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福龍
對于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來說,張遷是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他生活在東漢,我們誰也不知道他長的什么模樣。但只是因為一塊刻有文字的石碑,卻使我們和他有了許多魂牽夢繞的聯(lián)系。
在我學習書法的近四十年中,是《張遷碑》激發(fā)了我對金石碑版的審美情感,使我走上了碑學研究與創(chuàng)作之路。我身在齊魯,對《張遷碑》情有獨鐘,但始終只停留在碑帖資料的學習研究上,沒有對其做過近距離實體的觀察接觸。乙未暮春,不期泰安朋友相邀雅集,故促成了《張遷碑》親近探訪之旅。
泰山聞名于天下,是因其位置五岳之尊,更因秦始皇登泰山封禪祭祀天地而顯其神靈。保存在岱廟的秦《泰山刻石》及《張遷碑》刻石與經(jīng)石峪刻字等增添了其文化的氛圍和歷史的厚重感。有人說,泰山是大自然的奇跡,更是一座文化山。游泰山,一是賞泰山之石、之松,二是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更是欣賞那山坡崖石上的歷代刻字文化。
近年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泰山文化,甚至提出了泰山學的說法。但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更關(guān)注泰山碑刻文化的研究。幾年前泰山被中國書協(xié)評為全國書法名山,凸顯了泰山書法文化的價值。泰山書法文化自然以其流傳保存的經(jīng)典碑刻為中心。而我們此次的關(guān)注點則是尋覓那夢寐以求了數(shù)十年的《張遷碑》了。
岱廟東廊房是存放包括歷代碑刻的所在。碑刻依次按朝代順序由北向南排列。進入東廊房,我們由北向南仔細觀察,第一塊鑲嵌在玻璃內(nèi)的只有十字殘石的是《泰山刻石》,第二塊是《衡方碑》,再往南走,那高近3米、寬1米多,半圓形碑首,兩行繆篆的《張遷碑》終于映入眼簾。透過玻璃罩,我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來自近兩千年的大漢雄渾氣韻。仔細觀察整塊碑及碑文,其端正樸茂、方正雄渾之氣直撲面懷。
《張遷碑》于明代初期在東阿鎮(zhèn)出土,當時東阿鎮(zhèn)隸屬東平州,出土之后就被運到了東平州的儒學明倫堂保存。1956年移到縣政府大院禮堂的后面修亭保護。1965年由泰山管理處移到岱廟,在炳靈門內(nèi)左側(cè)面北而立。1982年的冬天移至東廊房內(nèi)與李斯的《泰山刻石》、朱登等人的《衡方碑》并列在東廊房的北首,以供后世人觀賞。
《張遷碑》,碑陽15行,行42字,共567字,字徑3.5厘米左右,隸書;碑陰刻立碑官吏41人名及出資錢數(shù),共三列,上二列19行,下列3行,共41行323字,隸書,字徑約3.5厘米;半圓碑首頂部與碑身的兩側(cè)共雕有八條蟠龍相戲。碑額及碑身上部的兩側(cè)各有一條大龍,大龍之下又各有兩條小龍,在碑的下面離地面高約50厘米處還有兩條分別仰著頭向外張望的龍。在碑額頂部的中間有一橢圓形的東西已模糊不清,有人說是“瑞獸”。一般情況下,“瑞獸”不是不應(yīng)該放置在兩條大龍之間嗎?因其模糊難以辨別,姑且認為是蟠龍為潤澤天下而使用的“仙盤”吧。
《張遷碑》的碑額被人譽為漢代篆中的精品?!皾h故榖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十二個字是揉和隸書筆法的篆書,即漢篆。其篆書線條彎曲盤繞,外形又方正撐滿,有似印文中繆篆。清代鄧石如、趙之謙、吳讓之等的書法和篆刻都得益于這種漢篆的滋養(yǎng),卻又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書印藝術(shù)風格。
