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康
摘要:仙人掌類植物一般是指仙人掌科內的所有植物。通過介紹這類植物的原產地特征和分布狀態(tài),嘗試結合原產地氣候與環(huán)境特征來討論在栽培過程中光照、空氣、溫度和水分等幾個環(huán)境要素對這類植物的影響。
關鍵詞:仙人掌類植物;原產地;引種栽培
仙人掌類植物,從植物學上來說一般是指仙人掌科(Cactaeeae)內的所有植物,屬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離瓣花亞綱。仙人掌類植物體型千差萬別,松露玉(Blossfeldia liliputiana)的球徑只有0.9cm,而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則可以長到直徑達1m、高1.3m的巨型球體。巨人柱(Carnegis gigantea)作為典型的柱狀仙人掌類植物,則能長成高達15m高的巨柱植株。仙人掌類植物一般都或多或少的披覆著特有的毛或刺,這些毛或刺大多都是從仙人掌類植物所特有的一種器官——刺座上長出來的。大部分仙人掌類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徑與其它植物不一樣,氣孔白天關閉減少蒸騰,夜間開放吸收CO2,通過羧化形成蘋果酸存于大液泡內,白天蘋果酸脫羧放出COz進行光合作用。這種特殊的光合作用途徑被稱為為景天酸代謝(CAM),約有86%仙人掌類植物通過景天酸代謝進行光合作用。這種代謝形式能夠使仙人掌類植物減少白天的水分散失,更好地適應干旱的環(huán)境。
1仙人掌類植物的原產地特征
大多數仙人掌類植物的原產地均在南、北美洲以及附近沿海島嶼。從北緯53。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到南緯50°的阿根廷圣克魯斯省都有仙人掌類植物的分布。而其中墨西哥因境內的種類分布最廣而被稱為“仙人掌之國”。在南、北美洲外,僅絲葦屬(Rhipsalis)部分種類在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等地發(fā)現。在上述仙人掌類植物分布的廣闊區(qū)域里,分布較集中的地方有以下3個:
1.1以亞馬遜河流域為中心的附生類型仙人掌類植物分布區(qū)
附生類型仙人掌類植物大多生長在熱帶雨林中其它樹木的莖枝樹洞中,枯死倒伏的樹干也常成為它們的棲身之處。由于那里積聚了大量腐爛的枯枝落葉,腐殖質非常豐富,給它們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由于生活在沒有土壤的雨林頂層,加上雨林內強烈的蒸騰作用,附生類型仙人掌類植物也表現出一定的旱生結構,莖通常肉質化成較細的圓柱形,棱柱形或肥厚的扁平狀,開花常在夜間。該類型的仙人掌類植物分布區(qū)主要生活著量天尺屬(Hylocereus)、曇花屬(Epiphyllum)、令箭荷花屬(Nopalxochia)、蛇鞭柱屬(Selenicereus)、蟹爪屬(Schlumbergera)和絲葦屬(Rhipsalis)等。
1.2以安第斯山區(qū)為中心的南美陸生類型仙人掌類植物分布區(qū)
南美洲整體來說是一個溫暖濕潤的大陸。溫暖濕潤但又十分多樣的氣候類型為仙人掌類植物的變異、進化和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所以在南美大陸不僅是附生類型仙人掌類植物的主要原產地,同時也是陸生類型仙人掌類植物的主要原產地之一。主要分布在該區(qū)域的屬包括尤伯球屬(Uebelmannia)、長蕊掌屬(Tacinga)、緋筒球屬(Denmoza)、圓盤玉屬(Diseoeac-tus)、花座球屬(Melocactus)、老樂柱屬(Espostoa)等。
1.3以墨西哥高原為中心的北美陸生類型仙人掌類植物分布區(qū)
北美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因而植被及土壤類型都表現出多樣性。北美洲的仙人掌類植物主要分布在3個植被帶。一是北美干草原帶,位于諾基山以東西經100°以西的平原與盆地,年降水量250~500mm,氣溫變化劇烈,土壤腐殖質較少,呈堿性。分布這里的仙人掌類植物以仙人掌屬(Opuntia)中耐寒的種類為主,也有少數球形種類分布,如松球玉屬的給分丸(Escobaria missoudensis)和北極球(Escobaria vivipara)。二是亞熱帶和熱帶半荒漠、荒漠區(qū),包括大盆地、科羅拉多高原、加利福尼亞半島和墨西哥高原西北部,這里北部年降水量只有200~300mm,年溫差和日溫差都很大,土壤腐殖質少,土層很淺。這里是太平丸(Echinocactus hodzonthalonius)、白虹山(Sclerocactus polyaneistrus)、飛鳥(Pediocactus peeblesianus)等的主要原產地。南部年降水量僅有100~150mm,年氣溫差不大,相對濕度很大,多霧,這里是強刺球屬(Ferocactus)的主要原產地。西北部屬內陸型熱帶干旱氣候,夏季相當炎熱,冬季相對溫暖,土壤為灰鈣土。這里是不少珍稀瀕危仙人掌類植物的原產地,包括巖牡丹屬(Ario-carpus)、菊水屬(Strombocactus)、皺棱球屬(Aztekium)、月世界屬(Epithelantha)、烏羽玉屬(Lophophora)等。三是熱帶稀樹草原帶,包括墨西哥高原中南部、中美地峽西南部及西印度群島中各島的西南部,這些地區(qū)年降雨量1000mm左右,夏雨冬干,氣候溫和,年溫差不大,土壤為紅壤。這里大量分布著扁平莖節(jié)的仙人掌屬的種類和其它一些柱型種類如龍神柱(Myrtilloctus ge-ometrizans)等。
