指征出現(xiàn)的基礎上,了解其陰道分娩臨床因素,并酌情施予陰道試產,以確保母嬰結局的進一步改善。
[1]李奎,吳優(yōu),劉菲,等.474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的分娩方式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7,20(2):120-124.
[2]楊方,何曦,姚雪,等.Bishop評分和超聲測量在首次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適宜分娩方式選擇的預測價值探討[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5,25(16):94-99.
[3]馬淑琴,郭媛,強煥珍,等.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8(10):1176-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