碑額文字中的“漢故榖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意為:原漢(靈帝)榖城長調(diào)至蕩陰令的張遷先生表頌。
《張遷碑》的藝術(shù)特征基本是:用筆以方為主,在方中蘊圓巧。線條粗細相間,于曲中直。結(jié)構(gòu)組合,端正中見揖讓錯綜,方勁里顯靈活變化。整塊碑彰顯出一種端莊、渾穆的廟堂之氣。碑陽之字樸雅秀雋,碑陰之字稍見縱肆,皆高潔明朗。常習之,上可取篆書之古法,下亦得魏晉之精妙,實為漢隸之極則。
我站在東廊房之內(nèi)仔細地觀摩著整塊碑,不愿放過任何可能被忽視的細節(jié),并不自禁地向這通古碑鞠躬致敬。陪同我的泰安友人——書法家曹振曾兄說:“當年書法家劉文華先生第一次謁見《張遷碑》時,和您一樣。竟然熱淚盈眶,激動不已。書法家們原來也都是情種呀!”書家對古碑法書的熱愛膜拜,自古即有很多傳奇美談。如馬宗霍《書林紀事》中即嘗記歐陽詢遇索靖書之碑,竟側(cè)臥碑旁三日不忍去。
我站在《張遷碑》前,隔著玻璃罩撫摸著那斑駁蒼茫的歷史,久久難克制住自己不能平靜的心情。
《張遷碑》是由原榖城長張遷升任蕩陰令臨走時、由谷城的故吏韋叔珍等四十一人主動提議并集資為其修建的功德碑,又稱“去思碑”。意思是:“君別之后,吾等常思之。”
其實在官場,能有幾個人在上司調(diào)走之后“去思”的呀!這說明張遷還是有德行的好官。
蕩陰縣,西漢制。治所在今天河南安陽的湯陰縣。張遷到湯陰任職后的事,碑文沒有記載,地方志等也語焉不詳,故略而不論。我們這里想對張遷擔任城長、贏得一些名聲的榖城作一番考察。
榖城實際就是現(xiàn)在的東阿鎮(zhèn)。其地處魯西平原,東依泰山,南臨黃河,隸屬“玫瑰之鄉(xiāng)”平陰市。而現(xiàn)今的東阿縣則隸屬“江北水城”聊城市。人們現(xiàn)在只知道東阿生產(chǎn)阿膠,卻鮮有人知阿膠卻源于東阿鎮(zhèn)。而且,東阿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相傳,此地古代盛產(chǎn)五谷,神農(nóng)氏曾嘗五谷于此,故而得名。春秋時期為谷邑,曾為齊相管仲的食邑;秦代稱谷城,至東漢沿用此稱。榖同谷,故《張遷碑》作“榖城”。
轂城境內(nèi)山巒起伏,黃河蜿蜒,綠蔭蔽日,景色優(yōu)美。最高山峰是黑山,海拔335米,屬泰山余脈。黃河由境內(nèi)流過。劉禹錫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榖城東阿是個好地方。據(jù)當?shù)氐胤街据d,歷代名人甚多。著名者有:管仲、黃石公,東漢時期的張遷、曹植、程昱等等。
為了尋求張遷的足跡,我特意專程來到東阿作實地考察。
我在東阿轉(zhuǎn)悠了一天,對于張遷所留遺跡,沒有找到一點有價值的線索。立碑之處無人知道具體位置,就連他所休息的甘棠樹也早已蕩然無存,只好在谷城山的山腳下參拜了黃石公祠。
站在黃石公的塑像前,腦海中卻定格于張良在下邳橋上被黃石公三試后、被授予《素書》、后助劉邦定了漢家江山的故事上。
在魚山,拜謁了陳王曹植墓。手撫曹植碑,我想起了《七步詩》,想起了魏文帝曹丕的妒嫉賢能、手足相殘的弒親之舉?!氨咀酝嗉搴翁??”《洛神賦》是曹植以假借洛神寄寓對君主的思慕,反映出衷情不能相通、抱負不能施展的苦悶?!兑疤稂S雀行》是他在鄄城封地所寫,此首也是他的轉(zhuǎn)型詩。endprint
站在魚山頂上,我遙望黃河之水緩緩向東北方向流去,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