2仙人掌類植物的栽培
仙人掌類植物和其它植物一樣,正常的生長離不開光照、空氣、溫度和水分等幾個要素。但由于原產地環(huán)境比較特殊,仙人掌類植物的栽培與一般花卉不太相同。而我國領域遼闊,地形條件復雜,南北溫差較大。目前除一些氣候極端的地區(qū)無法種植仙人掌類植物外,處于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引種栽培。特別是近年溫室溫棚等栽培設施的應用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仙人掌類植物在我國的栽培范圍在不斷擴大。
2.1光照
光照對于仙人掌類植物的生長尤其重要。若陽光不足,植物會表現出病狀,生長畸形,嚴重時會腐敗枯死。大部分仙人掌類植物在生長發(fā)育期間陽光要充足,每天應照射6小時以上的陽光。放置在室內陳列的盆栽植株,每周應輪換1次給予照射陽光3~4天。不同的仙人掌類植物所需求的陽光多少也有不同。如原熱帶雨林中的曇花屬(Epiphyllum)、絲葦屬(Rldpsalis),光照方面只需要半陰條件,而原產北美亞熱帶和熱帶半荒漠、荒漠區(qū)南部的強刺球屬(Feroeactus),則整個夏季的全日照條件可以讓球和刺長得更加健壯。然而,喜充足光照的仙人掌類植物在日常栽培種也有因光照過強而會產生日灼斑。其原因主要是植株久置蔭蔽處不適應突如其來的強光照,或者是休眠其間抵抗力弱時遭陽光曝曬。而在溫室栽培中溫室內的高溫悶熱,所產生的蒸汽也能給原本抗曬的種類造成曬傷。
2.2空氣
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需要新鮮空氣,仙人掌類植物也不例外。特別是一些原產于荒漠草原地帶陸生類型仙人掌類植物,在栽培中更加需要空氣保持清新,注意通風。新鮮空氣能促進植株的新陳代謝,增強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促進生長茂盛。但在人工栽培中,時常忽略了新鮮空氣對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性,在通風不良、缺乏新鮮空氣的栽培場所里,植株沒有光澤,狀態(tài)不佳。尤其在干燥悶熱的夏季里,容易引發(fā)紅蜘蛛的繁衍和傳播,使植株遭受危害而失去觀賞價值。同時,在惡劣的狀況下,也極易暴發(fā)介殼蟲,危害植株的生存。另外,通風不良還會致使植株下部出現大片褐色生理病斑,影響觀賞價值。
2.3溫度
仙人掌類植物通常喜歡溫暖和較大的晝夜溫差。大多數原產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的附生類型仙人掌類植物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冬季保持溫暖則有利于翌年開花。作為砧木使用而大量栽培的量天尺(Hylo-cereus undutus)不耐寒,冬季至少要維持5℃以上。大多數原產于荒漠草原帶的陸生類型仙人掌類植物在白天28~35℃、晚上10~15℃的條件下生長最旺盛。當生長環(huán)境一直高于35~38℃時,生長停滯。原產于高原的球類和毛柱類的部分種還很容易腐爛。在冬季,大多數陸生類型的仙人掌類植物在保持盆土干燥的狀態(tài)下能夠忍耐2℃甚至0℃的低溫,但不能直接經霜受雪。而原產于巴西熱帶草原區(qū)的圓盤玉屬(Discocactus)則在冬季維持15℃以上才能安全越冬。
2.4水分
雖然大部分仙人掌類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旱生結構,但認為這類植物不需要人工澆灌的看法是錯誤的。雖然在原生環(huán)境中仙人掌類植物能度過長年的干旱,但在引種栽培,特別是盆栽種植中,合理地給植株補充水分至關重要。
在3~4月開春的時節(jié),應首先給度過冬眠期的仙人掌噴霧和噴水,這樣植株會很快生長新的須根,以便承受從接下來生長季節(jié)中更大的澆水量。許多仙人掌類植物在夏季最高溫時要度過一個干眠期,這期間它們所需的水分較之前有所減少。從10月份開始,氣溫開始下降時應該逐漸減少澆水的頻率,直至植株進入休眠期停止?jié)菜?。在澆水方法上,每天給仙人掌類植物澆一點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是應該在較長的時間跨度之后徹底澆灌,即常說的“干透濕透”原則。澆水與否則不能只看培養(yǎng)土的表面,因為干裂的表面并不意味著整個盆土的干燥。在這個情況下應該通過手指的觸摸來判斷。
3總結
仙人掌類植物是植物界里最具獨特姿色的一類,觀賞價值非常突出。而它們在特殊的原產地生長環(huán)境中形成與其它植物截然不同的習性,需要栽培者熟悉和掌握。無論是批量生產的從業(yè)人員,還是零散栽培的愛好者,了解仙人掌類植物的原產地環(huán)境和栽培特性,是進一步提高種植技術的一個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