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案例介紹】
高二按照正常的進度,理科班將上完選修3-1后,直接進入選修3-2的學習。所以,在期中考試之前已開始準備《楞次定律》,按照以往的慣例,這節(jié)課打算應用分組實驗,由學生實驗得出楞次定律的基本概念,并逐步指導他們處理相關問題。一直以來,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教學方式,所以,這次我也照舊處理了。
因為《楞次定律》實驗過程并不復雜,所以在正常引入介紹后,就讓學生自己連接電路,進行操作了。但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嬉笑玩鬧,無法正常得出基本的實驗結(jié)果,更別提總結(jié)楞次定律了。我感到非常沮喪,以往的學生首先對這個部分是非常感興趣的,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甚至與我交流探討,但這屆學生沒有一個主動與我交流的。我很納悶,找了些不同層次的學生聊了聊,他們是這樣回答我的:“根本不懂這是在干嘛?!薄疤y了,磁通量這個物理量不能理解?!薄翱吹浆F(xiàn)象但一點都聯(lián)系不到課本上那高度?!薄衣犃撕螅苁艽驌?,在辦公室和同事們談及此事,都覺得現(xiàn)在的孩子沒法理解,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和過去很不一樣,遇到問題時處理的方法已完全不一樣,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也與過去反差很大,物理教學太困難了,但抱怨過后,問題還在,實驗要不要做下去?該怎么處理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
【教學反思】
冷靜下來后,我認真思考了學生的回答,他們對高二物理的學習其實一直處于填鴨式的狀態(tài),而且選修3-1的內(nèi)容非常抽象,難度也很大,但正常教學時給的時間非常有限。對于中學生來說,實際上他們運用概念和規(guī)則處理問題和信息的能力相對是比較弱的,在加涅的學習結(jié)果分類理論中,這方面屬于智慧技能。而在高中階段,物理課標的要求又相對較高,因此,在要求學生運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時,智慧技能不達標的學生實在很難解決相關問題。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做了以下幾點思考,第一,由于選修3-1物理概念的薄弱,導致學生在智慧技能概念層次出現(xiàn)障礙,在習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受到了嚴重干擾,所以他們不知道也無法深刻理解磁場中的特殊物理量:磁通量,那么分組實驗就超出了學生能夠處理的能力范圍,我這么做實在有點強人所難、罔顧學情了。第二,零散知識理論認為:學習不良的學生頭腦中的概念是局部、零散的,并不是一個個有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的獨立圖式。而在我所執(zhí)教的這所三星級學校里,因為名校規(guī)模的擴大導致我們招收的學生生源情況年年下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一屆不如一屆。所以他們不知道也無法利用身邊的條件總結(jié)提煉物理規(guī)律,這就是學生的真實情況。我卻一廂情愿地按經(jīng)驗辦事,備課時眼中只有教材,卻看不到學生,只想著采取何種方式把這一課講解清楚,卻沒有考慮到學生接不接受、接受多少的問題。學生對分組實驗的不感興趣就是他們對我忽視他們的真實反應。從某種意義上講,備課中備學情比備教材更重要。
基于以上兩點的考慮,我果斷地停止了分組實驗,在備課時,考慮到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線圈的纏繞方式學生看不明白,更別提根據(jù)靈敏電流計的偏轉(zhuǎn)判斷電路中電流的方向了,所以線圈如何繞制,電流表電流哪邊進指針往哪邊偏要提前說明;(2)感應電流的方向、磁場方向、磁通量變化三者之間的關系不那么明顯,需要繪制表格來看;(3)應該記錄的是線圈中電流的方向,而不是靈敏電流計中電流的方向,強調(diào)理由;(4)感應電流產(chǎn)生磁場的方向、原磁場方向、原磁場的變化三者之間的關系獲得后,對比表格總結(jié)出楞次定律其實也比較困難。所以將教學內(nèi)容設計為“識別器材的使用”“設計實驗表格”“通過實驗整合表格”“完成修改后的表格,總結(jié)規(guī)律”。在講課中以演示實驗為主,以“問題探究三步式”的教學方法,對所分的四個課程小單元都采用問題導入、探究深化、總結(jié)反思這三個步驟,將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他們思維的探究。這樣,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觀察體悟,隨著表格的逐漸整合,學生在情緒上也有了不同的反應,體會到了一定的成就感。有些學生還在課后與我聊聊楞次定律的學習心得。
教學是種不可復制、不可重復的藝術(shù),哪怕是從教很多年的、有著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都要認真鉆研教材和研究學生,備課的過程中充滿著思想和智慧的碰撞,教師只有深入研究學生存在的物理學習困難,才能有針對性地、有預見性地采取恰當?shù)慕虒W策略克服障礙,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宇文春燕.高中生物理學習困難的成因分析及教學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7.
[2]沈建明.物理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張卓玉.現(xiàn)代教育思想[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