次日,我轉(zhuǎn)道東平縣。東平的明倫堂因存放《張遷碑》五百余年而被歷史學家及書法家們所熟知。明倫堂是古時儒家傳授儒學的場所,大部分的明倫堂設(shè)在文廟。東平文廟始建于宋景佑五年(1038),地址在城的西南角,因地勢低洼,元皇慶二年(1313)移建于州衙東北。在1920年,一場大火將文廟焚毀,后建為東平縣立中學。如今原地已建成了居民小區(qū)。而位于縣政府禮堂后面的碑亭,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無跡可尋?,F(xiàn)在其原址上面建有一座十幾層高的樓房。
東阿、東平之后,我想張遷的故里己吾城也許值得做一次尋蹤?!稄堖w碑》載:“君諱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人也?!标惲艏何峋褪墙窈幽鲜∩糖鹗袑幜昕h黃崗鎮(zhèn)已吾城行政村。己吾城,在東漢永元十一年(99)置己吾縣,當時這里是陳、楚之地,風俗以己吾為美稱,陳王劉羨便命名稱己吾縣。這里是張遷的故里、典韋的家鄉(xiāng),還是曹孟德舉義旗起兵討伐董卓、拉開了三國演義序幕的地方。然則當今的己吾人忙于發(fā)展經(jīng)濟,在那鬧市的穿梭人群中有幾人知曉,漢代這里曾經(jīng)走出過一位位置不高但還算是好官的張遷呢?
榖城故吏韋叔珍等人在為張遷撰寫碑文時,為了表述張遷在谷城時期的業(yè)績,竟把周宣王時期的賢相張仲(陜西鎮(zhèn)安人)、漢初名臣張良(河南潁川人)、西漢名臣張釋之(南陽方城人)、漢武帝時期的使者張騫(陜西城固人)奉為張遷的先祖:
“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興,有張仲,以孝友為行披覽《詩·雅》,煥知其祖……”
其實,這些張氏名臣大多都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同宗的籠統(tǒng)說法。即便張仲、張良、張騫不是一家直系宗脈,這種集賢為祖的事例、和名人套親戚的現(xiàn)象在古代撰寫墓志銘時并不鮮見,二次功德碑也如此虛勢張揚,就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了。也可能此碑文是在張遷走后所撰寫刻石,估計他們對張遷的家族譜系知之甚少,所以,在不經(jīng)意間用他們的“好心”給張遷先生開了個歷史玩笑。
通過對碑文品讀,感覺碑文用典豐富,文辭精擅,鋪陳轉(zhuǎn)換,流轉(zhuǎn)暢達。在當時谷城這個小地方能有如此文筆,實屬不易。然而在碑文中確實有一些用字方面的錯誤,可以明顯看出撰文者和書碑者不是一人,而且書丹之后也未經(jīng)撰文者??保椭苯涌?,故此碑有“敘事未詳”之嫌。
因碑文中存有謬誤,故有歷代學者對其提出異議,對其真?zhèn)翁岢鲑|(zhì)疑。如:清初顧炎武認為:“殯”“賓”之誤,“中”“忠”之誤,“爰既且于君”則“暨”之誤,雖古字多通,然不能訛謬至此。程章燦等一些學者都對《張遷碑》予以肯定,雖有質(zhì)疑,仍認為是漢碑。同時并對顧炎武的“疑后人重刻”的觀點進行了反駁。這些歷史疑案的辨駁,屬于考釋性話題,我們這里不作展開。
《張遷碑》是隸書中的精品,歷來被書家所喜愛和用功研習,如何紹基、伊秉綬、陳鴻壽、林散之等。他們雖不以隸書為主,但他們卻從《張遷碑》中汲取營養(yǎng)頗多,對各自所擅長的書體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治書法者,《張遷碑》絕對是值得仰慕和親近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