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周處,字子隱,義興陽羨人,父親是吳國鄱陽太守。此子年少時就臂力驚人,又兼行事不拘小節(jié),縱情隨性,過于奔放,因而鄉(xiāng)親們皆視其為禍害。
但周處人雖散漫,卻也不失俠義之心,聽說有南山猛虎、長橋蛟龍為禍鄉(xiāng)里,被稱為三害,于是仗義出手,射猛虎、搏蛟龍,激戰(zhàn)三天三夜。待周處凱旋而歸,卻見鄉(xiāng)親們一片歡騰,原來三害余下的一害便是他,鄉(xiāng)親們知除害一行兇險,只當他已和虎蛟同歸于盡,因而正在慶賀三害盡除。
周處深受打擊,到吳國找陸機、陸云指點迷津,卻又擔心從頭再來是否為時已晚。陸云道:“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周處幡然醒悟,從此改過,克己守禮,出仕為官,至西晉一路升遷,任御史中丞。
其人剛直,所糾察彈劾之人,不論身份貴賤,一概按律論處,因而不為周遭大臣所喜,被陷害帶兵討賊。周處雖知此戰(zhàn)必敗,卻也悍不畏死,仗劍出征,最終以身殉國,被追封為平西將軍。西戎校尉閻瓚上詩說:“周處全臣節(jié),美名不能已。身雖遭覆沒,載名為良史?!?/p>
觀周處的故事,可知何為自由與俠情的交織。
自由一詞太過縹緲,往前一步可以是天高海闊,率真灑脫,往后一步也可以是任性妄為,恣意縱欲,就如少年時的周處一樣。
然而周處卻并非不可救藥之人,從他的俠義之舉可以看出,他心里從未丟失善良與正直。更為可貴的是,當他意識到問題以后,不曾躑躅動搖,舉棋不定,毫不猶豫地接受意見,“朝聞道,夕死可矣”。不僅如此,權力和危險也未曾蒙蔽他的雙眼,始終正直,始終無畏,始終仗義,始終自由。
也許只有真正端方之人,才能看見真正的自由,就如高曉松所說:“愿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