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兒時的記憶,總有那句“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如今,卻要劇終了。2018年9月11日,著名評書表演藝術(shù)家單田芳因病于中日友好醫(yī)院去世,享年84歲。
在河邊,在草地上,在吃飯時,在洗碗時,在沒有電視、網(wǎng)絡(luò)的年代里,背著破半導(dǎo)體或者“話匣子”,就能聽這把沙啞滄桑的聲音說:“書接上回……”
《三俠五義》《隋唐演義》《白眉大俠》《亂世梟雄》,那些綠林好漢、快意江湖,都是這個極具辨識度的聲音講給我們聽的。人們說:“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
新中國成立之初,是評書的繁榮時期,說書人的地位提高了。單田芳在接受《環(huán)球人物》雜志采訪時說:“領(lǐng)導(dǎo)講話說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能起到教化人類靈魂的作用,提的位置非常高?!?/p>
改革開放后,單田芳錄制了他最為膾炙人口的長篇評書《隋唐演義》。退休后,他從鞍山到北京,做起了“北漂”。1993年,為北京電視臺錄了80回《七杰小五義》;1994年,他又錄了《百年風云》;此后中央電視臺《曲苑雜壇》欄目請他錄了400集《薛家將》。這沙啞的聲音,在全國范圍內(nèi)都有了了不起的知名度。
在2012年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時年78歲的單田芳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單田芳對評書行當?shù)闹匾詿o需贅言。1995年,他就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電視評書等形式推廣著“評書”這項藝術(shù)。2009年,單田芳被定為“評書”這項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人。
他在2013年接受《北京晨報》的采訪時曾表示,評書目前的確面臨著非常殘酷的現(xiàn)實?!斑@個行業(yè)確實不景氣,書場越來越少,演員越來越少,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學。不只是年輕演員有問題,中老年演員也有問題。下功夫不夠,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與單田芳同列“四大評書表演藝術(shù)家”的袁闊成先生于2015年去世。幾年過去,單老也故去了。隨著泰斗們的離世,評書這門傳統(tǒng)的行當,似乎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消逝著。
(摘自《虎嗅網(wǎng)》)
【素材解讀】
他的聲音陪伴了幾代中國人的成長;他的一生,始終致力于評書的發(fā)展與推廣。他留下了無數(shù)經(jīng)典作品,卻也為行業(yè)的不景氣而心痛。如今,單老故去,音容猶在,身處這個時代的我們,更要多多關(guān)注這些即將消亡的傳統(tǒng)文化。
【適用話題】
文化消亡、時代記憶、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